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018-10-13王永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认识论方法论

王永斌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深刻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涵,有着强烈的实践指向性,标志着我们党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为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认识论;方法论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19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4-0095-0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关于党的意识形态论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等基本思想,立足于治国理政新的历史起点,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深刻的阐释,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涵,标志着我们党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是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

一、唯物论的立场:揭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特征

唯物论的根本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就是思想掌握群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复兴,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更应该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3]这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而且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彰显。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办学方向反映高校特质,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也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发,一再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4]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上,他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6]从“两个巩固”到“三个事关”,深刻揭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高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和独特战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障,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把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重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7]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他强调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8]为此,他提出了高校党的领导要集中体现“四个坚持不懈”:即坚持不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这就深刻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工作、进行教育,确保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依靠政治方向引领、理想信念引导、组织保障有力来保证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认识论的观点:阐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核心价值追求的重要论述,蕴含着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研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是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的逻辑起点。

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追求,就要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方向。教育为谁服务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一切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好。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解决理想信念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形成对真善美的正确认识,更要发挥好理论武装、政治引领、思想教育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四个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9]这就把党的教育方针同党在现阶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同未来趋势紧密结合在一起,确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现实旨向和发展方向,旗帜鲜明地回答了高等教育“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是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创新发展。

厘清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根本目标,就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立身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不仅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而且强调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了人的德性成长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10]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就要善于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个关键。“立德”是为了“树人”,而“树人”首先要“立德”,这是因为“立德”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立德”就是要为全社会“立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等教育,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人”就是为全社会“树人”,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此,他又进一步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11]这“四个正确认识”从历史到现实,从国际到国内,从社会到个人,从理想到实践,充满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哲学智慧,是对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总目标、总原则、总要求,实际上是“两个巩固”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和任务上的具体落实。[12]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树立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只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明确“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引导大学生把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意识,并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彰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身之本”,就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点。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深刻论述、反复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公民层面的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勉励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3]这就非常形象地揭示了价值观对于人生成长进步的极端重要性,同时对广大青年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不仅指明了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前进方向,又指明了实现的路径和方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4]这一论述,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呼应。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育人之本,就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切實担负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

三、辩证法的态度: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职责

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论述思想政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强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与职责。

培养时代新人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正在大调整、大变革,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把握“变”与“不变”的动态特征[15],提出了两个重要政治新论断,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6]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为此,引领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就要紧紧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问题,全面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职责。

解疑释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在我国从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仍然存在着不足与短板,其中马克思主义边缘化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弱化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一些高校还存在着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的倾向,造成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严重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解惑功能作了集中阐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要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影视剧作品、社会舆论热议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17]这就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解惑功能作了全面完整的概括。

为大学生终身发展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今日之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8]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9]这就从人才培养战略高度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与路径: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育人化人。[20]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21]好教师的要求,对高校教师,他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2]这就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四、系统论的思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水平

系统论的科学思维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从整体性和动态性上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加强对新闻舆论、文艺、哲学社会科学、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加大意识形态建设力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这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厘清和揭示,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水平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完善顶层设计,谋划与构建“大思政”格局。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治性强、影响力大的系统工程,在社会环境复杂、信息传播迅捷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没有宏观系统的顶层设计、没有统一的战略部署,是很难收到实效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突出“大思政”的导向,聚焦高校这个重点领域和大学生这个重点人群[23],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构建高校的“大思政”格局。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24]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一再强调:“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5]这是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战略布局,不仅深刻阐述了“大思政”的工作理念,全党动手、全党参与,形成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强大合力、强劲动力,而且为我们今后整合好思想政治工作各方力量提供了基本遵循。

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聚焦思想宣传工作领域突出问题,特别是针对新闻舆论、文艺、哲学社会科学、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加强加大意识形态建设力度。针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淡化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错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26]针对互联网上存在的种种意识形态问题,他提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我看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27]这些深刻判断是建立在对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识别之上,是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纲领。

遵循特点规律,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遵循,只有明确了原则方针,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明确方向、站稳立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8]这就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遵循规律的高度,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与规律的深刻总结,又进一步阐明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深化。

注重协同推进,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为有效整合高校整体育人资源,形成全员育人的協同效应,把高校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9]这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路径和方法。着力落实协同育人机制,要适应青年的特点和需要,抓住青年关注的问题,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使所有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开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8][9][10][11][19][22][25][28][29]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168-172.

[5][6][24][27]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8.

[12] 顾海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和发展理念——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8.

[14][16][1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15] 张耀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思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1.

[17] 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2).

[20] 李永胜. 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育人化人[N],人民日报,2016-12-10(7).

[21]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1).

[23] 徐辉,刘建军.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与经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80.

[26]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认识论方法论
中国现代美学发生的内在线索与本土话语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构建
史蒂夫·富勒社会认识论思想的分析
基于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
论西方哲学方法论之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意义
认识论的自然化、日常化与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