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8-10-14江博帆

考试与评价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

江博帆

【摘 要】在当前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难度大、时间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竭尽所能地寻求高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成果,促成教学有效性。本文就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为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 有效性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教学中,教师方法的使用要结合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现状和认知规律。不同特点的知识要求教师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多数教师仍沿用传统教学中的讲授法,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导致知识的呈现形式单一的现状,更让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产生刻板、枯燥、乏味的认识。然而,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必备的知识;更在于教师有效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和热情。然而在当前的化学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观情绪情感的培养,与当前新课改中提出的三维理论不符。

2.学生活动缺乏,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机会不足

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设置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生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佳时机。然而,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活动的创设,学生的学习活动机会不足,必然难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仅能通过教师的讲解这一种途径获取新知,其获取新知的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难以获得有效的锻炼。随着学习内容抽象程度的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现状和知识对学生能力所提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学生将难以适应更高难度的学习,其成绩也将面临大幅滑坡的后果。

3.教师过于强调权威性,忽视学生主体性培养

民主性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发挥学生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新知参与程度的保障。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自己的权威,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了专制型的师生关系。在这种理念和师生关系的构建下,对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学生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一方面,学生在这种专制型师生关系中,不敢于也不善于发表自己对知识的独特见解,更无益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这种专制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不足,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调控教学方向和控制教学节奏,教学这一双边活动中,教师在唱独角戏,必然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1.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不同形式的知识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呈现,以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形式进行施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从多种教学方法中,以适切于学生认知现状为原则,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除此外,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固化的讲授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期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C+2CuO=2Cu+CO2↑(高温)、C+H2O=CO+H2(高温)、H2+CuO=Cu+H2O(加热)”等反应方程式进行分析,并在小组内交流“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等问题。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学生便可以自主生成“化合价升高是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是还原反应”等结论。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生成知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促进了学生对化学学科兴趣的培养。在进行《钠》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便可通过实验教学法的形式进行,首先让学生观察钠的外观和性状,得出金属钠是银白色固体、硬度软、密度小等特点。随后,教师可将金属钠放入水中,让叙述观察钠与水发生的剧烈反应,进而总结出“浮、溶、游、响、红”等现象,并让学生根据现象进行解释,进一步得出钠的特性。整个实验教学法的使用,让学生直观看到钠及其与水反应的现象,直观的现象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成。

2.创建多种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作为学习主体,学生是知识加工者,是知识生成的主体。因此,教学过程就要为学生创建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例如,在进行《物质的分类》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类比超市和图书馆物品繁杂,却能通过分类和分类和整理迅速找出所需的物品。随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对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将自己的分类在小组内交流。这种形式的活动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思考的过程,知识的生成过程更佳。化学学科中还有较多的实验,为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建实验机会,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强化对应知识。在进行《氨 硝酸 硫酸》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准备氨气与水反应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喷泉实验,让学生讨论实验现象最终得出氨气的性质。通过实验活动的创建,强化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让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3.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要坚持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和独特想法的学生观。因此,教师要注重聆听学生的反馈,尊重学生的见解,将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这种民主关系的构建能够增强师生的互动和反馈频率,让学生的疑问有更针对性的讲解,让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浓厚、热烈。

三、总结

为提升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师要立足于目前教学中的不足,通过通过革新教育理念,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创建学生活动和维系民主的师生关系,让高中化学教学更加高效、更高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冰心.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2]王春雷.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科學中国人,2014(19)

[3]莫若,试论新课改下建设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途径[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04)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