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药浴干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观察和护理

2018-10-1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外感药浴熏洗

陈 娜

(北海市中医医院,广西 北海 536000)

小儿外感发热属中医“感冒”范畴,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婴幼儿期最为多见,在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1]。主要症状有发热、严寒、鼻塞、流涕等。该病患儿多伴有高热,若不及时降温,部分患儿可出现惊厥。临床上常规抗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使用退热药物退热对症处理。但反复使用退热药物,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且效果不佳。药浴疗法是以内病外治为目的的一种祖国传统外治疗法,早在西汉《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2]。我院儿科于2017年8月~2017年12月采用中药药浴配合治疗,经对比观察,取得了效好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及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外感发热患儿90例,其中男38例:年龄≤1岁10例、2~3岁15例、3~6岁13例,女52例:年龄≤1岁18例、2~3岁20例、3~6岁14例,体温37.5℃~38.5℃ 25例、38.5℃~39.5℃ 48例,39.5℃~41℃ 1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与护理方法

1.2.1 一般治疗。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常规使用抗菌及抗病毒药物治疗。

1.2.2 对照组以退热药物退热治疗。

1.2.3 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退热治疗。中药熏洗方组成:柴胡、荆芥、香霍、紫苏叶、青蒿、石菖蒲、文叶加减,浸泡20 min,大火煮沸后,小火继续煎煮20 min,取3000 mL中药药液外洗。外洗方法:患儿治疗前排尽大小便,并关闭门窗,冬季先将熏洗室室温调高至24~26℃,在专用木桶内铺垫一次性塑料洗浴桶袋,药液中加入适量温开水,水位以高过患儿腋下为宜,待水温降至38~40℃时将患儿放入药液中浸泡于药液中。熏洗15~20 min/次,并用毛巾进行全身擦浴按摩:在患儿颈部两侧大血管处、腋下、肢体、腹股沟、腋窝、背部等部位,以离心方向,边擦边按摩,大血管处稍用力,擦至皮肤发红为止[3]。洗浴时注意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哭声、皮肤情况及生命体征等变化,治疗过程中可给患儿适量饮温开水,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1.2.4 护理

1.2.4.1 环境与室温。熏洗室内空气对流,温度适宜,冬季使用空调,调节好室温,洗浴时避免吹风。根据年龄及体重、身长选择合适的专用木桶,桶内使用专用洗浴一次性塑料垫袋,每交洗浴后做好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2.4.2 控制水温。药浴前调节好中药药液温度,使用水温计在调药时及洗浴前分别两次测量好水温后方进行操作。

1.2.4.3 擦浴。患儿在药浴过程中,要配合适当的擦浴。按照头部、颈部、掌心、腋下、腹股沟的顺序进行擦拭,在血供丰富的部位如腋下、腹股沟等处,应边擦拭边按摩,并适当延迟按摩时间[4]。擦浴不可用力过大,根据患儿年龄及皮肤嫩度,调整擦浴力度,力度适中均匀。避免擦伤皮肤。

1.2.4.4 洗浴后健康指导.多予患儿饮温开水,暴露的皮肤加盖被服,避免吹风,汗出及时擦干,卧床休息,禁止剧烈活动。

1.2.4.5 合理饮食.因高热可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致患儿食欲不振,且蛋白质分解时产热,助热势升高[5]。所以患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饥过饱,可少量多餐饮食。

1.2.4.6 情志护理。关心安慰患儿,给患儿提供音乐、动画片、等项目,转移其注意力,避免情绪波动。

1.2.4.7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洗浴时注意患儿神志、肤温等的变化,与患儿加强沟通,及时询问患儿治疗过程的感受。洗浴后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防止惊厥及虚脱现象发生。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起效时间及解热时间;(2)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判定标准:用药24~48 h体温降至正常,“全身不适、疲倦乏力、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任何不适为显效;上述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用药48~72h体温恢复正常,伴有肢体疼痛感为有效;上述标准均未达到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起效及解热时间

治疗组起效及解热时间分别为(1.8±0.3)h、(38.7±1.4)h,对照组分别为(1.9±0.4)h、(49.8±1.4)h。两组起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4,P>0.05),但是治疗组解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8,P<0.05)。

3 讨 论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常见疾病症状,主要是感受风邪所致,本病治疗以解表、疏风退热为主。临床上治疗因小儿服药困难,输液不配合很大影响了治疗效果。中药药浴借助浴水温热之力与药物本身的功效,使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起到发汗退热、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作用[6]。中药药浴法能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为避免反复使用退热药造成的不良反应,适当运用中药药浴外洗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效果迅速、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容易为患儿及家属接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解热时间明显缩短,说明中药药浴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确切,能够快速缓解发热症状,相对常规药物治疗优势更为明显,与上述分析相一致。

综上所述,中药药浴干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易于推广。

猜你喜欢

外感药浴熏洗
苦夏药浴正当时
治阴道霉菌
藏医药浴法治疗关节炎88例
藏医药浴对产后风的治疗及护理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刘永业主任中医师治疗顽固性外感头痛经验
皮损点状切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43例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金碧清热汤治疗外感高热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