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系列心理辅导有效预防校园欺凌

2018-10-10曾爱莉

甘肃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措施

曾爱莉

【关键词】 中小学校园欺凌;心理辅导;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6—0024—01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7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提出,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事件。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 年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中经常受欺凌的占到6.1%,偶尔受欺凌的占到 32.5%。笔者2017年调查兰州市部分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时发现,被欺负的方式中,学生选择最多的是“被同学起外号、嘲讽、取笑性别、相貌、身高等”,占总数的38.2%,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给被欺凌学生带来身体、心灵上的伤害,对实施欺凌学生也有不良影响。基于调查数据,笔者带领课题组教师通过开展系列心理辅导活动来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初步辨识校园欺凌

第一次辅导的主题是《班里的欺负行为》,试图达到三个心理辅导目标:一是让学生学会识别什么是欺负行为;二是知道欺负行为中的三个角色,能换位思考、体会被欺负者、旁观者、欺负者内心的感受;三是初步学习一些制止、避免自己被欺负的自我保护技能。辅导的重点是让学生能识别什么是欺负行为,辅导的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欺负行为中三种角色内心的感受,从而做到不欺负别人,主动帮助被欺负的同学。

首先,通过热身活动“好朋友手拉手”,营造友好的氛围,鼓励学生分享活动感受,捕捉不友好的行为,关注在游戏中受到冷落的学生。接着,通过观看视频《小珍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哪些行为是欺负行为?明确如何界定欺负行为?懂得欺负意味着一个或几个小孩故意使用其力量支配他人,使得受欺负的学生感到伤心并非常痛苦,而不是单方面的争吵或与人打架,也不是你生气时对人不好。欺负是持续一段时间的行为,是故意的。明确欺负的特征是不公平的、故意的、多次经常发生的。在欺负行为中有三个角色:欺负者、被欺负者、目睹者。然后,适时出示班级欺负行为调查数据,偶尔被别人欺负者33人 ,占50%;多次被别人欺负者7人,占11%;欺负过别人的学生17人,占26%,让学生认识到欺负行为在班里是普遍存在的。最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被欺负、目睹欺负或者欺负别人的经历,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让学生感受到欺负能使受欺负的人感到痛苦、伤心、害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快乐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欺负或者协助欺负他人,都是一种软弱的表现。通过欺负他人来寻开心,或者通过欺负弱小来显示自己的强大,不仅给他人带来很大的伤害,也无法让自己得到真正的友谊和尊重。

二、学会正确看待绰号

第二次辅导的主题是《我和绰号面对面》,辅导目标是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的绰号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绰号给自己带来的困扰并找到应对方法;学生学会不随意为别人取绰号或叫别人绰号,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尊重他人。辅导重点是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恶意的绰号对同伴的心理伤害,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积极的方法应对绰号。辅导难点一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感受,不随意为他人起绰号;二是使学生正确面对绰号给自己带来的烦恼,找到适合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为了实现辅导目标,辅导教师可以采用课前制作采访学生对绰号的看法的小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后谈自己的感受,这种直观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不同绰号带来不同的感受。面对褒义性质的绰号学生心里是开心的、接受的,但是侮辱性的绰号让学生感到愤怒、尴尬和痛苦。为此,教师应创设安全、平等、尊重的氛围,鼓励学生勇敢地分享自己与绰号不愉快的经历。

那么,如何智慧应对绰号呢?辅导教师设计了四人小组讨论环节,一部分有绰号而且不喜欢绰号的学生讨论应对绰号的方法,剩余学生讨论叫或给别人起绰号会带来哪些后果,针对被起外号者和自己两方面去谈。学生在短短的六分钟之内找到了很多方法,学会了如何智慧应对绰号。教师在总结时再次强调给别人起绰号会给同伴带来心理伤害,自己也会失去朋友,进而变成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三、学会智慧应对欺凌

辅导教师创编心理剧本《校园风波》,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验欺负者、被欺负者和旁观者的内心活動及应对校园欺凌的策略,让现场观看表演的学生感同身受,体会被欺凌者痛苦的心情,学会应对欺凌的方法,勇敢对欺凌说不。通过系列辅导,帮助学生学会界定哪些语言或行为是校园欺凌,学会了不随意给他人起侮辱性的绰号以及智慧应对别人给自己起绰号,学会了如何友好地和他人相处,当发生校园欺凌时如何保护自己等等。此外,课题组应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普及预防校园欺凌常识,进而通过系列心理辅导,有效预防中小学校园欺凌。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兰州市城关区中小学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GS【2017】GHB3403)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