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B细胞功能评定中简易胰岛素释放试验的应用分析
2018-10-10郑寿松
郑寿松
【摘要】 目的:分析简易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对于胰岛B细胞功能评定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共120例,胰岛素低值为A组,胰岛素正常为B组,胰岛素高值为C组,每组各40例。同时选取同期检查健康人群50例作為NGT组(正常的耐糖量组),比较四组患者的试验结果。
结果:B组患者与NGT组患者比较其空腹状态以及患者餐后1 h血清胰岛素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 h的血清胰岛素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C组患者和NGT组对空腹状态下、餐后1、2 h的血清胰岛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RT能对患者血清胰岛素(各个时点)准确显示,对临床诊断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IRT; 胰岛B细胞; 胰岛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imple insulin release test (IRT) in evaluating the function of islet B cells.Method:12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the low value of insulin was A group, the insulin was normal in group B,the high value of insulin was group C,40 cases in each group.50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group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of the four groups were investigated.Result:The patients in group B and group NGT compared the serum insulin results in the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1 h without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or two hours after the meal(P<0.05).The serum insulin in the A,C and NGT groups were compared to the fasting,postprandial, and two hour serum insulin.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IRT can accurately display serum insulin (all time points) and guide clinical diagnosis.
【Key words】 IRT; Islet B cells; Islet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Shanwei Second Peoples Hospital,Shanwei 5166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22.029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的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早期患者会出现胰岛B细胞的功能下降,且程度不一,而胰岛B细胞功能测定,在临床糖尿病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文对IRT(简易胰岛素释放试验)评定胰岛B细胞功能结果进行分析,现对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接收的120例糖尿病2型患者,男、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61、59例;年龄24~83岁,平均(53.00±1.41)岁;糖尿病患者分组依据为测定结果,分组情况如下:胰岛素低值(空腹状态下)患者划分为A组,胰岛素正常(空腹状态下)患者划分为B组,胰岛素高值(空腹状态下)患者划分为C组每组各40例。选取同期健康人群共50例,并将其作为NGT组(正常耐糖量),男、女性分别为26、24例;年龄23~82岁,平均(54.00±2.12)岁。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对象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无严重脏器疾病患者;依从性较高者。排除标准:患者存在米非司酮既往过敏史;心、肝、肾疾病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精神障碍;有米索前列醇用药禁忌证;临床资料收集不全面;不符合纳入标准。
1.2 检验仪器 全自动化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型号为ACCESS2,生产公司为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全自动化生化仪:型号为LX20,生产公司为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
1.3 方法 叮嘱参与研究的患者晚餐后需要保持空腹,时间在8~10 h,第2天早上口服75 g无水的葡萄糖粉,对患者进行试验,测定患者空腹、餐后
1、2 h血清胰岛素结果[2]。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中的数据结果,计量资料采用(x±s),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NGT组空腹状态下、餐后1 h以及餐后2 h的血清胰岛素分别为(8.00±2.03)、(57.00±8.97)、(33.36±2.03)μU/mL。A组空腹状态下、餐后
1 h以及餐后2 h的血清胰岛素分别为(3.00±1.12)、(17.68±2.03)、(18.00±2.46)μU/mL。B组空腹状态下、餐后1 h以及餐后2 h的血清胰岛素分别为(10.00±2.42)、(54.46±2.03)、(82.00±11.34)μU/mL,
C組空腹状态下、餐后1 h以及餐后2 h的血清胰岛素分别为(38.00±5.23)、(108.00±21.24)、(133.00±22.35)μU/mL。在空腹状态下、餐后1 h的血清胰岛素指标比较,B组、NGT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 h的血清胰岛素,B组、NGT组患者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胰岛B细胞是胰岛细胞的一种,属内分泌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主要位于胰岛中央部,能分泌胰岛素,起调节血糖含量的作用。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胰岛B细胞,即胰岛β细胞,是胰岛细胞的一种,属内分泌细胞的一种,能分泌胰岛素,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共同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会使血糖升高,从而引发糖尿病。而胰岛B细胞癌变会生成胰岛素瘤,引起恶性血糖降低症状。一经确诊,应手术治疗。对因高龄、体弱不适于手术或已有转移的恶性胰岛B细胞瘤患者,除加强支持疗法外,可试用药物治疗,如链脲霉素可选择性破坏胰岛细胞使血浆胰岛素分泌减少,并使50%的肿瘤缩小,一年存活率增加。副作用有胃肠道症状和肾功能障碍等。氯苯甲噻二嗪可抑制胰岛素释放,刺激儿茶酚胺分泌,使大多数胰岛B细胞瘤患者血糖恢复正常,副作用有钠潴留、胃肠道症状与轻度多毛。患上2型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体的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另一方面是身体对胰岛素利用能力减弱,又称为胰岛素抵抗。但不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状况和胰岛素抵抗程度不同,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时相和水平也不同。正常人进餐后胰岛素呈双相分泌,而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表现为第一时相胰岛素释放曲线高峰延迟,第二时相分泌增强。2型糖尿病早期是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失敏感性阶段,此时高血糖暂时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及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抵抗加重,B细胞为代偿增加的胰岛素抵抗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加重胰岛B细胞的负荷,加速胰岛B细胞功能的衰竭。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能否恢复,主要取决于胰岛B细胞功能有多大程度的可逆性。1997年,以色列专家在12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非常高的时候,就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结果,其中9例不再服用任何降血糖药物就可使血糖维持正常9~50个月。平均3年不需用药,血糖水平控制良好。中国的专家也证明,这种治疗能使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释放恢复正常。从实验中可以看到,血糖水平很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分泌很少、胰岛B细胞功能很差的状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以后,胰岛素分泌的幅度可以增加,胰岛B细胞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胰岛由α、β、γ和δ细胞所组成,分别分泌胰高糖素、胰岛素类激素、生长抻素和胰多肤等与糖代谢有关的激素[3]。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原和C肽三种胰岛素类激素,对糖代谢的调节起重要作用,由于C肽与胰岛素不发生交叉反应[4]。因此测定C肽较测定胰岛素更能确切地反映胰岛细胞的功能,并不受糖尿病患者因长期注射胰岛素而产生胰岛素抗体的影响,因而C肽测定在临床上渐被重视及推广应用[5]。 IDDM患者发病年龄早,本文平均为53岁,常因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机制导致胰岛细胞功能的完全缺如或严重受损,必须依赖外面性胰岛素以维持残存的胰岛功能[6]。IDDM的糖代谢改变为空腹血糖有明显增高,胰岛素为正常低值或低水平,C肽基础值也明显降低[7]。葡萄糖具有特异地选择性地激发内在胰岛素原的mRNA译速加快作用,故葡萄糖激发胰岛素和C肽的释放,更能反映其病理生理的变化[8]。无论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或馒头激发试验,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和C肽均可见有明显增高,以1 h为高峰,3 h或3 h后逐渐回复正常[9-10]。本组IDDM患者的馒头餐激发试验血糖升高,高峰延迟于2 h出现,C肽值处于较低水平,馒头餐激发反应变弱或无反应,且明显低于Ⅱ型NIDDM患者组,这结果与胰岛口细胞功能研究协作组资料相一致,说明IDDM组患者的胰岛口细胞功能受到严重损害,C肽水平也能反映糖尿病控制的好坏和病情的稳定程度,空腹C肽值低或缺如表示病情控制不良[11-12]。此外,C肽值的测定特别是释放试验也可作为口细胞功能恢复的依据和估价口细胞的贮备功能[13-14]。 Ⅱ型糖尿病NIDDM起病年龄晚,本文平均为39.7岁,多数人肥胖,血清胰岛素可正常甚至增高[15]。NIDDM属胰岛细胞功能障碍,胰岛受体数减少,亲和力降低,存在胰岛素抗体或拮抗物质等因素而使胰岛素相对不足[16]。一般糖代谢改变NIDDM的空腹血糖要比IDDM低,经饮食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空腹C肽与胰岛素正常或增高,本组Ⅱ型甲组的胰岛素值为增高,激发试验的峰值也高,但峰值延迟于2 h出现,表明胰岛素水平增高,但由于抗体存在、受体缺艄等因素而造成胰腺功能相对不足。NIDDM中部分患者饮食控制或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仍有赖于胰岛素治疗,其空腹血糖及激发后血糖均高,为高反应型,而C肽释放试验比正常人低(高峰值/基础值为NIDDM:正常=1.6:2.9),峰时明显延迟(2 h),但与Ⅱ型甲组有所差异,属低反应型,对上述患者进行C肽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符合以上规律,也与文献[17]相符。 目前,糖尿病的病因尚未给出严格的结论,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属于内分泌代谢疾病。导致糖尿病发生的病理因素是因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缺乏或者是胰岛素数量不足,进一步致使糖代谢紊乱,并诱发电解质、水、脂肪等紊乱的发生[18]。糖尿病患者以成年人且体型肥胖者为好发人群,在发病初期,患者会因存在胰岛素抵抗,使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数量过多,弱化了胰岛素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中对于发病初期的患者会出现血糖升高缓慢,但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B细胞功能会逐渐下降,损伤了血糖调节功能,促使患者血糖逐渐升高[19]。通过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会发现,目前,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的评估已经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使高糖钳夹的试验得以建立并成为胰岛素分泌功能的重要评估标准之一,在进行高糖钳夹的试验中,具有操作复杂、取血次数多、价格贵、耗时长等特点,因此,多将其作为检查的手段之一,很少或者几乎从不在医院检查中应用。与高糖钳夹试验比较,IRT(简易胰岛素的释放试验)可以有效弥补或者规避其缺陷、不足,且IRT具有经济、操作时间段、简单等特点,在临床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评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此外,应用IRT试验,大部分患者依从性表现良好,因此,胰岛B细胞功能可以按照患者对应的血糖值进行评估,该试验的应用为临床诊治等多方面情况提供了借鉴价值[20]。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B组患者、NGT组空腹状态下、餐后1 h的血清胰岛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 h血清胰岛素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患者与NGT组空腹状态下、餐后1、2 h的血清胰岛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再次证实,IRT可提高临床确诊率,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IRT,可以准确了解患者各个时点的血清胰岛素情况,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的意义,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岳瑜,何华,杨晓洁,等.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比较不同糖耐量汉族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7(5):790-795.
[2]刘祖涵,张梓倩.菩人丹对T2DM胰腺微血管损伤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16,33(7):414-418.
[3]高婧,周莉,陈慧,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生殖医学杂志,2016,25(6):505-510.
[4]张钰,张宁,范晓方,等.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6):518-521.
[5]张竞.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HbA1c水平胰岛α及β细胞功能评价[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7.
[6]黄朝任,黄荣哲,徐波,等.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与胰岛素释放试验的价值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5):1456-1458.
[7]王宁宁.正常孕妇和GDM孕妇血清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比较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8):9-12.
[8]马海林,朱筠.2型糖尿病人群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的评估[J/OL].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11):88-92.
[9]戴强,李红,钱科威,等.预混胰岛素和基础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5):70-74.
[10]张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与血糖正常孕妇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9):996-997.
[11]梁正奭.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集中治疗的效果分析[J].医药,2016(8):00267.
[12]韩光宇,徐湛,拾莉,等.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患者血清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校医,2016,30(7):541-543.
[13]张倩,李际敏,李琳娜,等.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2):108-112.
[14]张海伶,马骁.白花丹参对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凋亡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4(6).
[15]高美華.正常范围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和α细胞功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7.
[16]赵艳萍.足反射疗法调治糖尿病后胰岛素释放测定[J].双足与保健,2016(2):35-36.
[17]陈频,黄勤,徐向进,等.利拉鲁肽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5):349-354.
[18]任惠珠,常宝成,郑妙艳,等.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1):15-21.
[19]周婷婷.基于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肝糖异生抑制策略的抗T2DM先导结构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D].上海: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
[20]张红岩,刘赞朝,何素彦.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4):427-429.
(收稿日期:2018-03-22) (本文编辑:周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