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提之奇缘历险聪明的阿凡提回来了
2018-10-11邱骊吉聂倩葳
文/邱骊吉、聂倩葳
10.01
艺术顾问:
胡兆洪导演:
刘炜配音导演:
游军配音:
胡谦、李晔、蒋可、李扬(特邀)类型:
3D动画电影故事:
一场水危机打破了葡萄城的平静生活,阿凡提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寻回水源的重任。变故接踵而至,当真相浮出水面时,阿凡提必须拿出全部的智慧与勇气,直面艰险的挑战。39年前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的经典动画形象阿凡提即将首次登上大银幕。10月1日起,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出品,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米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启泰远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苏州米粒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3D动画电影《阿凡提之奇缘历险》将为我们讲述阿凡提年轻时的一次历险。
“3D偶风格”全新上线
相信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在很小的时候都曾经见过留着漂亮的山羊胡、高高瘦瘦的阿凡提,在新疆民族风情的背景音乐里,悠悠地倒骑着他心爱的小毛驴。聪明的阿凡提心怀正义,足智多谋,为贫苦百姓与巴依老爷斗智斗勇,而且总能赢得大快人心的胜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系列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于1979年至1989年之间为我们带来了14集精彩的定格偶动画,而就在今年国庆档期,该系列的“前传”即将登上大银幕,带回我们记忆里的阿凡提。
重逢背后,有着相隔39年的艺术传承。聪明的阿凡提,可爱的小毛驴,贪心的巴依老爷,在《阿凡提的故事》留下的经典形象为动画电影《阿凡提之奇缘历险》提供了观众熟悉的主角阵容。不过,影片将新故事的时间点设定在《阿凡提的故事》之前,观众将看到更年轻的阿凡提,更活泼的小毛驴,以及贪心但不贪婪的巴依老爷。电影版设定中,他们一起生活在繁荣的葡萄城,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水源危机打破了当地的平静生活,为此他们踏上了寻找水源的旅程。
在正式看到阿凡提的新故事之前,观众们已经被电影版的新画风吸引了目光。《阿凡提的故事》是定格偶动画,从荧屏到银幕,《阿凡提之奇缘历险》是否能满足大家记忆中的情怀?实际上,在《阿凡提之奇缘历险》的创作初期,幕后制作团队也曾想延续偶动画的形式,但考虑到传统偶动画的质感并不是特别适合当下无限放大细节的高清电影,最后还是选择了最新的3D技术。
于是,3D技术将阿凡提第一次带上了大银幕。
《阿凡提之奇缘历险》的导演刘炜将影片的艺术形式称为“3D偶风格”,其制作方法仍然与经典版的定格动画相似:“相当于是在3D模式下做人偶,然后在软件里模拟特效,这比实拍难一点。好在我们所掌握的3D技术比较成熟,吹风、刮沙都能做得很接近真实。”幕后的动画师是在电脑里操作这些3D人偶的,他们为人偶制作了精致的舞台,在尽可能保留住偶动画工艺质感的基础上,保证3D人偶的表演活灵活现。我们能从角色脸上和衣服上看到清晰的织物纹理,那都是动画师们反复调整仿制的成果。
尽管使用的制作技术发生了变化,我们也无须担忧“3D偶风格”的阿凡提会变得陌生。3D动画电影《阿凡提之奇缘历险》的制作团队中,少不了参与《阿凡提的故事》幕后制作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艺术家们的参与,经过数年的制作,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下,影片呈现的美术效果仍然是那么的考究,而且在新时代的制作技术下显得更加精细亮丽。阿凡提的眼眉部分做了更适于3D表现的改动,能做出更多符合性格的表情,修改头身比例后的小毛驴也更加灵动可爱了。“全新上线”也不仅仅是角色,沙漠里热闹的集市、神秘的喀斯特溶洞、壮观的大漠戈壁……银幕上的阿凡提,将走过诸多富有新疆风情的美丽风景。
那是否也是大家童年想象中阿凡提世界的美丽风景?
旅途,从阿凡提的故乡开始
在传说中,聪明的阿凡提诞生于新疆喀什。因此《阿凡提之奇缘历险》的制作团队曾前往喀什采风—当年《阿凡提的故事》的幕后班底也做过一样的功课。比之当年,如今的喀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令制作团队欣喜的是,当地依山而建的高台民居仍然保存完好,电影中的葡萄城就是参照了这些民居而设计出来的。为了让葡萄城的风景更贴合动画电影的风格,电影的幕后制作人员还在设计时加入了童话式的幻想元素,同时满足情怀考据与当代审美。
在前往喀什采风的路上,他们买了很多关于阿凡提的书籍。书上记载着诸多流传已久的关于阿凡提的小故事,他们把那些小故事再创作后加进了电影里,令影片拥有了更接地气的调性。看过偶动画《阿凡提的故事》的观众们一定倍感亲切,那是多少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阿凡提的机智与善良。
喀什之行,《阿凡提之奇缘历险》的制作团队收获颇丰,在当地见到的风土人情都成了创作素材。比如名为“达瓦孜”的高空走大绳传统节庆表演,电影里也“安排”阿凡提体验了一回。导演刘炜表示,他们还请了民俗专家来指导影片的细节,影片的整个世界观不是凭空架设的。所以若是你在《阿凡提之奇缘历险》中见到了那些地道的民族风情,要知道它们都是来自阿凡提的故乡。
阿凡提的“奇缘历险”,将从阿凡提与巴依老爷的“互怼日常”开始,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年轻的阿凡提尚在成长之中,但已经是一位机智勇敢、好打抱不平的正义使者。这次的电影要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但也必须还是“阿凡提的故事”—这便是摆在幕后的创作团队面前的一大目标。主创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他们的设想中,这次阿凡提需要解决的不再是仅限于一家一户之间的矛盾,而是关乎整个地区的人们生存状况的巨大难题,他们需要一个规模更庞大的故事来延续阿凡提惩恶扬善的精神主题。
于是为了解决葡萄城突如其来的水源危机,阿凡提随水务官哈孜前往沙漠,同行的巴依老爷为这趟旅程提供了能在沙漠中狂奔的神奇骆驼,这可不是随意夸张,而是导演查证了骆驼最快的奔跑速度能达到70公里/小时,在此基础之上所做的艺术加工。《阿凡提之奇缘历险》中有的不只是大家熟悉的小毛驴,寻找水源之旅险象环生,茫茫大漠之下,除了壮观的地下宫殿,还有惊人的秘密在等着阿凡提一行人。
老对手和新朋友
印象中的阿凡提是一位成熟的智者,而此次电影的幕后主创们赋予了这个形象更多人性化的设计。年轻的阿凡提离观众的距离更近了,他勇敢、善良、机智,却也会有紧张的时候。
阿凡提与巴依老爷之间的关系是编剧打磨的一大重点,电影中阿凡提的老对头巴依老爷仍然爱财又自私,但他也会帮助阿凡提与破坏葡萄城水源的人作斗争。影片需要控制两人之间的戏剧性冲突,适当在不颠覆阿凡提传统形象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所以导演才说大家在剧本上下了很大的工夫。随着旅程的继续,新角色也一一登场。看似正派的哈孜似乎有着不得了的秘密身份,另一位重要人物则为沙漠中的旅途增添了一抹亮色,她就是“葡萄城第一大小姐”古丽仙。古丽仙是一个顽皮可爱,娇俏动人的女孩,不甘心被“养在闺阁”,经常溜出家门到城里玩耍。不仅武力值高,还是走高空达瓦孜的高手。作为美影家族新角色,她善良正义、重诺守信,在葡萄城塌方的时候不顾自身安危救下几乎滑落深坑的孩子,并和阿凡提一起踏上冒险之旅,拯救百姓于危难之中。
“我们曾经担心,大家习惯了以前的阿凡提,现在给他加入新元素会不会产生负面效果,尤其是古丽仙这个新角色。”参与过《阿凡提的故事》摄影工作的胡兆洪老老师此次担任《阿凡提之奇缘历险》的艺术顾问,他觉得电影把阿凡提身边的角色变化设计得很成功,让阿凡提的角色形象变得更立体了。
“大朋友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在影院享受童年,小朋友们可以感受到勇气、善良和智慧带来的力量。”无论是新一代动画师还是老一辈艺术家,都对3D动画电影《阿凡提之奇缘历险》寄予如此美好的祝愿。
对话
导演刘炜:
阿凡提得到了全新的表达
影片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打磨终于要上映了,你希望能从观众那里得到怎样的反馈?
如果是成年观众看的话,我希望他们感受到的是“多年未见,回到家还是那锅老汤”的温情的感觉。另外,这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影片,我想告诉孩子们的是,希望每个孩子都积极、聪明、善良、勇敢。我希望小朋友们在看过《阿凡提之奇缘历险》之后,很多年以后还能再拿去给他们的孩子看。动画片必须得让小朋友们放心看,同时也能让家长放心地给孩子看,我觉得这是作为导演必须要有的社会责任感。能不能给我们整理一下整部电影的看点有哪些?
我们在人物造型上保留了阿凡提的经典造型,同时在色彩、场景、人物性格塑造上做了大幅度的提升。以前的阿凡提眼睛是纽扣做的,全黑的,那么人物的内心情感活动就很难表现。这次换成电脑制作之后,阿凡提的眼神活了起来。同时这也是一部能够体现民族风格、新疆之美的片子。音乐上,我们采用了民乐,请来了维吾尔族制作民乐的音乐人;服饰上,我们采用了维吾尔族的风格,比如女性角色的裙装里面还套了一条裤子,那个是新疆女性的传统服饰,是防风沙用的,在电影里跳舞转起来的时候非常漂亮。大家小时候都看过阿凡提,现在由你来执导这部片子,有没有想对同龄人说的话?
其实我做这部片子不单只是针对某一个年龄群,就像迪士尼翻拍童话,他们不停地去翻拍,为的是把这些故事去给新的人看,不让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受众群体的改变而被遗忘。我想跟同龄人说的话是,希望大家爱护“阿凡提”这个品牌,爱护这部电影,我们真的花了很多的心血在里面。每一代人对阿凡提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希望他们都能喜欢阿凡提,让这个人物能够鲜活下去。以前的14部片子没上过院线,只在电视上播放过,而且现在的小孩子不像我们这一代对阿凡提这么了解,所以希望我们的同龄人更好地去爱护这部作品,也希望《阿凡提之奇缘历险》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影片终于制作完成,你心里有没有一些想倾诉的感受?
我很感激在制作过程中,对这部片子起到很多关键性作用的艺术家们。开始拿到这个本子时我很困惑,因为这是一部有时代印记的片子,旧的题材如何得到全新的表达,如何符合当代人的心理状态,都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不希望把这部片子简单地做成好人和坏人的故事,构思的时候真的是绞尽脑汁,好在有前辈们的点拨,很感谢为这部片子加分的创作者、艺术家们。艺术顾问胡兆洪:新老动画人前赴后继
影片中有没有一些小故事让大家回忆起阿凡提之前的形象?
有的。这个片子主要的观赏趣味来源之一,就是阿凡提之前聪明、正义的个人特色。比如开场的时候,设计了他和邻居巴依老爷,有一个关于吃羊腿的冲突,这个细节把阿凡提特有的机智幽默展现了出来。这次的“3D偶风格”既要做出立体形象,又要将人物表面的纹理、服饰的质感做出来,在呈现这些细枝末节的时候碰到的难题是什么?
最大的挑战其实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程度上的选择。我们发现,完全重现布偶的纹理或者建筑的质感,会使得影片有不协调的视觉感受。考虑到不能跟观众们的3D观赏经验差距太大,所以在程度的选择上经历了很多次的反复。比如以前人物的脸是用纺织物包裹起来的,有着纺织物的纹理。如果有特写的话,被纺织物包裹起来的脸部就会让观众产生对影片的读解障碍。所以我们把它减弱,但减弱以后,我们原有的在制作工艺上的特色又没了,太少了。我们希望的是保留原有的风格特点,是否真的达到了这一点,还要等观众的市场评判。电影中是否有一些画面是为专门追求偶动画的感觉而制作?比如有些夜景看起来就特别像我们以前的偶动画。
影片日夜景之间的区别是有这样的意图的。弱光环境下比较容易呈现当年用胶片拍摄而成的画质;在室外开阔的场景,阳光直射的情况下,我们特意把它弄得明快鲜艳一些,让影片呈现一种明朗的风格。我们发现山、地貌的制作有时候超过了人物制作的精细程度。他们的质感也很高,在这种建筑、场景上花费的精力是不是也挺大的?
是的。人物也好,环境也好,都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很多的精力,对于其细致的程度在整个影片当中还是有一个把握的。不能喧宾夺主、脱离实际。如果观众能得到这样一个整体的感觉,我觉得就是成功的。反之,如果观众觉得有些地方它的细致程度过高了,已经超过了某些重要元素,那么这就是整体把握出现了问题。您这次做艺术顾问有没有重温当年制作木偶片的感觉?有没有让您回忆起当年创作的气氛和感觉?
回忆当然是有的。这个片子最初的创意是用普通效果制作,我们一直是朝着这个方向做筹备工作的,后来反复讨论后,决定改用3D来制作。3D肯定不一样,不用面对那些工具、材料,有一大堆电脑,整个工序完全不一样,所以我更多的是看他们呈现的各个阶段的结果,进行总体的把控。虽然您已经淡出一线创作很多年了,但是您方方面面都在为“美影厂”做考虑。现在重新让您回想“阿凡提”这三个字的时候,它对您的意义是什么,有没有不一样的情感?
阿凡提给我的感觉是很复杂的。当年的阿凡提从1979年开始,到最后的完成,跨度大概有十多年,其中经历了两任导演,我参与进来已经是1983年、1984年的时候了。但在我整个职业生涯里,它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刚到摄制组工作的时候压力是很大的,担心以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很焦虑,是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去做的。现在再来做阿凡提,回想当时的状况,我常常问自己,能不能像当时那样投入?能不能进入那种非常焦虑、非常紧张的状态去创作影片?当然,我们现在有年轻的团队,他们的热情高涨,我觉得这是非常让人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