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

2018-10-11季莹莹汤建民王丰云杨雁华

系统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冠脉淋巴细胞

季莹莹,汤建民,王丰云,杨雁华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南郑州 450014

冠心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炎症不仅贯穿于AS起始和进展,在斑块形成、破裂/糜烂甚至血栓形成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作为炎症细胞参与AS整个过程。近来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作为新的炎症指标被提出,已有研究示其是STEMI冠状动脉(冠脉)无复流及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1-2]。而LMR与NSTEACS患者冠脉Gensini评分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该研究纳入2014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NSTEACS患者共245例,旨在探讨NSTEACS患者LMR与冠脉Gensini积分及PCI术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于该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NSTEACS患者245例,年龄33~83岁,包括NSTEMI 91例,UA 154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2016年发布的NSTEACS诊疗指南。另选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52例为对照组,年龄36~79岁,其中男36例,女16例。两组间男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进行前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排除 :陈旧性心肌梗死,既往行冠脉旁路搭桥术或PCI术,合并瓣膜性心脏病、严重心力衰竭等,肝肾功能不全,近期外伤、手术病史,合并甲状腺疾病、卒中、感染性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肿瘤及免疫性疾病等。

1.2 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心脏彩超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完成血常规、肝肾功、血脂、血糖、C反应蛋白(CRP)等常规生化检查。计算入院时淋巴细胞计数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MR)及GRACE风险评分。术中冠脉血管根据AHA分段标准分为15段,采用Gensini积分法定量评估冠脉狭窄程度,根据血管病变情况确定支架置入个数。

1.3 随访

记录患者1年随访期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MACCE定义为严重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恶性心律失常、脑卒中/脑缺血及心源性死亡。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定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或经对数转换后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服从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M(Q1,Q3)表示。相关性分别用Spearman及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用于评估LMR对MACCE的预测价值。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UA组、NSTEMI组及对照组临床项目的比较

3组间男性、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比例,年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组间比较见表1。

2.2 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示LMR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 (r=-0.323,P<0.01);Pearson 相关分析示 LMR 与GRACE 评分呈负相关(r=-0.411,P<0.01)。

2.3 MACCE影响因素的分析及LMR对MACCE的预测价值

随访期间共发生MACCE 52例,占随访总人数的21.1%,无失访病例。将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 吸烟史、BMI、eGFR、LVEF、Gensini评分、GRACE评分、CRP、LMR及血尿酸入带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LMR是预测NSTEACS患者PCI术后1年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见表2。ROC曲线示LMR预测MACCE的曲线下面积为0.717(95%CI:0.639~0.795,P<0.001);界点是 3.65, 此时敏感度为61.5%,特异度为78.8%。

表1 UA组、NSTEMI组和对照组临床项目的比较(±s)

表1 UA组、NSTEMI组和对照组临床项目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P<0.05;#:与 UA 组比,P<0.05。

项目 对照组(n=52)UA组(n=154)HDL-C/(mmol/L)白细胞/(×109/L)中性粒细胞/(×109/L)淋巴细胞/(×109/L)单核细胞/(×109/L)LMR 1.12±0.25 6.26±1.49 3.67±1.20 2.06±0.53 0.33±0.11 6.88±2.43 1.10±0.32(6.87±1.72)*(4.47±1.56)*(1.81±0.52)*(0.39±0.14)*(5.12±1.85)*NSTEMI组(n=91)F值 P值(1.00±0.30)*#(8.87.±1.83)*#(6.33±1.74)*#(1.78±0.59)*(0.45±0.16)*#(4.42±1.92)*#3.850 52.342 60.412 4.902 12.042 25.739 0.022<0.001<0.001 0.008<0.001<0.001

表2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3 讨论

研究报道炎症指标与ACS病情及预后相关,而目前国内关于炎症指标LMR与冠心病预后关系的研究很少。炎症细胞、炎症因子、蛋白酶、凝血因子等相互作用促使冠脉斑块不稳定性增加并导致局部斑块破裂、急性血栓形成[3],造成心肌组织由于血液供应急剧减少、中断而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或坏死,即为UA或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机制。单核细胞作为先天性免疫细胞,参与从AS形成至斑块破裂的整个过程。陈洁霞等[4]报道冠脉不稳定斑块中单核细胞聚集增加、吞脂及黏附纤维蛋白原的能力增强,循环单核细胞升高与冠脉斑块的形成及进展有关。淋巴细胞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并在ACS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可独立预测ACS患者死亡率[5-6]。目前淋巴细胞在心血管不良预后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可能与机体应激状态下皮质醇、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引起的淋巴细胞凋亡增加有关。AMI中机体免疫系统调节失控引起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减少降低了其对细胞因子、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的促炎作用的抑制,促使缺血部位炎症反应加剧,并导致微血管阻塞、心肌梗死面积扩大,进而产生不良结局[7]。LMR是联合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两种代表机体炎症状态的新炎症指标,已有文献报道与ISR等有关[8]。

Ji等[9]报道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冠心病患者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437,P<0.001),而访研究采用Gensini评分评估冠脉病变,发现其与NSTEACS患者LMR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23,这与Ji等结果一致。Wang等[10]研究示LMR是STEMI急诊PCI术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39,95%CI:1.125~1.347,P<0.001),ROC 曲线下面积为0.762,截断值为2.62。而该研究对245例NSTEACS患者PCI术后进行1年的随访,发现LMR可作为独立预测NSTEACS患者远期发生MACCE的指标,其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717,界点为3.65。

综上所述,LMR与NSTEACS患者Gensini评分及PCI术后MACCE具有相关性,可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尽早对高风险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从而减少MACCE的发生。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冠脉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血单核细胞在真菌感染免疫的研究进展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对淋巴细胞促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