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才能决定孩子的品位
2018-10-12谢倩霓
谢倩霓
最近,我与一个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的同事一起到外地办事。因为我们来自大城市,当地的接待人员特意安排了我们到岷江边上的山里游览,晚饭就吃山上的野味,住宿也在山上一家虽然比较简陋但干净整洁的家庭旅馆。
我很喜欢这样的安排,傍晚可以观看秀美的岷江,一大早可以听到鸟儿的啼叫,清新的空气和养眼的漫山绿色更是让人喜欢。我的同事却一直抱怨,她抱怨山间的鸟儿乱叫,抱怨那些吃食不干净,还抱怨宾馆的淋浴和厕所居然不隔开。
我只得不停地安慰她:“没事的啊,我经常带女儿住这样的地方。”她受到惊吓般看着我:“啊?你带女儿住这样的旅馆?她们肯住?如果是我女儿,肯定要大闹的!我每次带她出去,都是住最好的星级宾馆!”
这位同事中年得女,非常疼爱,据说连女儿头上的小头饰她也是非品牌不买,一个小发卡就是上百元。她的理论是:“反正现在条件好,当然要给孩子最好的,从吃到住到用到行,全都不能是街边货。这样,孩子从小就会有很好的品位和眼界了。”
我问她:“每次外出都住星级宾馆,那你都带女儿到哪些地方去玩啊?”她立刻说:“新加坡啊,香港啊,都是些好地方。”
哈,我猜就是这样。要每次都住星级宾馆,也只有每次都到那些大同小异的都市观光才有可能。她的女儿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见到的是布局差不多的豪华宾馆、饭店、街道,吃到的是差不多的精致美食。而眼前这样青翠的山峰,这样急速流淌着的浩荡河水,这样欢快自由地蹦来蹦去的小鸟,这样清新甘甜的空气,还有我们头天晚上吃到的那些味道美得没法形容的烤河鱼和烤野兔,她就从来没有机会感受了。
可我十分怀疑,这样狭小单一的世界,这样非自然的人工精美,难道真的就能培养孩子的高品位、高眼界?
与同事相反,我和先生都喜欢带双胞胎女儿到一些有特色的小地方旅游。江浙一带的山山水水基本上被我们游览遍了。我们对住从来没有很高的要求,车子开到哪儿就住到哪儿。我们的孩子住过五星级宾馆,也住过几十元一间的乡村家庭旅馆,她们对于级别相差很大的旅馆都表现出了同样的好奇和热情。
我可以保证的是,她们见到没有浴缸的淋浴间肯定不会吃惊,因为她们没有时间对这样无关紧要的细节吃惊,她们正在兴致勃勃地到处参观呢——这种好奇心和热情,正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东西。
对于吃,我们和孩子都喜欢品尝当地的特色美味,这些特色美味可以在当地最有名的大饭店里吃到,也可以在名不见经传的乡野小店里品尝到——这两种地方,我们都会带女儿光顾,让她们接触到各种層面的东西。比如,今年“五一节”,我们一家人到江苏溧阳的天目湖游玩,晚上吃的是当地名菜“朱顺才鱼头汤”,一个鱼头就要两百元。而第二天早上,我们吃到了溧阳市里最平民的早点——一种外形像小包子的特制糯米团子,有肉馅和豆沙馅两种,只需六角钱一只。此外,还有同样六角钱一只的咸鸭蛋,女儿们吃得满嘴流油,大呼:“实在是太好吃了!”
我不否认,让孩子接触精美的物质和优越的环境当然是很好的,但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孩子和养在温室里的花朵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有很好的条件,就要尽量让你的孩子视野开阔,在见识中逐渐让孩子养成自己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
如此,孩子才有可能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品位,而不是父母强加给他的品位,也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眼界,而不只是你给他看到的那个狭小的世界。
(编辑/祝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