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村中学住校生的手机进行有效的管理策略

2018-10-14周进鹏

考试与评价 2018年9期
关键词:手机利弊管理

周进鹏

【摘 要】随着我国的发展,在通信领域信息的丰富化、便利化等因素的刺激下,不少农村中学住校生都加入了手机一族,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手机几达普及程度。学生带手机有利也有弊。如何对农村中学住校生的手机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热切关注的话题,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农村中学住校生 手机 利弊 管理

本文从当前校园手机的普遍现象入手对农村中学住校生手机的有效管理进行分析:

一、农村中学住校生携带手机到校的利弊

要对学生携带的手机进行管理,应如何管理?我们必须对农村中学住校生带手机到校的利弊作出客观的比较。

1.农村中学住校生携带手机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学生携带手机能方便与家庭的联系。有一些学生学习不自觉,行踪和行为难以掌握,有些家长便主动给孩子配了手机,定时或不定时地关注监控孩子的行踪,方便了家长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有效防止不必要事件的发生。特别是住校学生,使用手机大大便利了家长的接送,在当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发生意外事情也可以随时联系。

第二,便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扩大交际圈。现今的农村中学住校生学习任务和压力日益沉重,不少学生深陷于课业负担,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与同龄人通过手机进行跨空间的交流和对话,有助于压力的释放,排解一些不愿与家长老师沟通的苦恼,维护心理卫生,同时也能在狭窄的地理空间获得较广阔的交际空间。

第三,学生使用手机能加速信息吸纳、增加对社会信息的掌握。智能手机作为网络通讯的组成部分,也具备了网络资源共享、拓展视野、信息传输便捷等特点,无疑能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社会、增加对社会信息的掌握,加速社会化进程。

2.农村中学住校生携带手机的弊端

第一,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一些学生在午休、睡前、半夜甚至课堂上玩手机几乎达到痴迷状态,用它们听MP3、看电影、玩游戏、甚至聊天,而学生在课堂上的隐蔽动作老师很难发现,难以有效制止,课堂的学习效果肯定每况愈下,而一旦考试季节来临,用手机作弊现象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第二,手机成为校园安全隐患。手机应属贵重物品,学生携带手机很容易成为抢劫的对象,一些不法团伙就专把矛头对准学生,甚至有学生因此而受伤;一些学生之间因打手机和发短信息不当,如超出了“正常”的范围的整蛊、骚扰信息,有时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影响正常的同学关系,也引起了不少矛盾和纠纷;上体育课或参加活动时带在身上不方便,不带又容易丢失,住校生的手机在宿舍里也经常出现失窃,这些都给学校管理造成不小的问题,手机成为学校安全的隐患。

第三,容易形成不良的消费习惯。农村中学住校生带手机到学校很多是一种炫耀和装饰,易于引发攀比心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造成较大的思想负担和影响。

第四,泛滥的垃圾信息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每位手机用户都毫不例外地经常接收到各种各样的垃圾信息,可以说门类各异,应有尽有。农村中学住校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期,好奇心强,在频繁的诱惑下,很容易产生一种不健康的阅读快感而沉溺其中,影响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对手机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

要进行有效管理,必须使管理的方法、手段和措施都合情合法,确保管理效果,为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提供保障,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对学生的手机管理必须注意以下策略:

1.為学生的必要通讯提供条件

在校学生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不少情况下也需要必要的互动联系,作为学校当然不能让学生于上学时段完全与外界隔离。学校应创设条件在校园、宿舍区域安装磁卡电话,教师办公室的电话也应适度向学生开放,以满足学生正常联系的需要,以化解由禁带手机带来的通讯需要的压力。

2.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首先必须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学校可在学年开始时即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和家长会,在贯彻学校规章的同时把学校禁带手机的依据、认识和做法交由家长讨论,取得一致的看法,如有可能再由家长委员会向全体家长发出倡议,要求不配手机给学生或协助学校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减轻学校在处理违规学生时的阻力。

3.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并予以宣讲贯彻

科学的制度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把手机管理列入学校的制度条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细则,把它列入常规管理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违规带入的手机的处理,要统一教师的思想认识,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做到有章可循。可结合新生入学训练进行宣讲和纪律教育班会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强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清利弊,解决学生的思想症结,明确学校禁带手机的意义。

4.对违规学生的教育要注重方法与技巧

班主任、年级长、德育处主任在发现学生违规时要进行教育,这往往成为问题的焦点,在实践中存在不少简单粗暴的处理、极端激烈的训斥,这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违背了学校的初衷,起了相反的作用。“常规管理也是一种教育手段,要讲清道理,让学生自觉遵守,而不是强迫学生执行” ,因此在教育时要提高教育技巧,采取说服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正确使用,以人性化管理的思维保证制度的坚决执行。

5.对违规手机的处理要注意程序公正

学生违规使用的手机的正确处理,关系到管理成败,必须把握好尺度,要重视程序公正问题。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予以“暂代保管”,首先,应当向学生说明处理的事实依据和校规依据,听取学生的申辩和异议;其次,要把SIM卡退还学生,因为SIM卡涉及学生的个人信息、通讯消费等,把SIM卡退还学生是对学生隐私权和财产权的一种尊重,同时此做法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再次,要出具“暂代保管”的回执作为领回凭证,根据违规事实在回执中明确领回时间和领回人(家长或学生本人)。让做法充分体现学校管理程序的正当性,尊重人的尊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有效地对手机进行管理。

猜你喜欢

手机利弊管理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出国留学利弊谈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