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中的长胜老区乡

2018-10-13双鸭山市岭东区老促会

中国老区建设 2018年9期
关键词:老区民生村民

□双鸭山市岭东区老促会

发展为了民生,民生连着民心。

回看来时路,一件件难事的解决、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小事的办理,给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长胜乡大地留下一串串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的坚实脚印。

如今,长胜乡老区群众清晰地看到了一条加速上行的曲线,这条曲线就是改善民生、惠及群众的“幸福曲线”。

无论是对一个县区还是一个乡镇而言,只有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首位,发展才有强大而厚实的根基。从一条条新铺设的通村路,到一间间新建起的砖瓦房;从一栋栋矗立起的蔬菜大棚,到一个个壮大的养殖基地;从一家家的走访慰问,到一户户的扶贫帮扶…… 在老区群众的期盼中,一项项利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在岭东区委、区政府和长胜乡党委、乡政府的决心和行动中实现了。

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公共汽车进了村,自来水通了,有线电视入了户,路灯也亮了,街上花草多了……路宽了,景美了,乡亲们笑了,生活更幸福了。

今天的长胜老区,乡村面貌似乎一眨眼间,就发生了可喜的新变化。

踏上致富路 共同奔小康

长胜乡所属7个行政村全部是革命老区村。长胜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长胜乡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开放引领、转型发展、民生优先、生态兴区的发展战略,以建设和谐、秀美、富裕长胜乡为目标,坚持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多村一品的发展理念,按市场调结构、向土地要产量、抓特色出效益,培育了一批特字号地域产业和产品。”乡领导如是表示。

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食用菌、中药柴胡、果蔬等特色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长I2%,玉米种植面积减少26%。

发展特色农业,东兴、东升等老区村充分发挥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瞄准市场需求、瞄准市民餐桌,重点发展"珍康东沟"系列小园有机果蔬面积2000亩。绿色有机农产品蓬勃发展,"珍康东沟"系列小园有机果蔬已申报绿色产品标志。

发展订单种植,东沟小米、鲜食玉米、芽豆等作物实现了订单生产,全年种植谷子1000亩、鲜食玉米1000亩、芽豆1200亩,增加农民收入371万元。

成立中草药种植农民合作社,建设1000亩中药柴胡种植基地,采用套种小麦的方式,增加农民收入66万元。今年秋季收获柴胡,预计亩产值可达7000元。

发展畜禽养殖,目前发展万只以上家禽养殖场2个、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场3个、百头以上肉牛养殖场2个;秀丽养殖场申请畜产品无公害标识认证。

发展扶贫项目,团山老区村114户村民成立光伏农业合作社,每户安装5000瓦光伏发电设备,并网后每户每年收益不低于3000元,可持续增收25年。

发展乡村旅游,采取村民出资组建合作社。建设农业生态观光园,发展观光游、采摘游等,已发展农家乐7家、特色农作物基地2个。

发展规模经营,拥有合作社22个,家庭农场14个,上报省级规范合作社2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

发展品牌带动,以“珍康东沟”带动特色农业、品牌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蓬勃发展。通过发展花菇产业增加收益,花菇产业园A区、B区共完成投资1.4亿元,全年产菇67万斤,直接收益500万元,精品花菇更是作为礼品登上节日市场。

“转移重心,强化服务,由过去的安排生产、催粮催款、大包大揽向加强行政引导、提供公共服务和发展社会事业方向转移。”这是区、乡政府的工作重心。

在刚开展柴胡小麦套种的时候,村民积极性不高。有的觉得没种过怕种不好,有的怕种赔了不敢种,还有的比较保守,认为种玉米比较保险。那段日子,乡政府主要领导每天早上6点去村里挨家挨户做工作,8点再回乡里上班。同时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作用,就这样一户两户地开展工作。为了消除村民的顾虑,主动提出为村民承担风险,承诺如果赔钱不算个人的,乡长为村民兜底做担保,最大程度地获得了村民的信任。

乡里提供支持,为农民提供资金购置小麦播种机,修建2000余米排水渠,提高小麦抗涝能力;为农民去外地考察以及村民提供政策,补贴化肥款等1O万余元。

为了发动东风村种植谷子,特聘请东北农业大学专家上门服务,让村民有了信心,改变了一直种玉米、大豆的历史。

有了效益,农民乐开怀,就更信任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乡政府了。

2017年5月12日,长胜乡举办第一书记农产品展销会,同时采摘体验园也正式开园。图片提供/双鸭山市岭东区信息中心。

乡村在变

长胜乡用新的思维模式和超常规的工作方式,书写出了"誓要农村旧貌换新颜"的新篇章。

据悉,全年累计投资642万元完成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及路桥、广场、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春季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各村街道进行了垃圾清理;建立卫生保洁队,新增垃圾压缩车一台,在各老区村实行垃圾桶分配到户、垃圾定点存放、定时清运、集中处理。

修田间路近2OOO米,下田间路涵管430余根,修村屯路基1OOO多米,新修桥梁6座。为4个老区村清理水渠36OOO余延长米,河道清淤35OOO余米。

让家乡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是岭东区及长胜乡坚持"立足生态优势,打造绿色家园"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实践。

运输黑土l20OO立方米用于村庄绿化,种植云杉1500余棵、步步高、三叶草等花草13OOO平方米。

建设休闲文化广场2处,组建了秧歌队,实现山里4个老区村路灯照明全覆盖。铺设自来水管网2OOO延长米、铺设砖步道467O平方米、修建排水边沟350O延长米,新建公厕3座。

美丽乡村,“美”是关键,环境美,生活美,群众心里更美。

“感谢区乡两级党组织和政府,为我们修路、美化环境。以前村里的路不好,下雨天根本没法行走。现在路也宽了,景也美了,还安上了路灯,无论什么天气走路都不犯难了。”立新老区村村民张庆波满怀感激地说。

“虽然我不是长胜乡的村民,但我常年跑这趟线客运。说实话我之前都不想干了,那桥太危险了,不能为了挣点钱成天提心吊胆的。这不,修了新桥,不仅我跑着安心,村民也更愿意出来了,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个体客车主王贵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是啊,原来的桥非常危险。感觉大车过一下就要塌,什么车都不敢进村,村里的粮食卖不出,城里的新鲜物也进不来。现在好了,新修的桥质量杠杠的,桥基扎下去7米多,深稳着呢。”宏强老区村村民邹云国对此深有感触。

“以前,我们这里路又窄又破,一年到头都没个人来。如今可变了样,路修平修宽了,村旁景色也美了,平常我们自己看着老舒服了,平时还有许多城里人开车到村里观光游览。”团山老区村宋方的话语,说出了全体村民的心声。

采访中,村民七嘴八舌议论着自己家乡的变化,言语中无不透露出自豪和兴奋之情。

如今的长胜老区乡,村容村貌正由脏乱走向整洁,农民生活正由贫穷走向宽裕,管理也由杂乱无序变为整齐划一,一幅靓丽迷人的农村画卷己经铺开在岭东区大地上。

2017年6月23日,长胜乡“秀丽生态园”正式对外营业,生态园占地面积约70余公顷,其中农田面积30公顷、葡萄园2公顷、温室大棚20栋、养鱼池9个、养殖小区1个。图片提供/双鸭山市岭东区信息中心

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

岭东区委、区政府和长胜乡党委、乡政府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村民反映最为突出、最期盼的方面入手,集中人力物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切实做到群众有所想、政府有所应,群众有所需、政府有所为,用大手笔描绘出了一幅"小财政撑起大民生"的幸福画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由衷称赞。

在长胜老区乡,村民急盼的“民声”,成了乡党委、政府着力改善民生的指向标。

今年三月,乡政府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就是东升村村民李运龙送来的一面锦旗,上面书写着两行大字:为百姓排忧解难,做人民满意公仆。

原来,乡政府为东风村安置了地秤,这一举动,改变了村民卖粮不能收现钱的状况。

“以前山里四个老区村由于没有地秤,村民只能拉着粮食到其他乡镇秤量,求人看脸色收不到现钱不说,被坑秤也没办法。现在好了,我们自己村有了地秤,能够现秤现卖,现钱揣兜里,别提多高兴了。我们全村从心里往外感谢党和政府!”李运龙的话语代表了全体村民的心声。

对贫困户来说,找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无疑就是一场“及时雨。”

区政府通过政策鼓励自主脱贫,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政策,保证政策落实到位,脱贫工作效果显著。

为鼓励贫困户自主脱贫,乡政府出资为贫困家庭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政策,对各类贫困家庭分别给予不同帮扶,鼓励贫困家庭发展养殖业。

扶持2户有劳动能力、有养殖场地的贫困家庭发展养猪,每头猪补助2OO元;扶持1户年龄偏大且有养殖意向的贫困户养殖鸡鹅2500只,购买禽雏给予50%补贴。扶持3户与养蜂合作社对接,合作社提供蜂箱和饲养技术,每箱蜂补助400元。

一组组不断上升的数据,标刻出民生改善的“温度”;一项项便民利民的举措,彰显着服务民生的情怀。

组织有就业意愿的村民参加各种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岗位涵盖农业、建筑业、加工制造业及服务业等行业,300多人次到场求职;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参训人员38O人;为5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看在眼里,美在心里。今天的长胜乡,一件件民生实事让群众倍感踏实,真正做到了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需。

尊重民意,汇聚民智。民生跟着“民声”走。把民生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在衣食住行中写进牵挂关怀,已成为长胜乡坚持不懈的民生追求。◀

猜你喜欢

老区民生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延安,老区的希望
革命老区迈上幸福路
老区在努力奔跑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