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路径与意义探析
2018-10-13孙国梁
孙国梁
摘要: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教学正在不断地变革,高职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日趋紧密。信息化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高职语文课堂上被广泛运用,这种结合在高职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魅力,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使高职语文课堂产生了巨大的魅力,促使着教师去探寻一条最优的高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道路。
关键词:高职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1-0256-02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且与课堂教学结合日趋紧密,越来越大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变革。课堂教学极大地加快了教学的节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使高职语文课堂呈现出开放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特点。如何有效、高效地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重新燃起求知的热情,值得每一位高职语文教师去思索与探索,积极地去寻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与路径。
一、做好课前准备,寻求技术支持
信息化教学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支持,课件、微课、音视频等资料的播放;上课地点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利用QQ群、微信等虚拟通信软件与学生保持交流,实现实时互动;通过AIRPLAY等技术实现多屏互动;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教学任务、查看学生任务点完成情况。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实践之前必须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网络连接的畅通,能够及时快速地处理常见的硬件问题,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实施与开展,以免课堂教学过程中因设备故障、网络掉线等意外情况导致教学活动中断。
高职语文教师还应掌握常见文字编辑、图片处理、视频剪辑等软件的操作,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取得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的帮助与支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上推荐并教会学生使用相关软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用手机拍摄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往往只是简单地一股脑打包上交,缺少明确的主题和必要的解说,材料显得杂乱。可以推荐学生使用“数码大师”软件,将拍摄的图片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进行筛选,再进行后期的处理与美化,增加背景音乐、解说字幕和切换特效等,制作成电子相册,上传教学平台,供师生交流学习。通过软件的编辑,提升了品质,使得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得以精彩呈现。
二、筛选信息资源,提升素材品质
网络资源的无限拓展性,使得网络上充斥着海量的资源。面对质量参差不齐、优劣掺杂的网络资源,如何筛选与语文教材课文、综合实践活动等相关的内容,考验着高职语文教师的能力与眼光。筛选资源时,应从学生心理认知特点、专业特色的资源出发,去粗存细、去伪存精,选择图片、视频、文字中最新、最具代表性的资源。在教学《蝉》这课时,学生大多只见过成虫、蝉蛹、蝉蜕,根本就没见过蝉的其他形态、幼虫的地下生活和蜕皮的过程。因此,课堂上利用图片和视频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并结合专业特点有所偏重,给学前专业的学生多挑选些符合儿童认知的绘本图片,给动漫专业学生多挑选些展现绘画技巧的简笔画和彩铅画,给医药专业学生多挑选些展现机体特征的写实照片。从有关“蝉”的纪录片中,剪辑展现蝉幼虫地下生活和蜕皮过程的部分片段进行播放。通过这些资料的展示,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提升了学生课堂关注度。在掌握文本知识要点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结合信息元素,丰富课堂形式
信息化的时代,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中唯一的主体,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教师通过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丰富交流手段,延伸学习时间,拓展教学空间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信息手段,将各种资源素材在恰当的时间,用合理的方式导入与展现,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如在微课中插入提问环节,适时发问,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同时积极思考,回答对问题方能继续观看。以问题为切点,通过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积极有效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在充分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再以信息化的形式及时反馈结果,将原来课堂上师生之间,我说你听,我讲你记的形式,改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
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自主、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互动,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学生通过细腻的文字、严谨的逻辑和严密的表述,提高自身对于人、对于事、对于物的情感体悟,以期寻求丰富的精神涵养。由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各项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课间,还可以在课后、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及时、适时地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与教师、同学进行探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领悟。
四、契合专业特色,塑造综合素养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以生为本,贴近学生的专业,开放式地点拨与评价。有所偏重于学生运用文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全面的综合素养。
《鸿门宴》一课,课文较长,加之又是文言文,如果采用传统的串讲法,学生大多听得昏昏欲睡,效率极其低下。在信息技术下,可以利用flash动画、微视频等方式,将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内容呈现给学生。结合专业技能,学生分组进行动漫脚本的写作、人物形象的设定等。各小组分段选取课文中某一具体的情节,进行集中讨论,阐述设计理由,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动漫短片的制作,最后上传网络教学平台集中展示,由师生观看后评分、评析。学生在整个制作的过程中,運用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加强了口语表达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专业技能得以应用的同时,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重视第二课堂,完善评价体制
现代教育强调线上线下一体化,课上课下整体化,将学生的空闲时间、碎片时间,特别是将节假日、寒暑假大量课余时间有效利用起来。通过QQ、微信、网络教学平台等信息手段发布任务,组织群讨论、视频指导等方式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适时给予评价。教师关注学生的参与性,注重学生的成长性,让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释放,改变以往以考试分数为绝对核心,课堂表现为重点的传统评价模式,记录学生成长进步的点滴,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特殊性。
写作一直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对于写作普遍比较抵触,文章质量不高。究其原因,除了写作技巧之外,主要就是写得少。传统的作文教学指导与讲评在时间上有严重的滞后性,形式上主要就是师生一对多地集体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和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将优秀的文章及时分享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将每天的感悟和认识,分享给老师和同学。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小练笔,然后互评,不断积累写作经验、汇集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六、提高信息素养,打造资源平台
信息化教学的迅猛发展以及逐渐深入,对高职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掌握口语表述技巧、黑板板书技能、课堂组织技能外,还应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要求。教师从原先的资源共享者转变成资源咨询者和提供者。
在教研组内,以团队的力量打造共享型的语文教学资源平台。个人能力与精力毕竟有限,老教师有教学经验但缺乏信息技术,新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高但缺少教学经验,单靠教师个人很难保证每一课都是高质量的。这时就得依靠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在财力的保障下,通过有力的领导和有效的组织,结合教师个人能力与特点,以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为主,创建大容量、高品质、开放性、交互性,并适合网络教学的资源平台,建立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库。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将日新月异,信息化教学更加全面与深入,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应投身于信息化的潮流之中,不断地前进,探索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吴兰.探析微课在高职语文教学重点应用[J].才智,2016,(36):72-74.
[2]赵慧.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9.
[3]孟珊珊.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5,(8):21-23.
[4]马永梅.信息喜欢时代下高职语文写作教学模式探析[J].系部素质教育,2017,(1).
[5]张霞.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