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保护与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探讨
——以汉江为例
2018-10-11王超,李建
王 超,李 建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武汉 430051)
1 基本背景
长江经济带包含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11省市,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1]。随着长江流域开发的不断增速,重化工业快速涌现、密集布局,导致长江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威胁,长江流域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问题日益凸显[2]。
汉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流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和影响区,承担着“一库清水北送”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任。随着汉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已存在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将对汉江中下游地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生产生活用水产生重要影响[3]。汉江中下游未来水量的减少、水环境容量下降及自净能力降低,将对汉江中下游地区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提出新的严峻挑战[4]。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以流域水资源保护为抓手,探索流域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将对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2 汉江流域概况
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的陕西省宁强县。汉江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支流展延至河南、四川、重庆、甘肃4省。流域在行政区域上包括6省的21个地(市)区、79个县(市)。汉江夹河以上基本都位于陕西省南部,包括安康地区全部,汉中、商洛地区大部分,宝鸡市、西安市小部分,并涉及四川万源、重庆城口及湖北郧西县少量的面积;汉江夹河以下河段绝大部分位于湖北省境内,干流白河以上以及支流夹河、丹江和唐白河等部分地区分别位于陕西、河南省境内(图1)。流域总面积1.59×105km2,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82×1010m3,产水模数为3.66×105m3/km2。流域总人数4 000多万,湖北、陕西、河南分别占53%、21%和25%,重庆、四川、甘肃3省(市)约占1%。
图1 汉江流域图Fig.1 Han River Basin
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所在地,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丹江口大坝以上的汉江流域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流域面积9.52×104km2,涉及陕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5省(市),贫困人口和革命老区相对集中,发展底子较薄。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安全,区域产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企业进驻门槛较高,社会就业压力较大,人民生活条件亟待改善,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丹江口大坝以下的汉江中下游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区,流域面积6.38×104km2,主要为湖北省境内。汉江中下游历来被视为湖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湖北省的“油库”和“粮仓”。国家推动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着力将汉江生态经济带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先行示范带,并努力上升为国家战略,但由于汉江中下游下泄水量减少、水污染态势日益严峻、水生态系统受损、自然资源承载力触顶,已无法支撑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经济建设遭遇瓶颈[5]。
3 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3.1 上游水源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矛盾突出
水源区贫困人口和革命老区相对集中,发展底子较薄。区域以山区丘陵地形为主,坡耕地、荒山荒坡和疏、幼、残林地较多,水土流失较为严重。2007年启动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一期工程,涉及湖北十堰市的丹江口、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和武当山特区共7个县市区。至“十二五”末,水土流失累积治理超过2×104km2,但未从根本上改变水土流失局面。另外,丹江口水库流域内属于农业主产区,种植业占主导地位,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料。传统的农业生产以单家独户耕作为主,农药化肥使用量大,产生较大的面源污染风险。据统计,流域内十堰市每年化肥使用量为1×105t左右,其中氮肥6×104t左右,农药使用量年均达2 000 t。在工业产业方面,为强化水源区生态保护,上游水源区工业产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企业进驻门槛较高,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明显后劲不足。
3.2 中下游影响区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瓶颈,水生态空间质量逐年退化
随着汉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刚性约束愈发明显,“以水定需、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南水北调中线影响区的产业布局、三生用水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湖北省以汉江为主轴的综合交通走廊尚未形成,水运优势未能充分显现,产业层次总体偏低,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绿色、开放、共享为特征的新经济动能发展道路尚缺乏参考模式。伴随水量减少,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容量降低,水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水生态空间质量逐年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生生物生存空间日益减少,以“四大家鱼”为代表的指示生物栖息地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异;二是水质安全保障能力不足,总氮污染问题长期存在,总磷污染有抬头趋势,富营养化与水华风险较高;三是中下游影响区水环境容量降低,钟祥以下河段频繁发生严重硅藻水华,唐白河、竹皮河、小清河、东荆河等流域水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3.3 上下游联防共治能力不足,生态补偿机制未完全建立
汉江流域规划建设黄金峡-石泉-喜河-安康-旬阳-蜀河-白河-孤山-丹江口-王甫洲-新集-崔家营-雅口-碾盘山-兴隆15级梯级工程,目前已经完成11级建设开发工作。然而,流域内梯级水库群联合供水、联合发电、联合生态调度的机制尚未成熟,水源区和影响区跨区域多部门共抓汉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通道尚不顺畅,防洪水、保供水、治污水“三水共治”的体系尚未建立。另外,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安全,上游水源区产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企业进驻门槛较高,社会就业压力较大,人民生活条件亟待改善。虽然国家主导了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对水源区开展对口帮扶、直接援助等一系列政策,但尚未建立长期的生态补偿机制,水源区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动力后劲不足。
4 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探讨
针对汉江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建议以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保产业为抓手,实施上游水源区水生态修复与绿色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开展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提质增效与经济新动能培育示范,形成汉江流域水污染联防共治策略与水流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上下游共建、全流域共享”的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模式。
4.1 汉江上游水生态修复与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实施汉江上游水源区山水林田湖草统一治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只有统筹管理,统一保护,才能实现生态系统永续健康发展。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机制。要打破行政区划、部门管理、行业管理和生态要素界限,统筹考虑各要素保护需求,健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综合治理、系统修复。二是确定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目标。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多目标权衡的过程,需要相关方充分参与,在充分理解各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进行取舍和均衡。三是落实各要素生态修复行动。建议汉江上游水源区实施森林生态修复行动,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修复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实施湖泊湿地修复行动,加快推进重要湿地保护工作;启动实施重要河段生态修复工作,确保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
构建水源区新型生态农业种养平衡模式。根据汉江上游水源区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基础,建议汉江上游以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为发展思路,建立立体高效生态农业特色产业结构,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生态农产品加工园区,减少面源污染,推广生态治理修复技术。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重点开展农药化肥减量施用,养殖废弃物处理和秸秆综合利用等相关建设。通过废物循环利用,发展各类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技术模式产业基地,引导农业清洁生产,推广节水、节肥、节能等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实现清洁投入、清洁生产、清洁产出,打造新型生态农业种养平衡模式。
打造水源区低能耗低污染生态循环经济区。结合区域产业和资源的比较优势,考虑园区承载力和地方发展的需求,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的原则,合理延伸产业链、实现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用,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加强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培育专业化废弃物处理服务公司,实行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强化园区环境综合管理,开展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构建园区、企业和产品等不同层次的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产业准入制度,禁止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项目落户,加快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
4.2 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空间提质增效与经济新动能培育
严格划定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空间利用红线。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生态建设,稳定和扩大生态空间,实行退耕还林还湿,保护滨河、滨湖地带。对于承担重要水生态服务功能的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6]。严守流域滨岸水生态红线,结合河段水环境功能定位,根据流域河湖滨岸带生态功能需求,划定一定宽度的河湖滨岸带保护红线,拓展河道物理空间和自然形态。实施闸堰水文生态调度,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水时间,保证下游水体生态流量,提高河流上下游连通性,拓展河湖横向滩地宽度,保障并维持所释放空间的自然结构特征和生态功能,显著增加水环境容量。
积极培育汉江中下游产业新动能。汉江中下游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应紧紧抓住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为主题,以生态经济为主线,以中心城市为支撑,以深化合作为路径,坚持“绿色发展,集聚发展,融合发展”的方针,着力优化经济布局,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合理分布;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交通通道;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着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构筑开放合作新高地,把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新兴的战略支撑带,为区域协调发展和流域综合开发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重点打造汉江中下游绿色生态廊道与生态经济带。按照“产业生态化”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选择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襄阳等城市,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经济带发展。同时,从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出发,按照“山区人口向城镇集中、上游人口向中下游集中”的原则,引导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区域性中心城镇集聚,减少居民生活和生产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带产业发展需要在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业较为发达、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同时考虑到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需要,突出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形成优势鲜明、分工协作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集群[7]。
4.3 汉江流域水污染联防共治与水流生态补偿
优化汉江流域水环境管理标准。随着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江济汉工程以及梯级电站开发项目的实施,汉江中下游流域的水文情势及水环境承载力将发生较大程度改变,现有的水环境管理标准可能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考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引汉济渭、干流梯级开发等工程影响基础上,根据区域水环境禀赋、生态状况、人口数量以及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核定汉江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的环境容量,制定汉江流域污水排放浓度限值。通过水环境管理标准优化,强化污染物排放环境管理力度,促进汉江流域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改善汉江各支流的水环境质量,实现地方经济协调发展[8]。
实施跨区域多部门水生态环境管理与协作策略。建议设立有广泛代表性的流域管理委员会,加强汉江流域综合管理和流域重大问题协调决策。流域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省政府领导担任,委员包括省发改委、环保、建设、水利、国土资源、农业、林业、财政等部门和省辖流域各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也可以吸收流域内用水排污大户代表参加。编制汉江流域综合规划,统筹解决当前汉江流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通过规划实施,加强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将维系河流的优良生态作为重要目标,突出流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层层分解规划指标,大力削减排入汉江的污染物负荷。
推进汉江流域水生态空间资源确权定界及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调水后,汉江上游约三分之一流量即将北送,汉江将面临更大的生态环境变化。目前汉江流域在环境保护方面建立了污染者付费制度,在生态建设方面引入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财政转移支付的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全流域生态经济补偿机制。全流域生态经济补偿机制要体现流域上下游之间的跨地区补偿,流域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补偿,以调动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促进汉江流域水环境的综合管理。当前需要重点明确汉江上游与中下游之间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方式,争取在中央和省级层面设立生态补偿资金,专项用于汉江中下游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安全饮水、生物多样性修复和生态产业发展等。
5 结语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流域本身的资源短板使得汉江流域在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地位,而水源区和影响区面临的开发与保护任务不同,使得流域上下游经济社会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因此,突破汉江流域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和绿色产业发展瓶颈,寻求水源区、影响区生态协调,区域协同的绿色发展模式,促进汉江流域社会经济创新协调发展显得十分重要。推动流域水资源保护与产业协同发展是破解新形势下汉江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必由之路,也将是对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路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