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初探

2018-10-13蒲立夫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蒲立夫

【摘 要】在民族地区小学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同时也是新课标教育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实践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然而,到目前为止,由于各方面原因,民族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尽人意,以致于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于得到有效提升。本文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任何单一的途径都无法改变素质教育的落后现状,它需要从教师观念转变、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教学的生活化等多方面入手,才能有效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97-01

引言

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在小学数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而在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信息相对落后,而且很多当地小学数学教师的受教育程度低,教学方面的培训也相对不足,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感到迷茫,不知从何着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素质教育根本无从谈起。

一、民族地区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数学一直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取得关键性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民族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其教育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只对知识的讲解中只注重计算结果,而对于解题过程常常被忽视,由于没有启发性的教育,那么学生也不会举一反三,也只是依葫芦画瓢般去计算和解答,这样结果,即使学生取得了高分,也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埋下学习的阴影。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尽快从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引入现代教育理念,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民族地区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教师是教学课堂的主体,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教学的教育观念如何,以及在教育观念下产生相应的教学方式。对于民族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各种教学方式大多只是照本宣科,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很难在课堂上运用。对于教师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总体来说,就是教师重新认知自我身份,不能将教师固定化、模式化地定位于知识的传播者角色,而应该是与学生平等互动式的知识启发者,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不仅仅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求教师自身的学识水平升级,以胜任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教学的组织、合作、引导的教学主导者角色。比如《认识角》一节,如果教师不对教材进行挖掘,难免落入照本宣科的套路,自然就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而有创意的教师会把生活中与角有关的实物融入到教材中去,比如交通标志之类的形象标志就具有多种图案和角度,可以以此展开教学并与学生进行讨论沟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1]。

2.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实施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

对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如果学生对数学有抵触心理,那么再大力度的知识灌输也无济于事,当然,综合素质教育的也无从实施。所以,在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就是培育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起,比如生活化教学,可以将数学知识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联系起来,用活生生的日常生活融入于数学知识之中,从而引起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就要求民族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向生活中收集教育素材,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分析《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比如开设学生喜欢的“庆六一”聯欢会,教师以买糖果为由,让学生先从众多的糖果中选择二种,并且这二种水果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学生在这种直观感受的基础上,体验到了统计的方法。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既传授了知识点,又让学生学会了自主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的兴趣大增。

3.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环节。

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幼,心智模式还不够成熟,对于数学这门抽象的学科难于理解其真实含义,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教案,将数学这门课堂从抽象的概念剥离出形象化的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呈现出生活化具体形象,在教学方式上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下能“一言堂”,不强求学生用同一个思维模式,去理解知识、解题答题,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讨论沟通,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创新能力,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的满足。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的结合,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在理解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结果的计算、以及数学知识应用等方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比如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三角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设计,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有了一定的基础,那么,在此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比如让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的纸张进行对折后发变化,从而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面积与长方形、正方形的转化过程[2]。

三、结束语

民族地区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客观现实的困境,然而,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为民族地区的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只要调动起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民族地区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完全可以与新课程改革方向同步。

参考文献

[1]戴乾忠.民族地区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J].华夏教师,2016(06):67-68.

[2]杨学康.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8):154-155.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