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社团培养中职生能力的实践研究

2018-10-12朱俊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学生社团中职生能力培养

朱俊

摘要:学生社团是培养中职生能力和素养的重要舞台之一。笔者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通过制度管理,逐级落实计划;精细管理,打造社团文化;创新管理,开拓课程化社团活动等措施,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社团对中职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学生社团;中职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08C-0092-04

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刘延东副总理指出:职业教育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职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显然,加强中职生能力培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能力的内隐性决定了能力的培养必须借助途径和依托载体,职业教育现行的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企业实习等都是培养中职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中,社团活动对中职生关键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具有补充、延伸和实践的功能。随着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单靠课堂教学和实训不足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借助社团就能更好地实现全员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笔者发现,学生社团建设过程实质就是创造有利条件和载体最大限度满足社团成员多维度需求,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1]

一、 学生社团在中职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近几年,随着专业化人才需求的增加,中职学生就业率有所提高。科技的发展对中职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再局限于知识掌握和技能熟练,更注重对中职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社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舞台和有效手段,在中职生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中职生的交际能力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是一个人使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它不仅包括使用语言知识准确地表达,还包括在不同语境中选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以及表达是否得体。社团活动需要中职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面对多样的对象和复杂的环境。社团活动创造了不同的语境,使得中职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交际能力的提高,培养了中职生健康的交往心理和娴熟的交往技巧,而这必将有助于中职生在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良好地适应和主动地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中职生的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是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通过社团活动的合理分工,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个社团成员的优势。社长指导社团成员融入活动,使得每一个社团成员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协调合作,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交流。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分享,提升了自我能力,团队的力量也日益强大,为社团健康发展搭接了更为宽广的平台。

(三)有助于提高中职生的职业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成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是人们从事职业时应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职业核心能力、通用管理能力和通用生产能力。通过社团活动的组织、策划、管理,潜移默化地培养中职生的通用管理能力;通过社团活动的实践操作、经验积累,循序渐进培养中职生的通用生产能力。社团活动实现了中职生由择业、就业逐步发展到拥有自己的“事业”,有助于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有效地缩短从“校园人”到“职业人”转变时间。[2]

二、学生社团在中职生能力培养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被关注的程度逐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数量和类型大幅度增加,社团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也逐步提升,对中职生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但由于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职生能力的培养。

(一) 缺乏中职生能力培养的计划性

社团活动必须建立在合适的轨道上才能正常工作。大多数中职学校社团都有会员管理、干部选拔、活动开展等章程和管理机制,但普遍缺少中职生能力培养、评价的制度。制度不完善,社团成员参与激情就会大大降低。有些社团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自由放任、缺乏指导,不留意中职生能力的提升,不关注中职生的健康成长,缺乏双方之间思想与情感的深层交流。大多中职生参加社团活动仅凭自己的兴趣爱好,缺少对社团深入、细致的了解,没有把通过社团活动来锻炼自我意志和能力放在首位。只有在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下制定出与培养中职生能力相关的社团计划,才能有效地培养中职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和谐发展。[3]

(二) 缺乏中职生能力培养的常态性

中职生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中职学校社团活动安排的时间是合理的,并没有占用中职生学习的时间。可是社团活动出勤存在以下不均衡:高一新生出勤率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出勤率;女生出勤率高于男生出勤率;以艺术、竞赛为主的社团的出勤率高于以专业操作和理论探究为主的社团的出勤率。甚至有些社团因为特殊情况,社团活动时间相对集中,而其他时间几乎不开展活动。社团活动时间都无法得到保障,又如何保障在社团活动中培养中职生能力呢?社团活动常态化是循序渐进培养中职生能力的有力保证。

(三)缺乏中职生能力培养的拓展性

社团活动是培养、提高中职生素养和能力的重要舞台。在社团活动中可以实现中职生素质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实践类社团侧重培养中职生的专业能力;公益类社团侧重培养中职生的交际能力;艺术类社团侧重培养中职生的创新能力。不同的社团都会使中职生某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程度提升。但是,社會对中职生能力要求是多元化的,中职生应具备综合能力,以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学生社团是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职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社团活动中促进中职生综合能力得到拓展是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4]

三、学生社团促进中职生能力提升的措施

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学生社团的发展潜力巨大,既有机遇,更有挑战。只有真正重视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关注中职生能力的培养,才能够正确把握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职生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动态变化、螺旋上升的过程,只有清晰掌握其变化过程,才能在社团活动中促进中职生能力的提升。

(一) 制度管理,逐级落实计划

由于社团指导教师一般都是兼职的,本身课务繁重,制订出的社团计划往往流于形式,很难执行到位。为实现中职生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需要学校将中职生能力培养计划纳入社团计划之中,分级管理,落实计划,逐级推进中职生能力培养。

1.学校层面

学校严格审查社团计划,计划中要彰显社团特色,开展“以能力为本位”的社团活动,促进中职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及时跟踪社团活动开展,把控社团计划的落实,树立典型社团,推广优秀社团的管理模式。

2.教师层面

在社团活动中,社团指导教师起着宏观调控、指导和监督作用,为社团活动有计划有序开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社团指导教师指导社团干部制订计划,合理分工,层层落实到人,量化考核中职生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合作能力等关键能力。

3.团员层面

社团成员在社团指导教师带领下实施社团计划,积极投入社团活动。在社团计划实施过程中,以“大带小”“老带新”的形式,全面提升社团成员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不断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社团战斗力。

(二)精细管理,打造社团文化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基。没有文化的学校,就像根基不牢的大厦,顷刻之间就会倒塌。同样,没有文化的社团,也起不到凝聚人心、约束行为的作用。职业学校应重视学生社团对中职生能力的培养,促进社团管理的人文化和精细化。[5]

1.价值文化

基于提高中职生能力培养的社团文化,应紧紧围绕学校社团建设的总体思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重视营造积极健康的人文学习坏境,关注中职生素养培养,引导中职生发挥自我能力、积累知识的方向,让中职生在社团文化氛围中感受自我价值,体验到成功和满足,正确地引导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2.制度文化

建立学生社团制度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社团,让社团发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中职生参团前进行能力测试,分析出能力差异,再依据各类社团的特点,制定出中职生能力培养、考核、评价等专项制度,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及师评等方式综合评定中职生能力提升水平。只有在社团活动中进一步完善中职生能力培养制度,学生才会不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3.互帮文化

培训是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的关键性工作。通过培训社团社长,增强社长号召力,开拓工作思路,和谐社团成员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和品牌。通过培训社团骨干成员,以骨干带领群体,培养善于思考、沟通合作的能力,务实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成为具备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中职生。

(三)创新管理,开拓社团课程

课外活动课程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课外活动专家库司第一个提及的,社团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一种,社团的“大课程”建设正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1.社团课程的意义

社团活动课程化是把社团活动与课程教学相衔接的一种创新模式,由学校教务处牵头,按正规课程要求设置。它是以学生社团为组织载体,以社团活动为内容,以提升中职生能力为目标,由指导教师指导、学校评价的课程类型。社团课程化可以加大学校对社团管理、考核、评价,保证社团活动开展的正规化、常态化;可以提高社团指导教师工作效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可以防止社团成员流失,确保中职生能力持续发展,社团活动课程化更有利于社团管理的科学化和实效化。

2.社团课程的设置

社团活动设置课程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中职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等关键能力,以适应中职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我们应选择中职生感兴趣的、实用的、彰显学校文化特色的社团为试行点,形成成熟经验再全面推广。课程內容就是要体现出实用性、创新性、趣味性,与企业融合,与社会接轨,开发中职生潜能,提升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校本课程教材的研发应适合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符合中职生自身特点,推进社团朝着高标准、高层次、高要求发展,推进学生社团从量的普及到质的飞跃。[6]

3.社团课程的评价

学校严格把控社团课程实施环节,加大社团课程的开发,重视对社团课程的质量评价和监控工作,制定社团课程纲要评价标准、学生综合评价标准、教师实施过程评价标准以及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标准等。在社团课程开设过程中,依据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及时跟踪,对课堂质量适时监督,以选课学生为样本,适时调查社团课程的满意度,及时诊断社团课程教学质量,确保社团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职业学校只有积极开展社团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更好地营造校园精神文明氛围,彰显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好地培养中职生兴趣爱好,增强自信心,最大化地激发中职生的关键能力,挖掘中职生的潜力,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

[2]刘建军.如何培样中职生的创新创业能力[J].职教论坛,2003(22).

[3]马志清,李清月,安淑静.中职学校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4]王震.中职生生涯规划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5.

[5]俞小珍.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特征和主要功能[J].中等职业教育,2012(4).

[6]张海涛,候桂明.啦啦操融入体育课堂对普通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9).

责任编辑:曹鸿骅

Abstract: The student association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stages of train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bility and quality. After in-depth study,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rough the following measures,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bility could be improved in an all-round way with student associations: undertaking systematic management to implement the plan step by step, carrying out fine management to construct association culture, and making innovations in management to expand curriculum-based associa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 student association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

猜你喜欢

学生社团中职生能力培养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