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兴市秀洲区瓜蒌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2018-10-12费芳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

费芳琴

摘要 利用瓜蒌采收后至翌年开花前的休闲期与生长发育初期,在瓜蒌架下套种马铃薯,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另一方面瓜蒌和马铃薯的生长还可以产生互补效应,提高种植效益。本文简要概述了瓜蒌和马铃薯的种植管理技术,以期为嘉兴市秀洲区瓜蒌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瓜蒌;马铃薯;套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3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060-01

瓜蒌是多年生攀援藤本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立冬前后即枯萎死亡,以地下块根越冬,一般于4月底至5月初温度回升后从地下萌芽生长,7—9月为生长旺盛期,9—10月为采收期,一般于10月底采收完毕[1]。马铃薯一般在12月中下旬播种,翌年4月采收,此阶段正值瓜蒌地上部分衰老枯死阶段,架下基本裸露,适宜马铃薯生长。为了充分利用瓜蒌地的自然资源,提高种植经济效益,位于秀洲区新塍镇的金久农业有限公司利用瓜蒌采收后至翌年开花前的瓜蒌休闲期与生长发育初期,在瓜蒌架下套种马铃薯,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另一方面瓜蒌和马铃薯的生长还可以产生互补效应,瓜蒌需施的复合肥也符合马铃薯的施肥要求,马铃薯在秋冬季生长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前茬的余肥,冬季马铃薯的稻草覆盖则有利于保持土温,减轻低温对瓜蒌根的冻害。采用该种植模式,瓜蒌籽产量为2 250 kg/hm2,马铃薯产量为7 500 kg/hm2,平均产值达16.05万元/hm2,平均效益达12.3万元/hm2。现将瓜蒌套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瓜蒌种植技术

1.1 种子选择

选择由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永旺瓜蒌种子。该品种瓜蒌籽大小适中,出籽率高,商品性好。

1.2 整地搭架

一般在3月上旬整地,开沟做畦,畦宽2 m,畦高0.3 m,沟宽1.2 m。在畦边0.5 m处开沟深施基肥,施45%硫酸钾复合肥750 kg/hm2、饼肥1 500 kg/hm2、硼肥和锌肥各15 kg/hm2。用2.8 m高水泥杆搭架,上面铺0.2 m×0.2 m的尼龙网。

1.3 适时移栽,合理搭配雄株

一般在4月中旬,苗高20 cm左右时选晴天移栽。瓜蒌是雌雄异株的植物,若雄株生长旺盛,会影响瓜蒌结果。因此,雌雄株要合理搭配,一般每9株雌株搭配1株雄株,均匀分布。雄株插杆及生长要高出架面。

1.4 选留主茎,引苗上架

选留生长健壮的主茎1~2根,用绳子或竹枝牵引上棚架。及时摘去架面以下藤蔓上的腋芽、雌花,以减少植株养分消耗,提高果实品质。

1.5 肥水管理

瓜蒌产量高,需肥量较大,肥料以有机肥和生物复合肥为主。当瓜蒌株高55 cm时,施有机肥22.5 t/hm2。当架面瓜蔓上结有1~2个直径4 cm左右的瓜时,在距离根部35 cm左右处环状开沟,施硫酸钾复合肥375 kg/hm2。瓜蒌喜湿,但忌水淹,应注意排水。在7—9月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1.6 病虫害防治

1.6.1 病害。瓜蒌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蔓枯病、根结线虫病、细菌性角斑病。对于病害主要以健苗为基础,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及时中耕松土,使根系发达,适当施有机肥,促进瓜蒌健康生长。种苗种植前用多菌灵400倍液消毒,及时清理田间病株。

1.6.2 虫害。瓜蒌虫害主要有瓜绢螟、黄守瓜、蚜虫。瓜绢螟采用新飞蛾诱捕器捕杀的物理防治方法;黄守瓜采用45%辛硫磷乳油500倍液防治;蚜虫采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防治[2-3]。

1.7 适时采收

一般在9—10月,瓜蒌果皮由青绿变淡黄色时即可分批采收。

2 马铃薯种植技术

采用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播种时将传统的种薯变成摆薯,收获时将挖薯变为捡薯,大大节省了勞动力用工,并且薯块不破损,色泽鲜嫩,商品性好。此外,利用稻草覆盖种植可充分实现稻草秸秆的资源化利用[4]。一般种植马铃薯需用干稻草18 t/hm2。

2.1 品种选择

马铃薯品种可选用薯块膨大快、结薯早、生育期相对较短的早、中熟品种,如东农303、中薯3号和兴佳2号等。

2.2 播前准备

选用表皮光滑、健康、大小适中的薯块作种薯。播前仍处于休眠状态,为使播种时带着短壮芽下地,可进行催芽处理。偏大的薯块要进行切块,以节约用种。切好的薯块晾干刀口后,放至温度15~20 ℃的室内,采用层积法催芽,待芽长至1~2 cm时取出。将发芽的种子放在散光下晾晒5~7 d,芽变绿且生长粗壮后即可播种。

2.3 播种

2.3.1 适时播种。可选择在12月中下旬瓜蒌采收完毕后播种。播种时种芽向上,分行按株距摆放在地上即可,株距25~30 cm,一般播种2.25万株/hm2左右。

2.3.2 施肥。马铃薯种子摆放好后,施复合肥300 kg/hm2,注意复合肥不能接触马铃薯种块,否则会引起烂种。

2.3.3 盖草。盖稻草厚度以8~10 cm为宜,要均匀到边,不留缝隙,以利于结薯和减少绿薯数量,同时起到压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2.4 田间管理

2.4.1 出苗前管理。秀洲区马铃薯播种后,1—3月以阴雨天为主,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

2.4.2 出苗后管理。出苗后一般管理较为简单,针对长势较弱的田块,可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进行叶面施肥,浓度控制在1%左右。

2.5 采收

一般在4月上旬采收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种植的马铃薯绝大部分薯块都裸露在稻草下面的土层上,只要掀开稻草就可捡拾薯块。4月底马铃薯基本采收完毕,此时正好瓜蒌开始萌芽。

3 参考文献

[1] 徐和兴,王长水.瓜蒌的生物学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4(2):80.

[2] 雷思华.吊瓜地套种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J].中国农技推广,2014(8):33.

[3] 吴达满.瓜蒌高效栽培技术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114.

[4] 敖礼林,周煜钧.秋马铃薯稻草覆盖增效技术[J].新农村,2017(8):24.

猜你喜欢

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
马铃薯有功劳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方法与技术
马铃薯间作套种模式效益对比试验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
新疆:红枣地套种红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