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性访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2018-10-10于丽红
于丽红
[摘要] 目的 研究动机性访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間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将120例患者根据红蓝球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红球—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蓝球—观察组(动机性访谈健康教育)。将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自我效能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效能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动机性访谈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动机性访谈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a)-0037-02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且病程长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慢性疾病[1],老年患者为高发群体,且患病率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而不断上涨,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2]。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临床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水平和疾病进展为主,因此健康教育在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择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开展该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红蓝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n=60):38例男,22例女;年龄范围:以61岁为下限值,以82岁为上限值,年龄平均值(71.76±4.25)岁。病程范围:3~16年,病程均值为(8.98±2.47)年。对照组(n=60):40例男,20例女;年龄范围:以62岁为下限值,以83岁为上限值,年龄平均值(71.82±4.30)岁。病程范围:3~17年,病程均值为(9.04±2.51)年。对照组及观察组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科学对比性。
1.2 方法
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控制饮食、加强运动锻炼之外,在三餐前15 min口服瑞格列奈0.5~1.0 mg,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对用量进行调整,共计服用12周。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由科室糖尿病教育护士根据科室制定的糖尿管健康教育内容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宣教、集体教育、分段教育(入院、住院、出院)。观察组建立糖尿病动机性访谈教育小组,成员包括内分泌专科医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和糖尿病教育护士等,具体内容包括:①全面评估:由护士利用专业访谈工具评估量表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治疗、认知情况、健康教育需求,了解患者的自我管理误区。②专业访谈教育:小组专科成员根据评估结果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互动讨论,通过提问的形式明确患者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相应的专业指导。利用专业访谈工具让患者全面系统地认知到糖尿病相关知识,消除认知误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每次访谈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并每次都解决几个患者存在的问题。③方案调整和随访:在结束专业访谈教育后,根据访谈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小组成员对个性化治疗教育方案进行讨论制定,加强患者住院期间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后1周、1、3、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电话随访或者是门诊随访,对患者身体状况和血糖水平的变化进行了解,并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代谢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掌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教育指导方案、临床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②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SES)评估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分为130分,以分值高为优势。③统计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
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预前的血糖水平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2.2 自我效能水平
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预前的自我效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分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3 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如表3所示。
3 讨论
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诱因,且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认识不深,且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差[3],故此在临床治疗中,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动机性访谈是一种新型的咨询教育方法,围绕患者本身进行访谈,护理人员通过一系列的沟通方法促使患者讲述自身想法[4],表达自身健康教育需求,一方面能够促使患者不良行为方式改变,另一方面能够解决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合理需求。动机性访谈还能够增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于疾病和血糖水平控制的自我管理能力[5],改善影响健康的行为,能够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长期坚持自我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用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等健康行为,最终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6]。
该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6.65±2.50)mmol/L、餐后2 h血糖(7.22±0.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28±1.18)%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P<0.05),较好地说明了动机性访谈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降糖效果显著。表2数据显示,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预后的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较好地说明了动机性访谈能够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促进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表3数据显示,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这表明了动机性访谈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能够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进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动机性访谈能够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不健康行为,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进而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苑记清,范书南.动机性访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行为改变阶段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8):873-876.
[2] 颜萍平,汤观秀,高飞,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5):1763-1767.
[3] 宋瑞,曾洁,万芳,等.动机性访谈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6):72-75.
[4] 齐艳玲.动机性访谈在老年干部糖尿病自我管理护理干预中的体会[J].包头医学,2015,39(3):161-162.
[5] 黄玲.动机性访谈联合个性化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健康研究,2015,35(4):373-374.
[6] 王玉芬.动机性访谈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7,47(1):57-59.
(收稿日期: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