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筋小麦品种龙麦34的特征特性及在青冈县的高产栽培技术

2018-10-12赵英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赵英明

摘要 介绍小麦品种龙麦34的特征特性,并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从种子处理、选茬整地、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在青冈县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龙麦34;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黑龙江青冈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024-01

目前,青冈县小麦生产多以有机、绿色开发为主,小麦的播种面积开始有所提高,截至2017年,青冈县小麦的播种面积已突破666.67 hm2,2018年已播738.67 hm2。龙麦3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中B054-3/2×龙麦15//97产鉴489/3/龙麦26组合的F1代材料为母本,以龙麦26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且后代采用生态派生系谱法选育而成。2011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2011002)登记推广。鉴于小麦的生产以有机、绿色、生态为主,优良品种会直接影响其商品性,县乡农技推广人员依据几年的田间生产调查分析比对,科学总结出了小麦品种龙麦34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生产实践应用。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表现

2012年、2013年龙麦34在青冈县建设乡、芦河镇等乡镇区域试验示范中,2年平均产量分别为3 429.0、3 295.5 kg/hm2,较对照品种垦红14分别增产144.0、169.5 kg/hm2,增幅分别为4.4%和5.4%。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在建设乡、芦河镇、昌盛乡、中和镇、劳动镇、祯祥镇等适宜乡镇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龙麦34,年平均产量分别为3 100.5、3 223.5、2 995.5、3 069.0 kg/hm2,较对照品种垦红14分别增产商品小麦133.5、168.0、153.0、171.0 kg/hm2,增幅分别为4.5%、5.5%、5.4%、5.9%。2017年最高地块产量达到3 730.5 kg/hm2。

1.2 农艺性状

龙麦34为强筋品种,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85 d左右。幼苗直立,株型收敛,株高85~90 cm,花为多花型,小花数一般16~18个。穗纺锤形,有芒,千粒重38 g左右,容重774~812 g/L。蛋白質含量15.35%~16.66%,湿面筋含量29.82%~35.80%,稳定时间8.0~9.2 min,抗延阻力220.0~428.0 E.U,延伸性194.0~204.0 cm。对秆锈病21C3CTR、21C3CFH、34C2MKK、34MKG等均表现为高抗,中感赤霉病,中感根腐病。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种子处理

一是精选种子。保证龙麦34良种纯度,净度要大于98%,发芽率要大于85%,种子含水量低于13%。二是拌种处理。每100 kg种子用50%福美双或40%拌种双0.3 kg拌种,以防治小麦根腐病;每100 kg种子用2%戊唑醇150~200 g加水1.5 kg,或40%唑酮·福美140~200 g,或6%戊唑·福美100~125 g拌种,以防治小麦散黑穗病[1]。

2.2 选茬整地

一是选茬选地。小麦对茬口的要求不严格,主要应选用无氟磺胺草醚等长残留性除草剂的地块,以大豆茬、马铃薯茬、玉米茬为主,也可以重茬,但尽量不选用甜菜茬。二是伏秋整地。主要是采用大型机械深松耙茬,前茬先深松25 cm左右,然后采用对角线法耙茬,耙深12~15 cm。耙后地表平整,做到不漏耙、不拖耙。整地完成后要达到上虚下实、地块平整、地表无大土块、耕层无暗坷拉的状态,然后待播[2]。

2.3 播种施肥

一是播种。土壤化冻到5~6 cm深时可采用单条播或双条播,同时播后视墒情及时镇压3~4 cm。一般保苗600万株/hm2左右。二是施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施纯N 75 kg/hm2、P2O5 75 kg/hm2、K2O 60 kg/hm2,同时增施有机肥22.5 t/hm2。

2.4 病虫草害防治

一是防除杂草。小麦除草一般在分蘖末期至拔节初期进行,可用72% 2,4-D丁酯乳油900 mL/hm2兑水喷雾防治阔叶杂草,用6.9%精噁唑禾草灵浓乳剂750 mL/hm2兑水喷雾防治单子叶杂草。二是病害防治。小麦病害以赤霉病为主,应提前加以预防,多在小麦扬花期用药,一般用40%多菌灵胶悬剂1 500 mL/hm2,或25%咪鲜胺乳油1 000.5 mL/hm2兑水喷施防治。三是虫害防治。小麦虫害主要以粘虫和蚜虫危害居多,防治粘虫主要在幼虫3龄前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50 mL/hm2兑水喷雾,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兑水22.5 kg/hm2喷雾。

2.5 田间管理

一是压青苗。可在小麦三叶期进行,并视土壤墒情和苗情采用顺播行压法镇压1~2次,机车行进速度不宜过快。二是适时灌水[3]。如遇干旱,可在拔节至抽穗期灌水2~3次。三是追施氮肥。结合后期灌水施氮肥7.5 kg/hm2,以补充肥力。

2.6 适时收获

联合收割机收获最佳的收获时期是小麦完熟初期,人工收获和机械分段收获在蜡熟后期[4]。

3 参考文献

[1] 刘芹.优质强筋麦龙麦40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23):110.

[2] 宋庆杰,肖志敏,辛文利,等.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龙麦3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3):140-141.

[3] 宋庆杰,肖志敏,辛文利,等.强筋小麦龙麦26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0,26(5):18-19.

[4] 刘翠霞.优质强筋麦龙麦35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3):9.

猜你喜欢

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玉米杂交种金富36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徐紫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