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施工技术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2018-10-12张海欧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优化

张海欧

摘要 土地综合开发整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因而实施土地整治工程需要绿色施工技术。本文通过多年的土地整治工程实践经验及查阅相关资料,阐述了绿色施工的概念及土地整治绿色施工的原则,总结了土地整治绿色施工技术,提出了优化的土地整治绿色施工技术,以期为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绿色施工技术;优化

中图分类号 F30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292-03

Applic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Land Renovation Project

ZHANG Hai-ou 1,2,3,4,5

(1 Shaanxi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Shaanxi Xi′an 710075; 2 Institute of Lan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Shaanxi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3 Key Laboratory of Degraded and Unused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4 Shaanxi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5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Dur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renovation of land,a large amount of waste will be generated and lead to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Therefore,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e requir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 renovation projects.Based on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 land renovation engineering and consulting related materials,the concept of green construc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green construction of land renovation were expounded,the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land renovation was summarized,and an optimized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land renovation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so a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land renovation;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绿色施工技术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管理和优化的施工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1-2]。土地整治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是将土地整治工程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采取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对土地进行防护,是保护环境、减少生态灾害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3-5]。与传统施工相比,绿色施工的建造成本更高,但其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更低[6-9]。因此,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土地整治选择节能、低碳、环保的施工技术势在必行。土地整治中应注重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有效控制和降低资源消耗与浪费,形成可持续的循环发展模式,达到节能、低碳的相应标准。

1 绿色施工概述

1.1 绿色施工定义

2007年,建设部颁布的《绿色施工导则》中对绿色施工的定义:在保证质量以及安全等最基本的要求前提下,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先进的技术力量,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破坏最小化,以达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简称“四节一环保”)的施工过程。

1.2 绿色施工原则

绿色施工不是简单地体现在无尘土、无噪声、实施封闭施工、工地种植绿色植物等方面,而是在资源与能源利用、生态与环境保护、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等方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期为全面性改革建筑领域、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贡献[10]。

根据《绿色施工导则》,绿色施工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2个方面:一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绿色施工是一個重要阶段,因而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对总体方案进行优化,保障绿色施工能够在一个良好的基础上开展;二是施工过程包括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就要对各阶段加强控制、监督和管理。

从绿色施工原则中发现,有效地推广与实施绿色施工技术,不仅要在规划设计阶段考虑到绿色施工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控制好绿色施工的过程[11]。

1.3 绿色施工特点

1.3.1 环境友好。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破坏施工场地的环境,尤其对未开发区域的影响更大,因此,环境保护是绿色施工的重要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要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尽量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就必须制订环境保护方案,包括减少噪声、扬尘和水污染,处理大量建筑垃圾以及减少周边环境改变等。

1.3.2 资源节约。建设项目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资料和能源,因而节约能源成为绿色施工的一个控制目标。施工中,资源节约主要包括节材、节水、节能、节地等方面。

1.3.3 系统性强。整个建筑寿命周期包括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绿色施工是一个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不同于传统施工中的环保型封闭施工等措施,绿色施工将其理念贯穿到了的整个建筑寿命周期中。

1.3.4 信息技术支持。传统施工中存在决策方式主观、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常常导致资源浪费,同时对工程量的动态调整比较难以掌控。与传统施工不同,绿色施工可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来预测资源的需求量和监管工程量的动态变化,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1.3.5 经济高效。绿色施工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从而达到了提高物质利用率、长久利用能源和资源的目的,最终实现经济高效发展。

1.4 绿色施工主要内容

绿色施工将亲和自然、保护环境、安全、健康、舒适融为一体,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最终目标。绿色施工的主要内容包括减少使用施工材料、不可再生能源和各种资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设置废物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2](图1)。

1.5 绿色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全新开发的技术,而是在传统施工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实现“四节一环保”,对提升工程整体水平、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施工要求在施工规划、设计、施工、物料生产、运营维修及拆除过程中能够高效地利用能源、资源,同时尽量不影响周围环境。绿色施工的含义有以下2个方面:一是从运行特征上看,绿色施工对于社会来说,应该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二是从效果特征上看,绿色施工对于使用者来说,应该是舒适、健康和安全的。因此,绿色施工要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规划,不再被动地适应传统施工技术的要求,而是通过改进传统的管理思路和施工工艺,努力实现降耗、增效和环保的目的。土地整治过程中使用各种大型工程机械多,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大,因而推广绿色施工技术有潜力、有空间[11,13]。

2 土地整治工程绿色施工原则

土地整治工程绿色施工原则包括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植物合理配置、协调统一和发挥社会功能[14-16]。以河流滩地这种类型的土地整治为例进行介绍。

2.1 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是土地整治工程生态治理的基本原则。在对河流滩地进行整治时,要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尽量维持河流的自然形态,充分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2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土地整治工程生态治理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只有保证水体循环流通,改善整个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才能保障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全方位的协调发展。

2.3 植物合理配置

植物合理配置是指在河滩地生态治理中,通过合理配置各种类型植物,建立多样性的生物群落,以提高河流的自净、恢复能力。

2.4 协调统一

在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中,要注重河流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将美学融入其中,使整治后的河道成为城市景观的亮点。

2.5 发挥社会功能

城市河道不仅具有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也具有休闲娱乐、景观等社会功能。因此,在土地整治工程施工中,要协调统一和发挥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休闲娱乐的功能。

3 土地整治工程绿色施工技术

3.1 施工材料的循环利用

节约建筑材料的重要措施就是材料资源的循环利用。施工材料的循环利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材料的使用价值[11]。施工垃圾中许多废弃物通过分捡、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废铁丝、废钢筋、废电线等经过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重新加工成各种建筑材料;施工污泥可用作混凝土骨料、用于农业培土;混凝土块可用作路基材料、填筑材料、混凝土骨料;废木材可用于制造人造木材。总而言之,施工垃圾进一步利用,最终使施工材料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不仅提高了物质生产和文明水平,还有利于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率[17]。

土地综合开发整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来自建设用地整治、河道治理和造田开发等,主要有施工过程和征地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废弃土石方、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回收利用上述废弃物既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量,又可降低工程成本。国际标准规定,在保证安全、无污染的前提下,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的使用量不能低于同类建筑材料的50%。将施工材料的运用效率发挥到最大化的绿色材料属于再循环型材料,这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在源头上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17]。

3.2 弃渣的处理与处置

弃渣处理在土地综合开发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十分复杂。弃渣可以作为填方、路基路面材料、路基边坡填筑料或混凝土骨料使用,在能满足材料各类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应该尽量进行调配、运输、循环使用,从而达到减少废弃土石方产生的目的,其余弃渣寻找适宜场所堆放。

道路工程、土地平整工程、灌溉工程、防護林工程等均属于土地综合开发整治的主体工程,并且各项工程的土石方利用量、开挖量和利用途径往往不同。因此,当主体工程分布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就可以统筹兼顾,相互利用各主体工程产生的弃渣,从而降低弃渣的产生总量,如在路基边坡建设过程中,除了利用新开挖的土石方外,还可就近利用土石方弃渣。一方面有效处理了土地平整和灌溉工程等产生的弃渣;另一方面,避免了因路基边坡填筑料的开采所导致的水土流失[18-20]。

3.3 砖石、水泥、混凝土的处理

再生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废弃砖石、水泥、混凝土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再生骨料混凝土是利用废弃混凝土加工成的再生骨料配制而成,制作过程如下:首先,拆解砖石、混凝土块、水泥等废旧建筑材料,进行破碎、清洗、分级处理;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骨料;最后向其中加入水泥砂浆。再生骨料混凝土具有表面粗糙、密度小、吸水率大、强度低、粘结能力较弱等特点,因而导致其应用范围不够广泛,主要用于隔墙或者铺路等方面,作為非高强度结构构件使用[21]。

3.4 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

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厨余垃圾为主,此外还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废旧衣服、过期药品、废旧塑料袋、废纸、煤渣、玻璃等。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含量、可堆腐物、可燃物以及总含水率等明显低于城市垃圾。由于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成分复杂,为了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减小后期处理难度、降低处理费用,生活垃圾需要分类收集、处理与处置[22-23]。

土地综合开发整治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中的有机垃圾具有有机含量相对偏低、含水率低、产量少的特点,因而堆肥是有效的处理方法。堆肥技术的优点众多,如技术可靠、操作简单、管理容易、环保要求低、成本低、选址容易、二次污染小、废物利用率高等,可以更好地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垃圾堆肥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养分含量,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对调节土壤肥力有重要意义[3]。

4 土地整治绿色施工技术优化

土地整治绿色施工技术优化主要体现在设备的绿色选用、临时设施的绿色构建、改善施工现场的场容场貌、保护环境及节约材料资源(能源)等方面[24-26]。以下流程对每个分项工程的绿色施工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土地整治绿色施工技术的优化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将“四节一环保”的绿色理念在施工过程中贯穿始终,每个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中都要融入绿色设计。二是在施工前,要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基于绿色施工的评审和论证,若有修改意见提出,修改后的方案要再次进行评审,通过后才能指导施工工作。三是在施工前,应该就安全方面、技术方面、与绿色施工相关的内容进行交底,交底的内容包括相应分项工程的绿色施工技术、伪绿色因素、规范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等。

5 结语

在对土地的综合开发整治过程中,如何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从而实现绿色施工,如何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对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污损土地、废弃宅基地、建设用地等进行综合整治,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目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6 参考文献

[1] 王有为.中国绿色施工解析[J].施工技术,2008,37(6):1-6.

[2] 章彩蓉,吴昌盛.实施绿色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和产业,2011,11(7):126-128.

[3] 谭强.宝汉高速公路建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4] 胡萃.浅谈未利用地管理[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9):28-29.

[5] 王军翔.绿色施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6] 邵炜星.绿色施工模式的实施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7] 朱启贵.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8] 王雪松.绿色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15.

[9] 张勇,汪应宏,陈发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基础理论与生态工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6):703-707.

[10] ROBICHAUD L B,ANANTATMULA V S.Greening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ring,2011,1:48-57.

[11] 周在辉.基于3R1H原则的绿色施工节材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12] 范永法,冯向东.绿色施工节材管理与技术措施[J].施工技术,2014,43(18):113-115.

[13] 刘国召,白梅.绿色施工技术的工程项目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4(4):10-14.

[14] 韩霁昌.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的终极目标[J].中国土地,2012(4):46-47.

[15] 艾东,朱道林,赫晓霞.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初探[J].生态环境,2007,16(1):257-263.

[16] 韩霁昌.土地工程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N].陕西日报,2016-04-09.

[17] 付旻舸,付英.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应用状态及研究动态[J].辽宁化工,2012,41(4):338-341.

[18] 王国贞,刘贵明,何亚利.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与人类发展的关系[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5):35-37.

[19] 叶建锋,叶雄鹰,傅菁菁.山区水电建设项目弃渣处理思路与要点[J].中国水土保持,2003(1):31-32.

[20] 张华明,彭冬水,奚同行.高速公路弃土弃渣防治技术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235-237.

[21] 周维.再生混凝土及再生砌块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建筑,2012(5):61-62.

[22] 李艳霞,王敏健,王菊思,等.固体废弃物的堆肥化处理技术[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4(1):39-45.

[23] 杨军.山区水电建设项目工程弃渣处理及综合利用途径[J].水利水电快报,2007,14(28):31-33.

[24] 朱大奎.中国海涂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J].地理科学,1986,6(1):34-40.

[25] 叶建锋,叶雄鹰,程维虎.山区水电建设项目弃渣处理方案研究[J].水电站设计,2002,4(18):50-52.

[26] 姚刚.公路工程临时用地生态恢复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

猜你喜欢

绿色施工技术优化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路桥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30)
绿色施工背景下的公路桥梁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