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周波穴位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研究
2018-10-13朱叶琳
朱叶琳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神经源性膀胱疾病的引发因素较多,如:药物、神经系统疾病和先天发育不佳等,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周围神经,对膀胱中枢进行抑制,从而引发排尿功能异常。在康复医学合并症中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较为常见,若不能及时处理会提升多种并发症发生率,如:尿路感染、结石和肾功能衰竭等,从而提升死亡率[1]。为此,本文要研究脊髓损伤患者开展低周波穴位刺激的临床价值,现将具体流程和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脊髓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1.4士6.25)岁。
1.2 诊断及剔除依据[2]
诊断依据:患者受到外伤致使胸段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异常,与美国脊柱损伤学会制定的标准相符。
剔除依据:患者合并严重脏器疾病(心、脑和肺);伴有水电解质异常;患者留置导尿管;伴有严重泌尿系统、肾积水和肾脏疾病。实施膀胱造瘘术和尿道前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
1.3 方法
首先让患者保持仰卧位,之后选取适宜的穴位,如:双侧膀胱俞穴、肾俞穴、足三里和三阴交,同时还包括气海、关元和中极。进行第一个疗程时,刺激量需低于患者耐受量的十分之一,尤其是关元穴、中级穴、膀胱俞穴和肾俞穴。刺激患者气海穴、三阴交和足三里时需结合患者的最大耐受量。治疗时间为20 min,2次/d,共进行1个月的治疗。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排尿次数、排尿量、尿残余量和最大膀胱容量进行统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比对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排尿次数、排尿量、尿残余量和最大膀胱容量,后者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排尿功能
3 讨 论
脊髓损伤后排尿能异常与排尿神经控制环路受损有着直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丧失逼尿肌亢进的控制功能,最终致使逼尿肌和括约肌协同功能异常。通常情况下,脊髓损伤患者残余尿量变多会提升尿路感染发生率,临床初步认为与逼尿肌无张力存在相关性。据有关统计显示:大量尿潴留会致使膀胱壁处于过度膨胀状态,其不仅会降低免疫能力,膀胱自身的抗菌能力也会明显下降,从而为细菌的侵入奠定基础[3]。由此可见,对逼尿肌和括约肌活动异常予以纠正,将协同活动进行恢复对预防尿失禁和尿潴留具有重要意义。
低周波刺激穴位法具有诸多优势,如:较小的痛苦、无创,与B超联合使用可对膀胱容量和尿残余量进行监测,从而提升临床判断疗效。通过密波对关元进行刺激可起到补气固体的作用,同时可加快膀胱血液循环速度。对气海和中级穴进行刺激,可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改善膀胱逼尿肌功能的同时使逼尿肌张力提升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加排尿量,减少尿残余量的同时使尿潴留现象得以改善,并将膀胱内环境感染率显著降低。经上研究总结,低周波穴位刺激可以使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得以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功能障碍也可有效改善,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