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对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的影响
2018-10-10罗治国程华斌徐丽红
罗治国 程华斌 徐丽红
【摘要】 目的:探究PDCA对缩短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定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接诊的AMI患者90例,2016年2月-2018年2月為研究时段,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纳急诊常规救治管理,试验组采纳PDCA管理。对比两组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心内科会诊时间、心电检查时间、溶栓药物使用时间及入导管室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明显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提升了急诊救治质量,赢得了患者的认可,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关键词】 PDCA;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绿色通道停留时间; 影响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3.0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3-0-02
AMI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该病的发生率有了明显增加的迹象,且发患者群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病往往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治疗措施复杂性较高,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使更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最佳的时间接受最佳治疗措施,提高心肌梗死的急救成功率,对于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1-3]。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为了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的影响,特随机选定2016年2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接诊的AMI患者90例查究,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定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接诊的AMI患者90例,均满足《实用内科学》中对AMI的诊断标准,2016年2月-2018年2月为研究时段,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女20例,男25例,年龄36~70岁,平均(53.6±7.6)岁;对照组女19例,男26例,年龄38~69岁,平均(54.1±7.9)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照分析。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纳急诊常规救治管理,包括心电图、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通道、双抗血小板、遵医嘱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病情,及时送入导管室[4]。
1.2.2 试验组 P(计划):由急诊科成立急性心肌梗死管理小组,通过“开诸葛亮会”“调研卷”共同探究所有导致急诊缩短重点疾病急诊时间相关的直接、间接因素;找出主要环节及主要原因,确立改进目标,实施改进,提高急诊效率,实现了使临床和患者满意度提高的最终目的。确定临床路径,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心内科会诊时间、心电检查时间、溶栓药物使用时间及入导管室时间。分析要因:小组内所有的人员从制度、环境及人为因素几方面展开讨论,对于分析的要因要进行验证,为期2周。对主要原因总结如下:(1)环境:急诊室处于就诊高峰期时段,会导致AMI患者的就诊时间延长,其次就诊的患者较多,导致AMI患者无法及时地完成心电图检查,未能及时、快速地完成AMI的快速检查。(2)医护人员:科室医护人员对于AMI时间管理的认知程度较低,流程不熟悉,培训不到位。
(3)其他因素:医院设立AMI的就诊绿色通道不够通畅,对AMI患者不够关注、重视,导致AMI患者所需挂号、排队等时间较长,没有AMI患者的住院标准和具体流程,住院手续、步骤复杂,其次急诊与心内科导管室的衔接等待时间较长。D(实施):(1)科室环节管理:成立了急性心肌梗死质控小组,制定了统一的处置流程,时间质控指标,每月进行统计,查找原因,共同努力缩短绿色通道时间。(2)制定急诊绿色通道制度与流程,制定并落实急诊分诊、会诊、并落实急诊绿色通道制度,成立胸痛医院微信群,及时沟通,准备好AMI患者常用的溶栓药物,协助患者或者家属尽快完善相关住院手续,胸痛患者院前院内一站式无缝连接,为AMI患者的救治赢得一定的宝贵时间。
(3)全科组织培训:科室以讲座、例会等形式常态化对科室成员进行培训,基本急救技能的培训学习,胸痛患者急救技能全员的演练及心电图培训,培训目标是促使急诊工作人员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4)急救设备管理:针对急诊设备医院大力投入,远程心电传输系统无线对接,随时有心电图室出结果;急诊科配备专门的肌钙蛋白检查仪器,目的是缩短患者疾病的急诊确诊时间,仪器维护保养时间错开高峰时段,定人定时定点原则,职责分明。(5)急诊科室准备专门的心肌梗死流程单,记录心肌梗死急诊处理各个时间节点,准确记录出心肌梗死各个环节流转的时光轴,缩短患者在急诊科室的驻留时间。C(检查):质控小组不定期或者定期对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与其工资、晋升资格挂钩,促使急诊科工作人员熟练地掌握无菌操作。A(处理):处理阶段:对每月反馈结果鼓励先进,并提出同时对不适合的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正,将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引入下一个PDCA循环。如此不停地循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5-7]。
1.3 观察指标
(1)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包括心内科会诊时间、心电检查时间、溶栓药物使用时间及入导管室时间。(2)管理质量:采用科室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评定管理质量,包括自信心、执行力、沟通协作、发掘问题、头脑风暴及责任心六方面,满分是10分,分值的高低与护理质量的高低成正比。(3)患者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评定患者满意度,分很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种,患者满意度=(很满意+不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对比
试验组心内科会诊时间、心电检查时间、溶栓药物使用时间及入导管室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管理质量对比
试验组自信心、执行力、沟通协作、发掘问题、头脑风暴及责任心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两组分别为95.56%、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AMI是指冠状动脉持续性、急性缺氧、缺血导致的心肌梗死,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胸骨后阵发性疼痛是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严重时患者存在濒死感,该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在发病后的24 h内,患者出现原发性心室颤动的可能性较大,死亡率极高,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极易发生猝死,该病病情发展速度,急诊的就诊、治疗时间对于患者来讲弥足珍贵[8-9]。PDCA是指同一工作性质、同一工作场所类似的工作人员,自发、自主地实施品质管理活动而组成的一个小组,具有标准化、程序化、连续性、统一性、完整性的特点,通过分析原因、针对性地制定策略、理性地解决问题是主要目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地进行质量管理[10]。PDCA活动有效提高了急诊工作人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医疗临床路径与PDCA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在不断的循环中,不断的改进、提升急诊救治服务质量,保证了急诊救治服务的完整性与优质性,避免了由于医疗资源的浪费或者闲置[11]。本文研究示,试验组的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的短,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证实了PDCA在缩短AMI患者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在临床中参考、借鉴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急诊AMI患者实施PDCA,明显缩短了患者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深化了急诊救治服务内涵,赢得了患者的高度好评和赞同,安全可行,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续红梅,刘茁,何敬堂,等.急性心肌梗死医疗质量改进效果分析[J].中国病案,2013,14(9):10-12.
[2]杨敏.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5,39(4):239-240.
[3]曾仲麟,梁锦泉,周清霞,等.PDCA循环法在临床检验危急值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16,48(3):237-239.
[4]杨洋,李姝文,汪洋,等.应用PDCA循环降低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间[J].中国卫生標准管理,2017,8(2):29-31.
[5]邹姮,是俊凤,许健,等.运用PDCA提高门急诊危急值信息化管理水平[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1):32-34.
[6]苏湘芬,刘荣,张树增,等.PDCA循环在急诊科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4):549-551.
[7]黄每芹,廖煜,高建凯,等.利用PDCA方法加强急诊科多发伤危急值管理[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5):3117.
[8]崔国通,卓莹,陈秋萍.PDCA在门急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7,29(5):268-270.
[9]李英,孙玉娟.PDCA循环在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9):47-49.
[10]刘晓蓉,葛云霞,周建.PDCA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运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5):123-125.
[11]吴焰,赵洁,郑晓芳.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6):809-811.
(收稿日期:201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