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2)

2018-10-13刘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思考教学策略

刘超

【摘 要】实施个性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运用有效策略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切实感知到个性化阅读的最大乐趣,语文教学工作才能走向更大的成功。以往的阅读教学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很多想法没有机会进行表达,盲目阅读各种材料,被动思考相关问题。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导致教学质量越来越低,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要想改善这一弊端现状,需要教师重新确立教学目标,认清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创新方法,不断探索路径,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34-01

引言

语文文化知识的系统性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明确奋斗方向的同时增强主体优势,真正成为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才。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丰富知识储备,开阔视野范围的主要途径,个性化教学理念的融合,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快速提升而言大有助益。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将素质教育理念视为指导思想,要使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策略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同时揭开基础教育的崭新篇章,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持续推进课程改革。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固化,教师始终沿用灌输式指导方法,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那样的学习任务。学生“盲目听”“死记硬背”的现象屡见不鲜,违背了新课改的实验要求,使其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十分有限。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策略的应用,最大限度发挥着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退居二线,让学生拥有更多时间去分析、去思考、去研究,思维充分活跃起来,学习效率越来越高。整个课堂焕发着新的活力,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得不说,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体会了阅读的快乐,发展了个人的能力[1]。比如,在教学《落花生》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学生有的分角色朗读、有的上台表演、有的讲故事……纷纷总结出文章的中心,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大胆尝试角色互换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新课标教学目标中通过个性化阅读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多的从阅读中获得新的体会。从前,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中一直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由教师引导学生的思维得到最终答案,导致学生对于这一阅读过程缺乏自己的提会,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过于格式化,缺乏自己的见解。目前,实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感悟的习惯,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阅读的内容,并且,能够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比如,在学习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教师可先让学生对有关王熙凤的部分进行阅读,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找出曹雪芹对王熙凤的评价。这个时候教师刚刚提出了问题,但是,不能急于让学生说出答案,这个时候,即使学生有答案,也是不完整的,或是不准确的。在这个时候,要先让学生仔细阅读,充分理解这部分内容,让学生独立思考,并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得出答案。

三、创造好的阅读氛围

教师应当根据文章内容创造阅读氛围,使学生情绪符合文章意境,使阅读更加生动,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文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叉、搂、塌、抓、挠等的动词,教师可以采用演的方式,让学生实际的做出这些动作,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这些动词的含义,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还有那些动词并作出相应的动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阅读氛围。在实际的应用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使其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同时能够快速深入的理解文章,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在小学语文中许多课文故事如《小马过河》、《草船借箭》等等,可以由教师组织进行小的话剧表演,发挥小学生的表现欲,采用分组或全班共演的方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如今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朗诵比赛、话剧表演等等,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让学生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在活跃的阅读氛围中愉快的接受知识、主动阅读,以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

四、挖掘创新培养能力

语文阅读课应该努力让学生自主阅读,但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阅读与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字词语言思维等阅读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长期的训练。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有层次的,我们应该从各年级段发展的连续性上整体把握,不要只盯着本年级的目标[2]。如低年级学生阅读课文,可以按“读准——读通——读懂”这样几个层次进行;中高年级也可以按照“读通——读懂——品读”这样几个层次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这里强调“品读”,按照年級的不同,培养一定的欣赏、评价能力,从而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我们应尽可能挖掘课文中蕴涵的创新点,启发学生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作者在第一段写看到许多人都来追悼伯父鲁迅先生:“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作者当时不明白,在此我们可以问学生:“你想可能因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引导学生学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挖掘一些创新因素,设计一些扩展性练习,让学生对课文中潜在的情节等进行富有创造而合理的想象,形式有句段扩写、留白(省略号)补写、结尾续写等等。

结语

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方式应当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特别要有耐心,一味的评判或赞扬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应当放下教师的高姿态,鼓励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甚至辩论,课本上的内容不一定正确,教师的认知也不一定完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总能给人带来惊喜,教师应当小心呵护这种差异化的思维方式,让其茁壮成长。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要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曹卫星.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实施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刊,2014(10)77-78.

[2]安生元.浅议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有效实施策略[J].大观周刊,2016(06)18.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思考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