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研究

2018-10-13赵毅玲

青年时代 2018年24期
关键词:汉语学习少数民族大学生现状

赵毅玲

摘 要:就汉语水平而言,新疆少数民族民族大学的大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较汉语水平较低,而这也是导致民考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就业率底等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现状;因素;策略

民考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自身汉语水平有着众多现实意义,例如可以促进民族事业的发展,巩固国家繁荣稳定。由此得知,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能力的高低对我国少数民主地区,甚至国家的持续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体现。本文是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研究现状和其制约发展的非智力因素出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探究。

心理学发展诞生了学习策略的研究。伴随人类对现代心理学不断深化的研究和运用,针对第二语言也逐渐由“教”转化为“学”,从以往侧重教学方法的研究转向为了学习者的发展特征和学习方式的研究,而学习者的发展特征和学习方式是影响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的限制性因素。

一、我国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策略探究现状

目前,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比如:就如何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会汉语的策略问题研究,郭丽萍(2006)通过自身多年的汉语教学经验进行了早期阶段的研究;李智涛(2008)通过使用学习策略量表对喀什师范学院132位维吾尔族汉语专业大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运用状况进行了系列探究,并且考查了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造成影响的各方面因素,进而归纳出学生常使用与不常使用的学习策略;而也是在同一年中,李新惠通过使用定量分析法,对108位新疆大学的汉语专业的预科学生进行了学习策略研究,研究其学习策略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进而总结出了在形式策略、使用功能策略和准确性策略方面,对于初级、中级和高级版学生的运用频率总的看来呈现出上升趋势,而在使用母语策略和管理策略上呈現下降走势的结论;同时,胡艳明(2008)运用的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问法,针对少数民族小学双语培训教师采取了汉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考查,并提出了相关教学培训对策。

从以上有限的文献不难看出,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进行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多,但是学者们多开始聚焦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能力与母语和英语之间的关系。

二、妨碍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能力形成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实质上是指除去智力的影响,对智力的活动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的系列个性心理影响的因素。而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性格、动机、兴趣爱好、需求、意志力等。

(一)兴趣因素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能与汉族学生接触的机会并不多,致使所学得的汉语也没有使用机会。所以,部分少数民族学生难以对汉语学习提起兴趣,从而不仅会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出现困难,还对民族发展也有巨大影响。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在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科学知识等全方位的领域中,国家通用语的地位不可撼动。若只会或只懂本民族语言文字,不学习汉语言文字,就无法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先进的信息,从而影响未来的工作和社会生活。提高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质量,不仅是促进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和长期政策。

(二)态度因素

不能否认,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和掌握都表现出来强烈的愿望,而这也脱离不了汉语在社会上所发挥的交际作用。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以及民族团结等方面,汉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今,汉语不在只是作为日常生活交流用语的形式来服务于社会,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开始认识到,学习汉语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使得他们抱有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汉语。但仍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缺乏正确的态度,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深,使得汉语学习处于一种被动无目的的状态,从而造成学习积极性不高,目的性较弱的局面。

(三)动机因素

汉语学习动机实质上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体现出的努力与维持的良好状态的综合。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受文化、经济、性格、区域位置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表现出较大的区别。因为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于边远区域,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相对不高,教师通常使用本民族语言讲课,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少接触外语。因此,许多民考民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时期基本是零基础开始学习汉语的,且汉语能力较低。

(四)情感因素

近些年,汉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备受关注。教育不仅是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是以推动学生综合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新语言时,他们认为学习汉语主要是为了提升阅读水平,而不重视汉语口语能力,并且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是较难改变的。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学习汉语的态度,这也表明影响学生外语学习重要原因也包括学习情感态度和心理。

(五)环境因素

少数民族学生日常交流大多都是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汉语的使用大多只限于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大多也偏重于字词音方面的培养,互动交流方式较少,课堂外也缺乏实践机会。学生在家也较少与家人用汉语交流,且家中中文读物也不多见,虽然电视可以接收汉语节目,但内容不一定吻合学生的喜好,种种原因未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汉语学习使用环境。

三、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建议

(一)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培养汉语学习策略

由于汉语自身的特点,因此汉语学习策略应与其他学习不同。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可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培养一套适合自身的汉语学习策略。例如:男生不擅长运用记忆策略,学生就因正确认识到记忆的重要性,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所学汉语及时进行复习巩固;而女生就需要培养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对汉语的灵活掌握,多与人交流。而教师要锻炼学生的语言实际操作能力,并使其能说会听。

(二)发挥教师在汉语学习策略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教师在教育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与教学质量和学生质量有着紧密联系。正确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实施教学,以完成教学目标的重点。教师需要做到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对症下药,同时在汉语课堂教学中教授学习策略,创设良好的汉语文化学习环境。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自由主动的使用汉语与人交流,从汉语的儿童读物开始拓宽阅读识字量等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运用各种策略学习汉语。

(三)促使少数民族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汉语

新疆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在联系学生认知能力的根基上,合理、有效的应用教程,从而在最大程度中提高学生对汉语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地位,通过多方面、多途径、多层次的提升与发展学生的第二语言。教师也应了解到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因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今后的发展将越来越需要综合性、高质量的服务型人才。

(四)了解汉语言文化背景,加深语言文化融合

为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快的学习掌握汉语,教师可以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帮助学生树立融合与贯通的意识,增强国家文化的学习。通过将两种语言类型做对比,使学生更深刻的意识到民族融合的重要意义,在深入了解民族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使得民族学生深知漢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较大程度的提升民族学生的通用语交流能力。

(五)开展针对性的院校汉文化活动

各大院校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状况,创建一系列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的主题校园活动。例如说开展学院级民汉共建晚会,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或组织“汉语角”,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多读汉语杂志和图书类的,从而扩宽汉语知识面。

(六)加大汉语教学改革,深化规范汉语教学

要想实现汉语教学深化规范化,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其一,教材使用本土化。为了加快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教学质量,首先应立足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习规律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其次是实施规范化教学。学习汉语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事情,各高校应紧抓汉语教学这个长期任务,尤其是要落实贯彻“分级教学”,当地有关教育部门和汉语教学指导机构也应对教学对象和生源水准不同的学校进行针对性指导;最后是需要提高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七)正确总结对待MHK与HSK的反拨作用

MHK表示少数民族汉语水平测试,是一种针对少数民族汉语水平测试的重要方式。HKS实质上是指汉语水平考试,其主要对象是针对母语不是汉语的人而创设的一种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的考试。这两种方式在考试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同。HSK在新疆已经推广并使用了十几年,从2011年开始,新疆开始实施HSK和MHK二者结合的考试方式,最终也将MHK全面推广。然而,实际上,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不管运用哪种方式的过级考试都具有较高的认同度。由于现在许多工作单位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汉语水平考试的方式就是参考的标准。为此,许多少数民族学生为通过测试。提高了自身汉语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尽管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但若他们学好汉语,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与掌握科学知识都存在非常重要的价值。因为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是理解掌握现代信息知识的基础,也是沟通思想和表达语言的主要工具。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必修课程中大力落实贯彻汉语教育,培养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少数民族学生运用汉语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他们以后进入社会与人交际和工作的能力。因此,加强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极其重要,也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兰兰.内高班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

[2]司维.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及途径探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7).

[3]柔增多杰.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积极性[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

[4]李晓娟.关于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水平的对策研究[J].新课程(上),2014(6).

猜你喜欢

汉语学习少数民族大学生现状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渤海大学留学生汉语综合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