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开展

2018-10-13张岳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

张岳娟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67-01

民间游戏是由民间、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它给很多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孩子们经常参加民间游戏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及意志品质形成,培养其民间活动兴趣。民间游戏以其独有的特性,在丰富和完善幼儿人格的内涵、经验及促进幼儿智力、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充分地满足了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受到了孩子们的青睐。幼儿园应将民间游戏充分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民间游戏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幼儿园大有用武之地。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如晨间活动、课间准备、离园活动等都可以玩民间游戏。总之,幼儿民间游戏对儿童发展起着较大的价值。

首先,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儿童身体的发展。由于幼儿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因此能引发幼儿参加游戏的欲望,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在民间游戏中,有简单的角色、情节和简易的玩具材料,这能使儿童在游戏中情绪积极高涨,乐而不厌。经常开展这些游戏,也即在反复练习,使儿童在游戏中完成了体育锻炼的要求,达到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的。

其次,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民间游戏可以丰富幼儿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识,扩大其知识面。大多数幼儿民间游戏都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如《荷花荷花几时开》等。当然,民间游戏的儿歌中也存在着不少迷信的、或过时的、不正确的知识,这需要予以筛选和改编。

最后,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把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幼儿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有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民间游戏中,一般都需要若干名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推小车》、《炒黄豆》、《拍大麦》、《老狼老狼几点钟》(集体游戏)等。在游戏中,儿童之间的言语交往随时进行,它促进了幼儿社会性语言的运用。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1.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简单。

有的游戏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三五成群地玩得很开心,如:“打鼓”、“捉猴”、“配手心手背”等只需幼儿的一双手就可以游戏。“背人”、“划船”、“炒黃豆”、“斗鸡”、“编花篮”等也不需玩具,两名或多名幼儿互相配合就可以游戏。

民间游戏即使需用玩具也比较简单廉价,多是以废旧物品替代即可。如玩抓籽游戏可以用桃核、杏核、石子、猪羊嘎啦哈或旧麻将牌;用沙包可以踢、扔、跳格子等;用鸡毛、猪鬃做毽子;用一粒扣子和线做陀螺等。

2.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有些游戏能够代代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例如:流传已久的“打卡片”,男孩子特别喜欢。用一张或两张废纸折叠而成,在折叠的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然后幼儿三五成群的打或者扇,开动脑筋想取胜的方法,符合学前儿童的竞争心理。女孩喜欢跳皮筋,边说儿歌边跳,玩法上从跳一根到两根、三根,边说边跳可以增加兴趣,锻炼跳的动作和节奏感,玩得快乐。此外,玩沙玩水更是儿童喜欢的。

3.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随时开展。

不用专门的组织者、无需专门的游戏时间,更不用专门的游戏场地。例如游戏“翻花绳”、“炒黄豆”“背人”“打拍叽”这些游戏都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也可以延伸到下一个自由活动时间接着进行。

二、将民间游戏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1.民间游戏在区间活动中。

如在益智区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南西北”各类棋盘;在美工区增加塑泥、剪纸、草编(如玉米皮);在音乐表演区投放彩绸、绸扇、各种民间小乐器、各种脸谱、民间表演头饰;在体育区投放高跷、沙包、皮筋、跳绳等。投放了材料,那么孩子们就可以因时因地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了。如晨练活动中,幼儿一般是三三两两陆续来到幼儿园,这时候他们就可以自由选择游戏材料,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挑棍”“弹蚕豆”“东南西北”“闯井”等游戏。这些民间游戏材料简单,人数灵活,场地自由,不但方便,而且起到发展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2.民间游戏在户外活动中。

民间体育游戏很多,如跳皮筋、跳绳、踢毽子、跳房、编花篮等。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游戏,集体教育活动中我们主要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和班级实际教学情况按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民间游戏。如中班上学期健康教育目标之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我们就选择“荷花荷花二月开”“老狼老狼几点钟”“猫捉老鼠几更天”等游戏。生动有趣的游戏,使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发展了跑的动作。另一方面是让幼儿根据意愿自由寻找游戏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游戏规则、改变玩法。这些有些运动量较大,除了发展动作还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的精神。

3.民间游戏在零散间隙、过渡环节中。

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的时间,如:幼儿课间、饭前饭后、离园前等各环节过渡时,我们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民间游戏,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如“翻绳”“东南西北”“石头、剪刀、布”等。这样不仅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同时减少了排队时间。

三、通过对传统游戏的适当改编,加强游戏的地方特色,提高幼儿的可参与性

民间游戏对幼儿是一种“快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能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形成活泼、向上的性格,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各领域的学习。例如:在创设民间游戏的同时,为了能更加宣扬民间游戏,让大家都感受民间游戏的快乐,我园把民间游戏融于到舞蹈表演当中,改编为“皮筋舞”“竹竿舞”随着有节奏的音乐以表演的方式完美的在舞台中展现出来。

传统民族文化,不仅让幼儿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还应当让幼儿更多的了解民间文化,比如:我园在环境创设中利用民間的斗笠、布等完成了一系列带有民间特色的作品;在区角中以展示图片的方式让有了解过年过节的习俗(端午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赏月、吃月饼等)以及饮食风俗(长沙人自古以来都以吃米粉为主食,有糙米饭、熟米饭、红米饭、白米饭之分;称鱼肉为大荤,禽蛋鳅虾为小荤,豆腐蔬菜为索,苏晨小菜;长沙人以“辣”出名,有臭豆腐、口味虾等特色小吃)等。

让民间游戏走进真正现代幼儿的生活,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需要、一种新的体验。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挖掘其中的教育光源,打造幼儿园的特色,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从祖国的幼苗开始不断传承、宏扬!

四、民间游戏对促进幼儿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

1.它可以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

民间游戏多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大肌肉动作,跳绳、跳皮筋、跳格子、打电球都可以发展跑、跳、投、躲闪等身体技能,挑棍、翻绳、抓籽、夹籽等是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配合的协调性。

2.还能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弥补家庭教育缺少同伴的不足。

民间游戏有许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幼儿共同进行的。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

五、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运用

1.晨间活动中的民间游戏。

户外晨间活动是幼儿来园后的第一个活动,活动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一天的情绪起伏。组织的好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主动、自信的走入同伴与同伴交流、沟通,也使一日生活的以下各个环节顺利开展,另外幼儿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迅速发展期,必须保证幼儿每天都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和运动量。

2.课间休息时的民间游戏。

可以让幼儿利用这段时间开展小组或个别的民间游戏。如:“脚尖脚跟脚尖跳”、“挤挤暖”、“跷跷板”、“翻花绳”等。这些游戏有动有静适合在室内开展,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

3.集体活动中的民间游戏。

集体活动时场地较大,时间较长。民间游戏可以用来丰富教师组织的集体游戏,民间游戏中有许多游戏生动形象、趣味性强如“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都适合集体活动时开展。

4.餐后活动中的民间游戏。

在这段时间比较适合开展一些较安静的小组游戏,如几位幼儿自由组合玩“打四角包”、“跌壳”、“抓棋子”、“翻花绳”,或找一个好朋友一起玩“蚂蚁叮叮痛”等。

民间游戏的开展丰富了幼儿的一日生活,创设了愉悦的心理氛围,民间游戏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民间游戏的开展充分满足了幼儿的需求和不足。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的选择伙伴、自由的选择游戏主题、自由的寻找游戏场地,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幼儿关注生活,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民间游戏的材料主要取之于本地的自然资源,民间游戏的主题来源于现实生活,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延伸出什么样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要学习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能事事以自己为中心,否则就会得到别人不跟你玩的惩罚,民间游戏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在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它真正成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能为幼儿教育服务的工具及过程。

猜你喜欢

民间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