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238A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2018-10-12操成波邓正春李丽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父本结实率区域试验

操成波 邓正春 李丽华

摘要 3238A属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不育度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是培育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的优良不育系。本文阐述了不育系3238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

关键词 油菜;3238A;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027-02

为培育油菜新品种,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法,选育优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然后与优良的恢复系杂交配置品质优、产量高、含油高、抗性强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以满足油菜生产需要。2002年以来,通过上述方法选育出3238A不育系,经测定,植株不育度100%,花朵不育度96%以上,同时品质优、抗性强。现将不育系3238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 选育过程

3238A不育系是以秦油2号中的不育株与3238(华双3号×P1)双低油菜品系为材料,经过反复测交和多代回交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具体选育过程如下。

2002年春季在湖南常德利用秦油2号F2中的不育株Y3A与3238进行杂交,获得杂交一代(F1)种子;2002年夏季在青海西宁种植F1 1 200株,在其中选出不育彻底的单株与3238进行第1次回交,然后将回交获得的一代种子与相对应的父本种子开展品质分析,从中筛选出双低单株与双低组合;2003年春季在湖南常德把筛选出的双低组合及双低单株相邻成株行种植,筛选优良株行与3238进行第2次回交,将获得的回交种子与相对应的父本种子进行室内考种和品质分析;2003年夏季在青海西宁选择优良株行与3238进行第3次回交,对回交种子与父本种子继续进行室内考种和品质分析;2004年春季在湖南常德选择优良株行与3238进行第4次回交,对回交种子与父本种子继续进行室内考种和品质分析;2004年夏季在青海西宁选择优良株行与3238进行第5次回交,对回交种子与父本种子继续进行室内考种和品质分析。2005年春季在湖南常德选择优良株行与3238进行第6次回交,对回交种子与父本种子继续进行室内考种和品质分析;2005年夏季在青海西宁选择优良株行与3238进行第7次回交,对回交种子与父本种子继续进行室内考种和品质分析。

通过多次回交和定向筛选,在2005年培育出优良双低不育系3238A与保持系3238B。

2 特征特性

2.1 不育性与可恢复性

2006—2007年春,通过田间观察,3238A不育系群体均为不育株。2008年春继续田间观察550株,全部为不育株,并从初花至终花期定时定株调查5个不育株花朵共7 600朵,其中无花粉花朵7 387朵,微量花粉花朵213朵,不育度达97.20%。2009年春再调查1 200株,均为不育株,定株定时调查8个不育株花朵共12 853朵,其中无花粉花朵12 413朵,微量花粉花朵440朵,不育度达96.58%。3238A不育系出现微量花粉花朵极少,并且微粉现象随着气温升高及盛花期的到来彻底消失。3238B保持系属于正常可育品种,能够保持不育系3238A的雄性不育特性[1]。

2.2 自交与异交结实率

2.2.1 自交结实情况。2006—2007年春季,田间分别取10株3238A不育系初花期植株,将主花序套上羊皮纸袋让其自交,在成熟时调查,套袋自交结实率均为0。2006年把少数花朵内的微量花粉授到剥蕾后不育花的雌蕊柱头上,共计95朵花,最后结角6个,种子只有22粒,结实率6.3%。由此表明,3238A不育系的自交结实率低,虽然有一定的结实能力,但角果不饱满,种子粒数少。

2.2.2 异交结实情况。2008—2009年在不育系3238A网纱隔离繁殖过程中调查1 158朵花,其中563朵异交结实,异交结实率为48.6%。2009—2010年在不育系3238A山区制种过程中调查1 220朵花,其中638朵异交结实,异交结实率为52.3%。

2.3 植物学特征

叶片数较多,幼苗半直立。冬前植株长势稳健,薹茎较粗壮。3238A与3238B比较表现为花蕾松软黄瘦;3238A花瓣小,花瓣长10.5 mm、宽6.8 mm,3238B花瓣长16.0 mm、宽10.7 mm;3238A雄蕊退化,雄蕊长4.5 mm,3238B雄蕊长12.46 mm;3238A雌蕊正常,雌蕊长11.6 mm、宽1.3 mm,3238B雌蕊长10.4 mm、宽1.3 mm;3238A花藥短,花药长2.2 mm,3238B花药长3.6 mm。株高170 cm左右,分枝40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8~10个,株有效角果数320个,每角种子18粒,种子千粒重3.8 g。

2.4 生物学特性

3238A属于半冬性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苗期和薹期生长旺盛,植株整齐一致,冬前植株长势稳健,既不早薹也不早花。抗旱、耐湿、抗寒[2-3]。一般9月中旬播种,育苗移栽时1月上旬现蕾,3月上旬出现初花,终花在4月上旬,成熟于5月上旬,生育期225 d左右。抗或耐菌核病、病毒病,较抗倒伏。

2.5 配组表现

2.5.1 抗性表现。3238A×1013R→TXN6号组合在2009—2010年湖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病毒病发生极少,发病率只有0.03%;菌核病比对照发生轻,发病率7.27%,病情指数4.35。3238A×2566R→T1588组合在2009—2010年长江中游(轻简化组)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菌核病发病率为5.63%,病指为3.8;病毒病发病率为1.25%,病指为1.11;植株受冻率为20%,冻害指数为5。

2.5.2 品质性状。3238A×1013R→TXN6号组合在2009—2010年湖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粗脂肪含量为43.98%,芥酸含量为0.1%,硫甙含量为22.36 μmol/g(饼)。3238A×2566R→T1588组合在2009—2010年长江中游(轻简化组)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经过品质测定,芥酸含量为0.1%,硫甙含量为25.18 μmol/g(饼),粗脂肪含量为43.27%[4]。

2.5.3 产量表现。3238A×1013R→TXN6号组合在2009—2010年湖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3 233.7 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5.2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3238A×2566R→T1588组合在2009—2010年长江中游(轻简化组)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达2 691.0 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7.1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3 繁殖及制种技术

3.1 3238A繁殖

繁殖基地与同类型品种、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及十字花科作物间隔距离保持在1 500 m以上。3238A在9月中旬播种为宜,10月中下旬移栽,株行距25 cm×33 cm,不育系∶保持系=4∶2。变异株、杂株和其他十字花科作物在苗期、抽薹期、花期及时拔除。一般采取蜜蜂授粉,也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授粉在油菜盛花期进行,以10:00—17:00授粉为宜,可授粉2~3次。如果上午露水大,应先把露水抖落。在不育系∶保持系=4∶2时,可收不育系种子1 000~1 150 kg/hm2。

3.2 组合制种

2008—2009年在陕西汉中的山区进行自然隔离制种TXN6号,在不育系与恢复系行比为2∶1时,收杂交种子1 275 kg/hm2,经过田间鉴定,纯度达88%;2009—2010年度在青海制种TXN6号,不育系与恢复系行比为4∶2时,收获种子1 850 kg/hm2,纯度达96.5%[5]。

3.3 注意事项

由于3238A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如果在初花期遇低于10 ℃天气5~7 d,有的单株会出现微量花粉,可利用蕾薹期打顶和化学杀雄的方法保纯。

4 参考文献

[1] 刘创设,刘绚霞,董军刚,等.甘蓝型油菜CMS三系及杂交种的选育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3):82-84.

[2] 陳长艳,程国平,赵继献,等.杂交油菜新品种天油97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10(4):126-127.

[3] 向国红,朱发仁,杨鸿,等.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常油杂61号的选育[J].作物杂志,2011(5):121-122.

[4] 邓正春,吴仁明,操成波,等.双低高油分油菜新品种盛湘油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2016,30(7):829-830.

[5] 邓正春,操成波,吴平安,等.杂交油菜新品种盛杂油10号选育过程及种植技术[J].作物研究,2016,30(7):831-832.

猜你喜欢

父本结实率区域试验
玉米新品种沈海40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GGE双标图分析在糯高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