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读: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2018-10-13张云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范读开展魅力

张云晴

【摘 要】范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但现在的语文教师越来越喜欢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上已经难觅教师读书声。其实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朗读和欣赏课文的水平,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范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范读;现状;魅力;开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78-01

一、什么是范读

范读,即示范朗读,即教师把课文读懂、读顺、读通。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范读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随着教师精彩的范读,学生在细心倾听时,课文深刻的思想、生动的语言、精炼的词句、丰富的感情都会让学生陶醉其中。而且学生能从教师的示范中学会正确流畅、富有感情地朗读。

二、范读在教学中的现状

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训练学生“读”,“读”首先就是朗读。

但现在教师上语文课有了各种软硬件工具帮助。就没有了教师范读这一环节,而是以放录音来代替。究其原因,首先是教师不敢相信自己,认为自己的音质不好,害怕自己在学生面前出丑等等。其次,录音播放比示范朗读省事。但是录音与现场朗读始终有一定差别。录音虽然读得好,但缺乏现场感,学生感受不深,也不易学习、模仿。教师越不想范读课文,对朗读就越生疏,于是就越来越依赖外在的课件了。

三、范读的魅力

1.范读,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学生们在课堂上亲耳听到自己的老师读得声情并茂,定会产生一定的自豪感,对教师更是刮目相看,对学生喜爱语文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除了声音的传递外,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会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更易感染学生。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童话,大家都非常同情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但如果认为全文都只有深沉、压抑的感情的话,那是不全面也不深入的。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小女孩先后五次擦着了火柴,在她的面前出现美好的幻象,使她感到温暖、快乐、幸福,在朗读时语速应稍快,音调稍高,充满惊奇和喜悦。当幻象消失时,小女孩又回到孤苦伶仃、又冷又饿的现实中,这时语速应稍慢,音调应稍低,感情是失望、悲哀、痛苦的。教师正确、深入地理解了作品,在朗读和听读中,师生就会与小女孩一起快乐、一同悲哀。

2.范读,培养学生的敏锐语感。

课堂上,如果老师都能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抑扬顿挫地读,把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

我在这方面感受比较深,十多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自己在教学中一直坚持范读,虽然很费嗓子,但我觉得学生反映比较好,所以一直坚持下来了,我觉得对学生的指导作用还是比较突出的。每次当我范读时,我都能感受到学生的投入及深深地震撼,因此我乐此不疲。学生有了语感的提高,对他的理解能力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提高。

3.范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新课标把“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生只是由他们在课堂上多读,很难达到要求。教师范读,在朗读方面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让学生直接感知,如何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如学《奴隶英雄》一课时,学生在感情上被斯巴达克的英雄气概和斗争决心打动,可就是读不好课文,学生的朗读听起来就跟平常的朗读没什么区别,语调平平,听不出他们被斯巴达克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没有进行过多的理论指导,而是范读了两遍,学生马上心领神会,再让学生读,效果就不一样了。教学中,老师与其经常对学生说:“用欢快的语气读”,“用愤慨的语气读”,“用同情的语气读”……,不如老师适时的范读,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范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中,很多老师会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条件,努力使学生的想像丰富起来。范读,就是很好的办法,容易唤起学生的想像,发展学生的想像。

如教《怒吼吧,黄河》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时,我-边放音乐,一边范读,让学生闭着眼睛,尽情地想像。读完后,我问学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思维开阔了,黄河的汹涌澎湃,船工的毫不畏惧在他们的脑海里都“活”了起来,犹如身临其境。

再如教《穷人》一课时,我又范读了描述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第九自然段让学生想像,学生的发言证明了范读的好处:“老师,我看到桑娜坐立不安。”“老师,我感受到桑娜家真的很穷。”“老师,我感受到了桑娜的决心。”……教学中,教师范读一段,甚至一句,有意识地让学生想像,对提高学生的想像力,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范读如何开展

1.范读,学生要参与范读是教师的行为,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范读时,学生要用不同的方式参与。

教师范读,学生倾听。要求学生不看课文,只是全神贯注地听。这时如果有幻灯等多媒体的配合,效果更佳。我在教《开国大典》这一课时,我一边范读,一边播放录像。学生边听边看,一下子就融入了开国大典的盛会中去了。

教师范读,学生伴读。如我在教《明天更辉煌》一课时,先让学生试读,学生读得不够理想。我就范读,让学生伴读,一遍下来,学生通过伴读,朗读也能与我一样抑扬顿挫了。教师范讀,学生跟读。这种范读也叫领读。领读时,教师根据课文中某一精彩片断、句子或学生朗读有困难的地方,精心组织。朗读中,教师可以加上简明提示,取得更好的效果,低年级学生可以多进行领读。

2.范读,要讲究技巧。

首先教师要正确运用自己的声音,不用刻意模仿别人的声音,不管怎样的声音,运用得当都很吸引人。其次得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最后教师的范读应突出停顿、重音、语调、节奏、速度等方面。

范读前要熟读文章,范读时要全神贯注地去读。只要自己平时多听,多练,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每位老师都能读出韵味,读出精彩。

参考文献

[1]王静.范读的作用不可忽视.《教书育人》.

猜你喜欢

范读开展魅力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东方欲晓》的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铜都一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