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2018-10-11张莹,胡迪
张 莹,胡 迪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心血管内科以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心衰等心血管疾病为主,以老年患者多见。与其他年龄段患者相比较,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普遍存在治疗时间长、预后差等问题,极易合并焦虑、抑郁及失眠等症状,不利于临床疗效提升。因此,应寻找合理有效护理方案,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以提升临床表现。本文选取我院收治老年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以评估心理护理干预临床价值。以下为详细研究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老年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女20例,男35例,平均年龄(70.49±10.17)岁,心梗21例,心衰20例,其余14例;研究组女22例,男33例,平均年龄(70.51±10.23)岁,心梗22例,心衰21例,其余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1)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年龄>60岁;(3)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障碍者;(2)恶性肿瘤者;(3)无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内容。
1.2.2 研究组
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加强沟通:在患者就诊后,全面了解患者病情、个体特征及文化水平等,以谈话或问询的方式进行沟通,在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后,再实施相对应心理辅导方法,针对性解除患者内心疑惑及苦恼。(2)治疗辅导:大部分老年患者在遭受疾病折磨后和长时间治疗后,多存在一定程度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症状;护理人员应在治疗过程中,详细解释治疗原理、过程及预后,告知患者临床治疗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在条件允许下,可邀请疗效较好患者举办病友交流会,彼此传递经验,互相鼓励,帮助心理状况较差患者减轻心理压力。(3)环境干预:可在病房内、走廊等地方进行心血管相关知识宣传,帮助患者培养健康意识和危机意识,营造良好就医环境。
1.3 疗效判定标准[2]
心理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分值越高表示睡眠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为(37.5±4.2)分、SAS评分为(38.7±4.5)分、PSQI评分为(10.3±2.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83、12.976、9.618,P<0.01)。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抑郁、焦虑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1 干预前后抑郁、焦虑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SDS评分 SAS评分 PSQI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55 59.1±5.5 37.5±4.2 58.5±5.9 38.7±4.5 17.4±2.4 10.3±2.3对照组 55 60.5±5.7 51.8±5.3 59.1±6.1 50.6±5.1 17.5±2.6 15.1±2.9 t-1.311 15.683 0.524 12.976 0.210 9.618 P->0.05 <0.01 >0.05 <0.01 >0.05 <0.01
3 讨 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以药物保守疗法为主,具有疗效慢、易反复、住院时间长等特点。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老年患者由于心理、生理承受能力退化,再加之缺乏必要医疗常识,普遍对治疗存在一定恐惧、抗拒心理[3]。而随着治疗时间不断延长,可产生严重焦虑、抑郁心理,影响睡眠质量,不利临床治疗顺利展开。因此,应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心理护理干预。一方面,可以全面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及时心理支持;另一方面,可通过针对性心理干预手段,帮助患者深入理解治疗必要性,避免不良情绪积累,改善预后质量[4]。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缓解心理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