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分析
2018-10-11文超红
文超红
(玉林爱尔眼科医院 广西玉林 537000)
老年性白内障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患者通常以进行性视力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疾病发作与代谢、免疫功能下降,视网膜老化和营养缺失有关,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失明[1]。目前临床采用手术方式对患者予以治疗,尽管可缓解病情,但易引发并发症。临床护理路径以疾病类型或手术方案制定护理计划,既保证护理质量,又确保护理工作的有序性。为此,我院对部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晶状体置入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3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50例。其中,对照组男900例,女850例,年龄62~87岁,平均(74.5±1.2)岁,病程1.5~9.6年,平均(5.2±0.4)年;观察组男860例,女890例,年龄64~90岁,平均(75.2±1.4)岁,病程1.8~10.2年,平均(5.4±0.4)年。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病情观察、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和饮食用药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有:
(1)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主动介绍医院基本情况,如科室成员、相关规章制度和医院基础设施分布;为患者讲解白内障发病机制,治疗方式等基本知识,同时告知患者冲洗结膜囊和泪道的目的、方式和注意事项,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用成功案例予以鼓励,提高患者自信心。(2)手术当天告知患者配合手术要点,术后将手术结果及时告知患者家属,同时指导固定眼球措施,患者平卧在床上,头部尽量不动,防止用力过猛;注重术后清洁,洗脸时需避免大力擦拭眼睛及周边皮肤;对于患者眼部恢复情况,护理人员性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告知值班医生,并协助处理解决;术后2d,给予患者适量常规药物,为患者讲解眼药水、眼膏的正确使用方式,告知患者注重眼部卫生的重要性;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恢复情况,并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护理家属多与患者交流,以获得更多支持与关爱。(3)出院时,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和家属接受后期护理重点,嘱咐患者按时定量用药,注意保持眼部卫生,避免感染,尽量减少头部运动,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就诊,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进一步了解前期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手术基本情况包含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态度、护理技巧、环境管理和护理效果5个方面;患者满意度判定参照我院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共20小题,每题5分,非常满意:81—10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0—5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基本满意比较结果( ±s)
表1 两组手术基本满意比较结果( ±s)
组别 n 术前等待时间(d) 住院时间(d) 医疗费用(元)对照组 1750 2.52±0.47 10.2±2.1 5124.3±469.2观察组 1750 1.45±0.48 5.4±1.5 4385.9±425.7 t 66.630 77.808 48.757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基础护理、护理态度、护理技巧、环境护理和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情况( ±s,分)
表2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情况( ±s,分)
组别 n 基础护理 护理态度 护理技巧 环境护理 护理效果对照组 1750 80.2±2.4 82.6±3.2 81.7±3.5 85.2±2.7 84.3±2.5观察组 1750 87.4±2.1 90.8±4.5 89.2±4.2 91.4±1.6 90.2±1.8 t 94.448 62.123 57.388 82.640 80.119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
对照组非常满意612例(35.0%),基本满意825例(47.1%),不满意313例(17.9%),满意1437例(82.1%),观察组非常满意745例(42.6%),基本满意932例(53.3%),不满意73例(4.2%),满意1677例(95.8%),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325,P=0.000)。
3 讨 论
老年性白内障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且以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失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数量迅速增长,成为社会公共卫生事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案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晶状体置入术治疗效果明显,但患者体质差,对白内障基础知识缺乏了解,因此护理问题层出不穷[2]。因此,临床开始探索在保障护理工作有序性的同时,能够提高护理效果的新型护理方案。
临床护理路径以科学规范的形式实现了护理工作的合理化、流程化,使得疾爱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不但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也改善了护理质量和患者临床症状。相比于传统护理方案,临床护理干预既关注患者病情发展,也注重患者情绪,护理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情绪,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调整其心理状态,增强患者信心。有学者认为[3],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减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负面情绪和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为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和护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相关学者[4-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实现了老年性白内障护理工作的有序性,既改善了护理质量,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