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回避所以足够安慰

2018-10-13Sean翁倩

南方人物周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保镖大卫普通人

Sean 翁倩

《贴身保镖》(《Bodyguard》)堪称今年最红的英剧,播出后无论话题度还是收视率都很惊人。该剧制作人Jed Mercurio前作、講述执法人员腐败的《重任在肩》(《Line of Duty》)刚播出时就打破纪录,如今《贴身保镖》在英国更是到了近乎全民收看的地步。

可能现实太残酷又太关键,英国的电视剧已经无法置身事外,只供观众消遣。今年春天的《连带伤害》(《Collateral》)已经风光过一次,以四集不同叙事方式的影像来侧写英国公权力所面临的困境。《贴身保镖》是异曲同工之作,不过以退伍军人大卫的视角讲故事,他退伍之后加入英国国安局,成为了一位保护政要的贴身安保人员。《连带伤害》的女主角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侦破疑难案件,《贴身保镖》则在此基础之上加重了效力,以更浸入的方式吸引观众。

从戏剧创作角度看,《贴身保镖》首先体现了BBC完善的工业水准。这部剧定位为政治惊悚剧,压抑紧张的气氛中免不了大量的官场争斗和内心戏,但BBC也不想只拍暗涌。每一集的剧情都能紧扣一两场惊心动魄的动作或枪战场面,以错落有致的节奏拍得刺激畅快。一开始的火车人肉炸弹戏就汇集了丰富的矛盾冲突,绝对是电视剧的教科书示范。

涉及社会议题的罪案剧往往让侦探充当旁观者,他们所观看到的不幸让人唏嘘不已,又因为视角与立场中立,讲出来的故事更灰色、更残忍。《贴身保镖》从大卫的角度交待一切,把政治惊悚的意味提升到了另一层次。主角面对的问题不再是“他人”的问题,他的愤怒不再是路见不平,而是发自心底的悲鸣。

大卫入过伍、去过前线,等回到英国,他的经历让他对战争的看法有了改变。他的婚姻即将失败、职业压力爆棚,患上的战争创伤后遗症好像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这时候他又卷入了一场复杂的政治阴谋。一位当事人的切入点不仅对剧集的拟真度很重要,几乎也因此,变成了这部剧的创作特色和优点。

《贴身保镖》想讲的是充斥着议题的生活对每个人的冲击。它展示的背景有政客、有国安,还有生活在恐惧中的普通人,他们面对的问题包括难民、恐怖袭击、右翼抬头,都是目前英国在现实中深陷的处境。这些问题不仅是“主义”,不仅活在民众的嘴边,它们终将对社会中的个体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大卫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一切,是报章杂志的议题,却也天天在冲击他的处世原则,冲击他的生存信念。

剧集描写这些冲击,从宏观角度展示了娱乐如何与社群生活氛围接轨,对个体而言,观众的生活体验在观剧中得到了抒发,二者是绝妙的配合。镜头中不是没有高高在上的政客,可它不是要为这些人说话,不是要为他们担忧。剧集的主体很明显走向了普通人在这些议题中生活的艰难。大卫的心理发生了变化,政治立场也发生了变化,这些改变导致了他的行为,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处境的书写是为情节服务,又为人物的变化服务,环环相扣非常紧密。

它的走红,恐怕也是因为那样的创作让观众觉得自己不是局外人,不是被抛弃的人。他们观看的时候深深知道自己是大卫,也是剧中的每一个母亲,是剧中被摆布的每一个普通人。当现实中英国本身面对脱欧和恐怖袭击已经危机重重时,电视剧要对一切视而不见根本不可能。恰好是《贴身保镖》勇于呈现这些危机和困惑,才让观众和评论热烈回应了这部剧。虽然电视剧不可能为现实生活提供解决方法,但《贴身保镖》表明,这些问题大家都看到了,每一个人因此而存在,彼此连结,因此得到发泄、得到安慰。

猜你喜欢

保镖大卫普通人
龙保镖
普通人的梦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影子“保镖”
大卫,不可以
大卫,圣诞节到啦
拯救大卫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蚜虫的保镖——蚂蚁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