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中国明信片留存价值研究
——以大连外国语大学明信片创新创业项目为例

2018-10-1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明信片功能

(大连外国语大学 辽宁大连 11604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明信片的生存遇到了极大挑战。为了突破明信片生存发展的瓶颈,大连外国语大学创新团队通过回顾明信片的产生发展史,分析明信片市场形势的方式,结合实践研究,探索出互联网时代下明信片的生存模式。

一、明信片在中国的产生发展及功能

明信片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中国最早的明信片是由上海工部局书信馆于1874年发行的邮资片。当时的明信片标头只有“ postcard”的英文字样,使用者大多为外国人,所以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官方没有把这个词语译成中文。直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李圭才将“ postcard”译成“明信片”。由于其意译精准地展现了明信片的卡片式和信的内容公开化的特征,所以明信片这个名字迅速被官方采用。1896年清政府发行的竖长方形,左上角印有“大清邮政”字样,蟠龙和万年青图案的明信片成为了中国第一套纪念明信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邮政系统将明信片作为重要的邮政产品,发行了多种题材类型、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明信片。明信片也随之成为反映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民俗的大众艺术品。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下,明信片已经不再是人们传递信息的媒介,它在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的包装下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消费产品。

明信片的核心目的在于“明信”,其书写的内容通常不涉及个人隐私。随着历史发展,明信片逐渐被人们赋予更多的功能,通信、宣传、收藏增值、纪念及专用功能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885年,李圭先生拟写了《译拟邮政局寄信条规》,对十几种邮件的规格、特征、资费等做了详细的规定,书中,李圭对明信片阐述如下:“邮政局有印就厚纸片,其信资图记也印于片上,由局出售,以便商民凡寄无关紧要之信,可就片面写姓名住址,片背写信,不用封套,价更便宜。各国信馆皆有此片,谓之明信片”。这一阐述便定义了明信片的通信、传递功能。

明信片的宣传、广告功能也得到了肯定。新中国成立后,邮政局和一些商业组织相继制作并发行了诸多内容形式丰富的明信片,运用于外交、商业、文娱体育等多个领域。广告商利用明信片图片形式丰富多样这一特性,将广告印在明信片上以达到宣传效果。由于明信片的广告具备“二次传播效应”、投入成本较低,所以这一本小利大的传播渠道受到了早期广告商的青睐。另外,明信片因图案丰富、外形小巧而颇具收藏特性。明信片所展示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以及历史事件丰富多彩,不论按年代来收藏还是按专题来收藏,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明信片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已达百余年之久,见证了社会的发展,有的具备了历史价值,其市值可达千、万元。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明信片功能朝着专用和实用方向发展。不少企业公司在寻求商业的高效率运作的同时,也寻求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连结点,因而赋予了明信片维修、保险、信用等专用功能。如今明信片与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在旅游文化的包装下打造成旅行手信等,成为了旅行文化的衍生产品。

二、明信片价值留存的严峻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明信片的价值留存形势严峻。通信媒介在快捷化、科技化、多元化的进程中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在传统邮政系统中占主流地位的明信片,其优势功能——通信,因为信息传递耗时长,与现代生活快节奏产生矛盾冲突,竞争力急剧下降。

与此同时,新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挤占了明信片的对口市场,甚至加速了其功能的退化。除了第一功能通信之外,明信片还具备了收藏、纪念、浅度情感交流等功能,但近年来明信片的收藏和纪念价值也渐趋小众化。由于收藏极具历史意义的、年代久远的明信片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甚至精力,收藏功能也只适用于具有较多个人资产的明信片爱好者。这就造成了明信片使用者的阶层隔离。精品明信片始终在高薪阶层流动,中低收入者难以享用这一功能,只能购买市场的普通明信片。

但普通明信片消费市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市场在根本上轻视明信片的效益。市面上的产品使用功能单一,仅将明信片定位在传统小型通信物件上,局限了它的发展。总体质量水平呈现较大的滑坡,粗制滥造的现象比比皆是;制作模板化、同质化现象严重进而使明信片的竞争力一落千丈。随着市场对传统明信片认可度以及容忍度的下降,大多数商家和消费者都退而求其次,将其作为旅游景区“到此一游”的凭证,可有可无。

三、明信片价值留存的创新实践

随着个性化意识和“快阅读”文化的兴起,明信片的小众化也随着各项通讯设备的发展成为必然。现阶段明信片的创新利用和营销方式层出不穷,浙江丽水学院的运用VR技术和AR技术开发丽水学院明信片应用,实现校园的三位立体可视化[1]山东省邮政明信片景区门禁业务的转型[2]以及竞赛明信片[3]等创新方式的提出,给明信片的留存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处于消费新时代,明信片的发展应当与消费产业相结合,大连外国语大学“有个故事想说给你听”项目从明信片切入结合互联网,创新“互联网+明信片+”的商业模式,增加明信片的留存意义。

团队立足于城市元素,另辟蹊径,着眼于城市与其背后故事的有机结合。为各年龄层的明信片爱好者提供情感寄托与沟通的平台,也为人们了解其所在城市的今天与过去提供参考价值。

利用微信平台改变普通明信片功能的单一性,增强明信片使用的趣味性以及明信片情感交流的交互性。结合互联网数字媒体,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分享明信片内容延展的故事。通过每张明信片上设计的一个代码,消费者可进入项目微信公众号输入二维码,深入了解明信片背后的故事。开发微信小程序,贯彻人人分享的主题,为消费者提供故事分享、交流平台,并在交流平台征集引发最多共鸣的故事,通过筛选构建互联网故事库,为明信片提供新颖的背景文字素材。

策划组织以“明信片+”为基点的活动,增强用户粘性,实现项目微信公众号内容的病毒性传播,以此扩大“互联网+明信片”的影响力,使得更多的潜在明信片发烧友加入明信片的消费行列,以扩大创意明信片市场的形式增强明信片的留存度。

突破一般明信片同质化、模式化的桎梏,制作标准又不失独特风格的明信片。摒弃形成固定模式的滤镜风格,采用老照片的原色,彰显明信片的自然美。简化明信片的背面格式,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删掉挤压空间的联系方式、二维码等元素,留有足够的收信格式空间的同时达到符合现代美学简约实用的要求。

(团队项目设计制作的明信片)

明信片价值的留存具有时代和历史意义,在以消费为经济中心的时代,明信片的留存价值必须与商业结合起来。为了明信片的留存发展,我们需要转变思想、改变观念,打破固有的明信片生存模式,利用现有资源,开创出属于明信片生存的道路和市场。

猜你喜欢

明信片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呼吁
寄一张明信片给你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
神奇的明信片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