APP下载

论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2018-10-14刘映忠

考试与评价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背景农村

刘映忠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取得更加全面的发展,这就促使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影响了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提升。文章主要针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农村 中学信息技术 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其主要宗旨是提高学生与教师的综合水平,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通过教学的设计、方法、手段的选择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介绍了积极探索教材,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任务驱动学习,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展示评价,增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用结合,增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不够

很多农村中学主要重视其他科目,往往忽视了信息技术教学。因为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中考之中仅仅是过关考试,考试的压力较小,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将这门课程看作是副课,甚至有一些农村中学压根就不开设这门课程,或者是将这门课程挪为他用,被其他科目的教师所占据。这样就导致信息技术的教育质量很难得到提升。

2.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较为缺乏

在上课过程中,许多学生都在电脑上玩起了蜘蛛纸牌或者是扫雷等游戏。因此,要想改变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那么就必须要端正师生对这门课程的认知态度,要让他们了解到信息技术课并不是让他们嬉笑玩乐的课程,而是要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知识。

3.教育方法较为落后

在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是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众多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一种固定教学模式,极大的制约了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充当主宰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而且在课程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导致课堂的气氛非常的沉闷,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策略

1.利用学习兴趣,寓学习目標于趣味教学中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其教学不能被知识点“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在教师的一步步操作中进行。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境下学习,自然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内容时,笔者特意让班级值周员共享了近五周的学校值周数据,通过展示数据样表让学生预测未来几周哪一个班可能获得班级优秀流动红旗。笔者要学生明确学校值周主要从学习、纪律、卫生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然后指导学生从开始的数据输入、求和、计算平均成绩,到插入图表、分析结果趋势,几节课下来学生一直充满激情,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期望看到自己班级的情况,通过折线图的趋势预测着自己的班级能否获得优秀流动红旗。

2.了解学生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因为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会有所差异,他们的认知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水平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不采取分层教学法,那么一些信息技术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就会觉得老师所讲述的题目太过容易,进而丧失学习兴趣,但是一些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就会感觉教师所讲述的问题太难,这也会让他们丧失学习兴趣。例如,在Excel排序以及建图表的教学过程中,排序的操作就较为容易,而这堂课的重点是如果将Excel数据转化为图表。那么教师可以让信息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掌握排序操作,让信息技术知识较强的学生去掌握Excel数据转化为图表的操作。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完成任务,那么他们就会产生自信,进而更加努力的去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去探索这门学科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促使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有所提升。

3.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更乐于让学生自己去随意操作计算机,对课堂的纪律也没有多加关注,这样就导致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大受影响。此外,有一些老师也会适当的讲解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是采用先讲解然后演示最后让学生操作的这一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提升。例如,在讲述到自定义动画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可以将学校花池图片作为对象,将蜜蜂作为自定义动画动作,那么当学生了解通过练习可以让蜜蜂翩翩起舞之后,那么就会产生求知欲望,继而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之中,这样就会极大的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4.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水平

身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到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因素,比如我们可以布置分层作业,使具有不同智力、情感、信息技术水平的学生做不同的作业,以使班里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现以《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这一节举例,学过这节知识之后,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对于基础较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般的学生,我让他们运用所学到Photoshop知识进行简单的图像合成;对于学习基础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处于中等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对适当素材进行增加、删除、选择、修改等操作;对于学习基础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相应增加图层,对图层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合成等操作。

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重点把握教材,要吃透教材,以便后期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认识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江榕春.中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11):125-126.

[2]潘征宇.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13):145-146.

[3]郝鄢萍.中学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41):178-179.

猜你喜欢

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背景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娱教技术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及建议
谈谈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