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视阈下中印两国媒体舆情分析

2018-10-10陈元丰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8期
关键词:中印关系媒体报道建构主义

陈元丰

摘 要:中印两国作为地区性大国,两国的举动对东亚和南亚地缘政治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而洞朗事件显示出两国之间关系存在着不和谐因素。而对于两国关系的报道,两国的主流媒体也不尽相同。媒体报道作为当今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其对于中印两国关系也有其一定影响,特别是通过引导两国民众对于两国关系的认知和影响专家和政府对于两国关系的判定,而这些都属于建构主义的理论研究范围内,我们将举例说明中印两国媒体的差异,并通过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来研究两国媒体报道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中印关系;建构主义;媒体报道;民众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8.069

1 媒体在对中印关系的描述

媒体报道通过对具体事务的报道和宣传,给读者特别是普通民众带来有关国内与国际关系方面的消息,影响国内外的舆论导向,改变、引导和表述民众、精英阶层甚至是政府官员的观念,进而影响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在我们选取的是报纸、互联网这两种媒体形式来简要分析和说明下媒体报道在中印两国间的差异。

1.1 报纸

印度人获得的与中国相关的信息不够全面客观,这与印度的报纸业发展模式有关系:印度与中国不同,印度没有像中国人民日报这样一类固定的官方媒体报纸,由印度450家报纸联合经营的报业托拉斯是印度最大的通讯社。在2013年之前,该机构派驻北京的记者是印度当时唯一在华常驻记者,而印度许多媒体没有资金和精力在华常驻记者,以至于不得不依赖于托拉斯通讯社的相关报道,这样往往会使得信息出现误读误判,并且在信息流通过程中出现的加工、批判等行为导致印度媒体在国内报道的事务与原本的真实事务之间出现较大偏差。驻华记者数量不足导致许多报道中国事务的记者根本没有亲自到过中国,不能很全面的了解中国事务,这样也会导致报道信息时出现一定的片面性。为了能够吸引国内民众眼球、获取更多的关注,记者们对于报道有关中国事务时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不是如何报道关于中国的真实信息,而是如何能够利用有限的相关信息来制作更多的信息。受制于自身信息获取渠道的狭窄,一些报纸不得不转载西方報纸中所刊登的关于中国方面的相关报道,而这些转载来的报道中往往都带有西方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去看待中国,一般的读者难以察觉其中的差异,久而久之读者对于中国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

其次印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多集中在经济类的报道,这主要是印度希望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寻找经验,并以中国经济发展数字为参照探讨印度本国的经济发展,同样的印度媒体关于中巴关系、中国国防力量发展、藏南问题方面的相关报道也很多,特别是在藏南问题上报道较多,而关于中国的文化、历史、宗教、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报道普遍较少,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印度人对中国的认知,使得印度人对中国普遍抱有一种误解甚至是敌视的态度。当然印度媒体也意识到自己对华报道和认知的不足,在2013年之后印度三大英文主流媒体报纸都向中国派出了记者,印度报纸有关中国的报道内容也日益丰富起来,但是想要彻底改变印度报纸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问题仍需要很长时间。

而相对于印度,中国拥有人民日报等多家官方报纸,加上私营性报纸媒体的发展,中国报纸媒体获取印度的信息渠道较为通畅。中国的新华社在印度设有常驻记者站,在离印度最近的西藏地区也设有多个记者站,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印度的相关信息并加以报道,此外中国的多家媒体报纸也在印度设有记者站,所以中国国内报纸对于印度的报道相对比较充实和丰富,信息获得渠道通畅。中国报纸对于印度的报道内容多集中在外交方面,其他的类似与印度军事、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宗教等方面也都有所涉及,但在某些敏感话题上例如藏南问题等方面则报道相对较少。也正是因为获得的信息较多,中国人对于印度了解比较全面,对于中印两国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普遍能抱有一种较为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但中国报纸对于印度的报道不够深入,有的报道基本都是停留在最表层,没有去从根本上谈论印度与中国的差异,也很少引用西方媒体或者学者对印度的研究分析报道,这样也就减少了一个对印度事务的分析点,加上一些民间媒体的不实报道使得一部分人对印度抱有一种轻视和误解。

1.2 互联网

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迅速的信息媒体,中印两国都是互联网用户大国,两国的网民数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而两国网络上对于中印两国的相关报道分厂繁杂,网络相对于报纸媒体更能影响普通人对于一件事物的认知和观念。印度人对于中国的最好理解来自于那些到过的中国的印度游客或者商人所写的访华观感,这些人所写的文章比较客观和生动的体现出中国的社会面貌,印度网民通过这些文章看到一个与许多报纸报道上不相同的中国,使得一些印度网民对于中国都产生了一种好奇甚至是崇拜。在印度媒体报道中国的相关信息时,在网上则会有许多网民发出客观公正的声音来驳斥印度媒体的一些不实报道,对于印度政府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同样的,也有部分所谓的专家学者对于中国进行大肆污蔑和抹黑,并且印度的不少反华媒体也在网络上开辟关于中国的专题报道,内容也多是抨击中国的文章,这对于印度民众认识中国也是有一定的误导的。

而与印度网民客观的认识中国和看待中国实力不同,从许多网民称印度为“阿三”、中国碾压印度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国的一部分网民看待印度多是持轻视的态度,这对于中印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而且中国网民对于印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观念,有的轻视印度,有的重视印度,有的则神化印度,网民的不同态度自然也会影响到一些网络媒体的报道。相对于普通网民的看法,中国大部分的网络媒体和公众人士都是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去看待印度,对于印度的报道也都是比较全面和真实的,但是数量稍显不足,而且网民对于印度认知的分歧导致部分网络媒体发出不实报道。网民们的分歧与看法加上一部分网络媒体的不实报道的推波助澜,能够在一定能够程度上影响主流媒体和官方智库对中印两国关系的判断和解读,进而影响两国之间一些沟通交流。

2 媒体报道对中印关系的影响分析

建構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针对新出现的国际关系理论中用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提出的新理论,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为与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相同地位的理论流派。中印两国都是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大国,尤其是两国在政治制度、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都有所不同,两国的媒体也不尽相同,例如在中印两国媒体的产业模式、互相派驻的记者数量、信息获取渠道、媒体报道的内容、两国网民的看法和网络媒体的报道等都存在差异。这些不同的媒体报道都影响到中印两国民众的观念,进而改变两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一些思维和行为,而这些正是建构主义理论中所研究的内容。

首先建构主义认为文化是国际关系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这其中观念起着重要作用,对文化的互相认同决定着利益的分配,而观念的作用首先是对自身身份的建构,有了合理的身份国家才能决定合理的对外决策。由于中国在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和统一多民族国家传统,其自身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几千年来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近些年来综合国力的飞速发展带又给中国人足够的民族自豪感,加上印度在藏南问题上的态度和做法引得部分中国人对印度反感和轻视。而印度历史上多次遭到外族入侵,文化出现断层,对于自身的民族认同感不如中国凝聚,在1962年边境冲突中惨败给中国一直是印度心中的痛楚,加上国际上对于中印地位的不同认定、中国支持巴基斯坦还有中国自身实力的飞速发展使得印度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因此印度人对于中国也持有一种重视甚至是敌视的态度也是能够理解的。

其次建构主义是一种理念主义的观点,认为权力主要是由观念和文化情境建构起来的,对于权力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利益的分配建构起来的,而利益中所包含的内容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观念建构起来的。由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建构主义认为观念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力量,而中印关系可以看作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两国间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都有很大的不同,也造就了两国的许多观念不相同,客观上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媒体报道属于社会舆论方面的范畴,它对于一种观念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最明显的体现在对民众对某一事务的普遍认知上的影响:民众对于国家战略层面的信息基本都来源于媒体报道,媒体报道的信息有时能够决定一国的公众舆论导向,进而影响到国家政府甚至国际关系。特别是印度这样的受西方影响较深的国家对于民众的意见都普遍比较重视,而媒体报道能够影响民众的认知与观念,进而也就能间接的影响到国家政府的观念。

再者媒体报道特别是官方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和国家意志的体现,它们能够表达出国家政府对于某件事务的态度和观念。例如在“洞郎事件”中中印两国媒体都表现出了一种强硬的态度,发表的文章也大多态度鲜明,网络上也都呈现出一种激进的氛围,这也能够看出中印两国政府在“洞郎事件”中的态度。印度部分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内容多以敌视中国为主,内容集中在某几个有限的领域特别是在非政府的战略层面,那么也能够看出印度的部分政府官员和精英阶层对中国是抱有一种敌视的态度,媒体报道通过对国家政策和内容的报道来展现一部分人的观念和公众舆论对一个事务的认知,进而影响国家决策和国际关系。

最后媒体报道也多是知识精英阶层了解国家政策和相关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一定时期内知识精英阶层观念的体现和表达。媒体报道的内容能够让这些专家做出相应的时政分析和学术判断,知识精英阶层长期接触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内容时,他们对于一个事务的观念也会出现偏差。而知识精英阶层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群体,他们所形成和表达的观念对上可以影响到国家政府决策,对下可以影响到普通民众的认知,所以媒体报道对于知识精英阶层的观念形成和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3 结论

中印两国关系的稳定对地缘政治和安全都是极为重要的,而中印关系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媒体舆论的影响在不断加大。在此前有很多学者所著的文章中都有过类似观点:中印关系受到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媒体报道在中印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有些言论还认为未来中印关系的走向是媒体舆论所决定的,这些话虽然有些夸大,但是媒体报道在中印关系中的影响加大是不争的事实。媒体报道通过影响普通民众乃至知识精英阶层的观念,进而影响国家间的交流和合作,从单一或者多个方面影响两国关系。媒体报道也是政府的一些观点和政策的间接表达,可以看作是体现国家观念的一种工具。我们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媒体报道中的不实信息,发挥媒体在中印关系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方向,扩大两国官方与民间交流,让两国民众充分认识到中印关系的良好发展前景,在两国间形成一种良好的观念氛围,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做好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坤.印度媒体涉华报道及其影响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尹锡南.近年来中国媒体对印报道及相关问题简析[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4,(01):90-95+110.

[3]梁媚.浅析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J].创新,2010,4(03):34-37.

猜你喜欢

中印关系媒体报道建构主义
资讯
媒体报道语调与公司超额现金持有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王毅回应中印分歧望双方打开心结相向而行
媒体报道
浅析“莫迪时代”中印关系的机遇与挑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