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非洲:绝非理所当然
2018-10-11皮昊
皮昊
对于非洲,我们的了解往往来自那些过度渲染的新闻报道,听见的莫不是发生在这片辽阔大陆上时局变化的动荡,看见的也从来离不开贫困、疾病和所谓的“异国风情”。这种一以概之的刻板印象促使了摄影记者皮特·迪坎波(Peter DiCampo)和作家奥斯汀·梅里尔(Austin Merrill)于2012年成立了“每日非洲”项目。纪实摄影师皮特·迪坎波是2017年“影响非洲”(Impact AFRICA)奖的获得者之一,目前居住在肯尼亚内罗毕和美国西雅图。奥斯汀·梅里尔则是居于纽约的作家、编辑,他的作品曾刊登于《名利场》《新共和》《纽约观察家》等出版物。
“每日非洲”项目立足Instagram这一平台,展示着来自非洲大陆各处的摄影师和艺术家拍摄的照片。这些或专业或业余的摄影者以独特的眼光审视自己生活的世界,他们试图讲述的远不只有痛苦,更有长驻于生命中的阳光。
“每日非洲”项目的灵感缘起于彼得·迪坎波和奥斯丁·梅里尔在科特迪瓦阿比让报道当地冲突余波时的经历。在回驻地取记者证的电梯上,迪坎波一时兴起,拍下了电梯上其他乘客的照片,“没有思考,我就拿起了手机。”从那时起,他们开始认真思考在非洲执行报道任务途中的点滴时刻,思考那些日常生活中从未被刻意掩盖、粉饰、夸大或者歪曲的事情。
迪坎波和梅里尔曾分别在科特迪瓦和加纳担任过两年的和平队志愿者,此后,非洲就成了他们大部分影像和文字记录的主题。其实一开始,他们因为外人对非洲了解的局限性而感到沮丧,自身所处的非洲日常环境则让他们非常切身地体会到了想象与现实的差异。迪坎波谈到过这种“期待”是如何消散的:“我曾在一个新近被摧毁的村庄里游荡。四个年轻人笑着走了过来,他们交叉着双臂站在树荫下,用手做了一个拍照的动作。后来,我在笔记本上潦草地写道:‘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了解这个地方。”外来者理所当然地认为,难民就应该为他们的可怕经历而表现出沉重,对他们为了逃离被灾祸侵袭的故乡而走过的路感到厌倦,而不是微笑着和带着照相机出现的外国人合影。
在被日常的非洲裹挟良久之后,迪坎波悟出一个道理:“非洲可以是令人熟悉的,也可以是无聊的。谢天谢地!”
这一感悟最终以“每日非洲”的面貌在社交平台上落地了。迪坎波和梅里尔在自己拍摄、讲述亲历的“普通”非洲的同时,开始联系其他志同道合的摄影师。这个联盟日渐扩大,发布的图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从难民到政客,从孩子到老人,从日常生活到节日活动。近30位在非洲的攝影师共同使用着这个账号,他们共享着密码。另一方面,迪坎波和梅里尔从未删除过这个账号里任何打上标签的照片帖子,他们也不希望把“每日非洲”局限成仅仅是职业摄影师展示作品的平台。相反,越来越多的本地摄影者借助“每日非洲”让更多人看到了自己的作品,自然,这一项目如蝴蝶效应般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跃跃欲试去了解一个真实而鲜活的非洲。截止发稿日,“每日非洲”在Instagram上已有了38.4万关注者。2017年,迪坎波和梅里尔等人挑选了这一项目中30位摄影师的300多张照片,集结成册,以《每日非洲:30个摄影师重拍非洲大陆》(Everyday Africa: 30 Photographers Re-Picturing a Continent)之名由德国Kehrer出版社出版发行。
“每日非洲”的流行,让一个标签引发一场范围更大的制造、传播日常图像的风潮。“每日亚洲”“每日阿富汗”“每日东欧”“每日湾区”“每日中东”“每日气候变化”等相继上线。包括“每日非洲”在内的“每日”系列,都能在这一项目的官方网站www. everydayprojects.org上看到。
“每日非洲”项目的巨量照片并没有一个中心思想,有的只是一群不同经历的人为同一事业做出的努力。项目伊始,甚至非洲本地人对于这些图像的评论都可能是:“哦,非洲的穷人啊”,即便那照片实际上是很美好的。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人们会说:“哦,这是我长大的地方。”“感谢你分享这张照片,我就是从那里来的。”当然,实际的对话会更详细也更有趣一些,无论如何,这个项目确实努力得到了之前未曾想过的效果。
“每日非洲”的目的是将生活记录与新闻报道一视同仁,参与其中的摄影师并不会把一个悲惨的故事故意讲得很美好。当一些事情发生的时候,观者看见的可能是很糟糕的情境,但对一些被摄对象来说,事情可能并没有那么坏,这是很难判断的。受制于我们看待事情的某些习惯,我们往往倾向于两级判断:这是一件坏事,那是一件好事,其中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但事情总是矛盾的,“每日非洲”会接受这些矛盾,而尽管项目中的一些照片会让人们在理解上产生更深层次的矛盾,但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