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10乔乔
乔乔
【关键词】 写作教学;读写结合;兴趣;
技巧;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16—0101—01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紧密结合的两部分,教师应重视读写结合教学法,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文学熏陶,不断获得积累,逐步提高写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阅读量与积累量
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学生?众所周知,浓厚的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营造一种适宜阅读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阅读氛围的熏陶下,自觉产生阅读兴趣。尤其是对诗歌的阅读欣赏,教师可以让学生伴随着与诗歌风格相关的音乐朗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的对这首诗歌进行仿写、扩写等,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课堂上,教师还可查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利用投影仪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体阅读学习,推行延伸阅读。课外,可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央视的《朗读者》和《中华诗词大会》等节目,观看后写观后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在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的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勤于积累。积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摘抄式积累、做剪贴报、做索引等。对一些课外阅读兴趣不高的同学,教师要鼓励他们多阅读、多积累。
二、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写作技巧指导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贯穿语文学习始终的一个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阅读实得法,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语文教材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悉技巧”。叶老的这些话给我们的启示: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领会到写作的技巧。写作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它是我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是需要技巧的。比如,如何发现素材、拟题、布局谋篇等。因此,教师在教授教材的时候,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从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如何写等角度多思考,要弄清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怎样围绕中心一步一步完成作品的,要认真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及写作特点,从而优化教学设计并进行认真学习,让学生通过熟练的手法将身边的平常事写出自己的特色。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学生一起学习作者对文章的构思,对文章的结构安排,对文章的写作技巧等等。
三、丰富训练形式,读写多样结合
教师可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练笔,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一是“补白”式练笔,最常见的有人物心理“补白”和结尾“补白”,让学生在阅读后可对文章的留白处进行补白。教师应该平时多留意文中的留白之处,多给学生一些“补白”的练笔机会。比如,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章中描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场景感动了好多人,作者在写到这个场景时,连续几次都描写“我”的眼泪又来了。那教师就可在此处设计人物心理“补白”练笔,让学生揣摩作者心理,用自己的话描写出作者的心理活动。比如,对《桥》这篇课文可以进行结尾“补白”让学生把想好的话写出来,然后再在班上进行交流学习。二是改写练习,改写的形式也有许多种,常见的有将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将诗歌改写成散文等。初中语文教学常用的改写方式主要有续写、扩写、缩写。有些篇幅较长的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完之后,可用自己总结的话对其故事情节进行简洁、明亮的表达。三是勤于做读书笔记,教师可推荐学生一些经典名作,要求学生将语句优美的文章摘抄下来,进行分类整理。有些学生还可用做批注的方式将自己的读后感写在句子旁的空白处,对于某些可对比性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在对比阅读后就两篇文章写读书笔记,使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积淀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该做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电子媒体等多种方式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扩大學生的阅读视野。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写作指导的融入和读写多样结合,丰富训练形式,希望读写结合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