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培养困境与对策分析
2018-10-14高欣
高欣
【摘 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这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对每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发展要求,也使思想政治教师的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境。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 教师培养
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培养存在的困境与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学科专业要求与从业教师非专业性之间的冲突
自2002年以来,包头市新入职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绝大多数来自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研究生学历。如全市高中254名思想政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到了20%。但事实上,很多研究生的本科阶段并不一定是师范类,也并不一定是思想政治专业,这一部分人显然在从事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前,既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思想政治所需的学科专业知识,也没有全面地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教育专业知识的培训,更别说师范生本科阶段的必不可缺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因此造成部分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的先天不足,学科专业素养不能达到与学历相匹配的预期。即便从全市整个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来看,整体的专业素养也亟待提高。
二、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性质与思想政治教师专业信仰缺失的冲突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高中政治课程性质:“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由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思想政治课教师富有特别的使命担当,在教育教学中政治教师尤其要讲“德行”。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核心素养也越来越被大家熟悉。我们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在政治认同方面要培养有立场、有理想的中国公民,在科学精神方面要培养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在法治意识方面要培养有自尊、守规则的中国公民,在公共参与方面要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
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但一些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信仰严重缺失,部分教师自身都没有政治立场,没有理想,缺乏理智,不守规则,你如何去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功能?中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师要成为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支点,扪心自问,我们这个支点足够坚实吗?因此,当前思想政治教师树立专业信仰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课堂教学改革新的要求与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之间的冲突
当前,由于诸多原因,思想政治学科在学校不太被重视,所以很多学校里思想政治教师的职业成长空间有限,很多政治教师自身失去了积极研究,努力创新的念头,大多数政治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逐渐失去了专业前行的动力。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面对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不愿接受新理念,排斥改变,固守原来的旧的教学模式,理直气壮地坚持“以背为本”,严重背离了新的课改要求。
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培养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学校和相关部门要完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给予政治教师平等的专业成长机会和平等的学科地位,帮助思想政治教师搭建足够的专业成长平台。
第二,要健全教师培训培养机制。相关部门和机构要从专业化的视角做培训规划,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比如岗前培训要做细做实,不是流于形式。要针对不同类别的新入职教师做针对性的岗前培训,采用系统扎实的跟岗学习,要让互相听课成为促进老教师和新教师共同成长的载体,让师徒制成为一种互惠制度。針对新出台的课程标准,及时有效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
第三,教师自身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教师自身要有专业发展意识,激发自身成长的内动力。重视参加思想政治教师方面的专业培训,这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重构和更新自己的实践知识,反思自己的专业思想和信念,提升自己的专业认知水平与教学能力,进而获得自身的专业成长。
当前,面临新一轮课程改革,思想政治教师要积极主动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自觉地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及时更新自己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胜任学科核心素养时代的新要求。
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修炼,但真正内在的动力一定在于自身。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每一个人需要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应对者到引领者,在实践中行动、反思。唯有此,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整个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