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怀绝技 的地黄家族
2018-10-12当当博士
文/当当博士
亲爱的小朋友们,晚上好!新学期开始了,是不是见到了思念已久的老师和同学了呢。学校是学习的乐园,在当当博士这里也可以学到知识哦!快来看看要学习的中草药吧。
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而辛苦操劳,是不是该吃一些补益肾精、滋阴养血的补一补呢?所以当当博士今天带来一味知名度非常高的补益良药。
生地黄,味甘寒凉血热,养阴津熟地黄,甘微温补肝肾,益精血
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外貌,它是一味随遇而安的中草药,在公园的草丛里、路边的花坛里、甚至石头缝、马路牙都能瞥见它的身影,真可谓天大地大,处处都是家。它也非常容易辨认,周身披满密密的白色小绒毛,深绿色、长圆卵形的叶片贴近地面生长,叶脉凹陷,叶片边缘有可爱的圆齿,笔直的圆茎从叶片丛中挺出,头上顶着3~4枚不等的紫红色钟状花朵,花冠前端开裂出5片圆圆的黄紫色花瓣。远远望去,并不出众,但是近距离观察,你会被它毛茸茸、呆萌萌的样子逗乐,超级惹人喜爱。
当当博士,你说的是不是地黄?
对啦,就是地黄,把新鲜地黄的根,经过多次蒸晒加工,就制成了我们熟悉的补益良药。
地黄文化
地黄是“四大怀药”之一,有着久远的历史记载。从周朝开始,四大怀药被历代列为皇封贡品;唐宋时期,四大怀药已久负盛名,经丝绸之路传入亚欧各国;明代郑和将怀药带入东南亚、中东、非洲诸国;近代四大怀药被海外人士誉为“华药”。将地黄作为食品,在民间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原地黄产区群众就将地黄“腌制成咸菜,泡酒、泡茶而食之。”人们还把地黄切丝凉拌,煮粥而食。听说南方很多农家会直接把鲜地黄拌一拌,做凉菜吃,当当博士很想知道味道美不美?有没有吃过的小朋友,赶快告诉我吧。
熟地
我们每天跑跑跳跳、学习思考,都需要血液和精微物质提供能量,妈妈们每天加班熬夜是非常耗伤精血的,如果出现了月经量少、颜色淡红的情况时,就需要熟地的帮助了。
小朋友们都知道:肝藏血,主疏泄。如果女子血虚,月经量少,首先会考虑肝血不足的问题。但是肝肾同源,肾水滋养。
有的时候只养肝血,效果不一定持久。所以,医师们在调补肝血的同时,还会注意及时填补肾精,保证了源头的供给,才是解决问题的求本之法。
六味地黄丸:大名鼎鼎的六味地黄丸中,熟地就是主力军。对于肾阴亏虚造成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等不适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但是很多人吃熟地,会觉得不好消化,胃中总是有胀满的感觉。医师们会请一些助运脾胃的中药来帮忙,比如砂仁和陈皮。这样配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熟地被吸收的效率。
那么,在平时药膳中可不可以吃熟地呢?
当当博士认为只要符合肾精亏虚、阴亏血少的情况,比如面色萎黄、腰膝酸软、黑发早白、月经量少;再看看舌头,少苔或薄苔,而不是舌苔厚腻;如果平时脾胃消化功能还可以的话,那就吃一些吧。
九制熟地:选择经过多次蒸晒加工的熟地,比如耳熟能详的九制熟地。九制,就是经过九蒸九晒的制作工艺,增加了地黄的补益功效。
四物汤:在著名的妇科良方四物汤中,我们就能见到当归和熟地的完美合作,再加上白芍柔肝养阴和川芎行气活血的本领,使得此方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成为调理女性妇科疾病的基础良方。
鲜地黄、生地黄
地黄刚刚采挖出来的时候,叫做鲜地黄。而把鲜地黄晾晒或烘干后,就变成了生地黄。
鲜地黄和生地黄的本领与熟地可不太一样哦,它俩最擅长清热凉血生津,常用于温热病入营血阶段的治疗。
总体来说,不论鲜地黄、生地黄还是熟地黄,他们都不适合脾胃虚寒或者中满痰盛的人食用。
亲爱的小朋友们,地黄的根千百年来,都在帮助我们补虚损,养精血。它是当之无愧的华夏子孙的好朋友。很高兴你认识了它,快把它介绍给爸爸妈妈吧,帮助他们补益身体,感谢爸妈对自己的呵护。
好了,明天还要早起学习,小朋友们早早休息,养藏精气,休养生息吧。当当博士祝愿你,亲近大自然,快乐学中医。小朋友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