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2018-10-12杨兴志陈立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

杨兴志 陈立玉

摘要 为了筛选安全高效的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研究了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0%戊唑·咪鲜胺微乳剂、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在当涂县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上述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较好,且对小麦安全。由于2018年小麦齐穗—扬花期雨水多,赤霉病发生偏重,分别于扬花初期喷施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7 d后喷施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3 000 mL/hm2,开展2次防治,对赤霉病防效优异,值得在当地推广。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防治效果;安徽当涂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106-01

小麦赤霉病是当涂县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几年都呈偏重发生态势,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1]。为了高效、安全地防控小麦赤霉病,生产上亟须筛选出适宜的防治药剂,进行适时、适量防治。2018年当涂县植保站开展了不同药剂配方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掌握了当地主推农药品种对赤霉病的防效,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当涂县姑孰镇宝塔村,试验田面积1 600 m2,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为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水、肥等栽培管理措施一致。小麦于2017年11月10日进行撒播,播种量为262.5 kg/hm2,均匀播种,开沟覆土盖籽。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宁麦13。试验药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40%戊唑·咪鲜胺微乳剂(安徽省银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市售)、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市售)、25%氰烯菌酯悬浮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江苏华农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具体见表1。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6.6 m2。于2018年4月15日小麦扬花初期(5%~10%植株开花)施第1次药,处理1和处理2于7 d后施第2次药,均用雾星-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药液用量450 kg/hm2。

1.4 调查统计

于第1次药后7 d(4月22日)进行安全性调查,查看有无药害。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后(5月15日,药后30 d)调查1次,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100穗,共500穗,分别记载病穗数、病级数[2-3]。分级标准采用麦类赤霉病测报调查规范,即1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以下,2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3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4级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4-5]。

病穗率、病指和防治效果计算方法如下[6]:

病穗率(%)=(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病指=Σ(各级病穗数×对应级数值)/(调查总穗数×分级

数最高值)×100;

防治效果(%)=[1-(处理区病指/对照区病指)]×100。

1.5 天气资料

第1次施药当日天晴,微风,气温15~24 ℃;施药后降小到中雨1次,小麦正处于齐穗扬花初期。第2次施药当日多云,无风,气温14~26 ℃;施药后有2次明显降雨过程,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发展较为有利。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调查

据药后7 d调查,各小区小麦均生长良好,无药害现象发生。

2.2 不同处理对小麦赤霉病防效

由表2可知,药后30 d,各处理均对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指防效均达70%以上。处理1~7病指防效分别为96.57%、93.14%、82.29%、80.57%、72.00%、74.86%、73.14%。新复极差法(DMRT)分析表明,二次用药防治处理1、2比一次用药防治各处理(处理3~7),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一次用药防治各处理间,处理3与处理5防效差异极显著;处理3与处理4、6、7防效差异不显著;处理4、5、6、7防效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当涂县主推的小麦赤霉病综防药剂均有较好的防效,且对小麦安全。2018年小麥齐穗—扬花期雨水多,赤霉病发生偏重,分别于扬花初期第1次用药(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间隔7 d第2次用药(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3 000 mL/hm2),开展2次防治,对赤霉病防效优异,病害造成的损失小,值得在当地推广。

4 参考文献

[1] 成晓松,仇广灿,胡健,等.不同药剂及施药技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农学学报,2016,6(1):28-32.

[2] 杨红福,姚克兵,缪康,等.江苏省防控小麦赤霉病主要药剂及其复配剂药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8):264-269.

[3] 罗家传,王怡,何春伟,等.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通讯,2014(7):38-42.

[4] 孔祥英,马鸿翔,张旭,等.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和增产效果[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4):64-67.

[5] 张洁,伊艳杰,王金水,等.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24-28.

[6] 倪运东,陈思宏,马学文,等.多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4,4(1):13-14.

猜你喜欢

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几种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乙螨唑对温室草莓红蜘蛛的防治试验
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睢宁县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激健”与多菌灵·三唑酮混配减量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