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76例疗效观察
2018-10-13张斌,陈新
张 斌,陈 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中医伤科,上海 202150)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称“痹证”,又被称为“肘外侧疼痛综合症”,主要症状为前臂伸肌止点桡侧酸痛、关节活动不利,影响前臂伸直和前臂旋前活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门诊肱骨外上髁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32~68岁,病程1个月~2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温针观察(A)组和针刺对照(B)组,各3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劳动强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3]
①多见于特别工作或职业,如泥水匠,雕刻艺人,家务劳动或有肘部外伤病史者。②肘桡侧酸痛,作拧毛巾、拖地、提水壶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肌肉力减,,握力减弱,甚至拿物掉地,前臂不用力时疼痛、无力显著缓解或消失。③前臂伸肌上端外侧肌肉压痛,以前臂伸肌止点附着处压痛最为明显,Mills征阳性,伸肌腱牵拉试验阳性。
1.3 治疗方法
A组运用针刺加艾灸方法对病人进行针灸治疗,针刺穴位为患侧外关、曲池、尺泽、上廉、阳陵泉、阿是等穴位,针刺操作:病人取坐位,曲肘,将前臂放在桌子上,固定针刺的穴位,并进行安尔碘消毒,毫针选择0.25 mm×25 mm规格无菌针灸针(华龙牌),采用直刺,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灸,有酸胀感后,将2 cm自制艾条插入针柄位置,并固定,艾条烧完后,留针30 min,1次/d,持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 d,然后接受下一个疗程治疗。
普通组采用取一般针刺治疗。取穴及操作方法:同观察组,行针得气后,留针30 min。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前臂上端压痛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前臂上端压痛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前臂上端压痛积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 0 2.8 7±0.5 3 1.1 2±0.2 3#对照组 3 0 2.7 5±0.6 8 1.3 5±0.5 6
2.2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n,%)
3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肱骨外上髁炎属痹证、肘劳等范畴。本病多由于本体气虚血亏,又感六淫之邪,或怒力劳损,使肘部气血凝滞,血不荣筋,肌肉失去气之温煦,筋骨失去血之濡养,经脉痹阻,不通则痛,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经筋、肌腱和关节。普通针灸手法以近肘端腧穴和天应穴为治疗主要穴,配合远端的阳陵泉、条口,但普通针刺穴位虽有舒筋活血通络作业,但缺乏必要的温经散寒功效,而网球肘的病因多为风寒湿等外感之邪,客于素体气虚之人,故普通针刺虽近期效果尚可,但没能突出祖国医学“虚者补之”、“温经散寒”的辨证特色,故远期疗效不能保证。所以,温针灸既有普通针灸的穴位刺激,又有艾灸的温补效应,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上毋容置疑是比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