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奔马:“顺拐马”的前世今生

2018-10-10青青子衿

小演奏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汗血武威凉州

青青子衿

古代艺术家以娴熟精湛的技巧,把铜奔马所具有的力量和速度融合成充沛流动的气韵,并浑然一体地贯注在昂扬的马首、流线型的身躯和四条刚劲的马腿上。那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曾使得一代诗人郭沫若深深折服,挥毫泼墨,写下了“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豪迈诗句。铜奔马携带着大汉的雄风,驮载着民族的梦想,遥望过两汉的明月,浸润过唐宋的烟雨,翻越过明清的篱笆,一直来到盛世的今朝,至今仍神采奕奕、气韵生动。如今,它的图形作为甘肃省武威市的城标,生动在凉州的显著位置,同时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翩跹在神州大地、三山五岳。

等待千年的汗血宝马

1969年,原武威县新鲜公社新鲜大队十三生产队在雷台南部开挖战备地道,几镐头下去,只听轰隆一声,砖墙上出现了一个黑洞。人们爬进去一看,那是一间用青砖砌成的汉代墓室,里面遍布着排列整齐的铜人、铜车和铜马,而铜奔马便在其中。

出土时,这尊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3千克的骏马早已残缺不全:马的颈部存在数个一平方厘米大小的洞孔,马头及尾巴的几绺鬃毛脱落,三个马蹄也已散失。后经故宫博物院专家赵振茂的全力修复,铜奔马才恢复如初。

关于这尊铜奔马的真实身份至今众说纷纭,有说它是古人敬奉的马祖神、天驷,也有称其为“飞燕骝”、“逮乌鸦”的。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认为:“武威出土的铜奔马是一件非常特殊的青铜器,它既不是一个实用的器物,也不是专门为殉葬制作的随葬品,它所象征的这种形象就是大家所说的天马,也就是汗血马,这是从汉朝开辟的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特产。”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这与铜奔马的出土地不谋而合。从铜奔马的形体特征来看,它的确是以西域大宛马为原型铸造的。大宛马以体型硕大、四肢修长、马蹄坚硬有力而著称,其头上长有肉角数寸,与铜奔马头顶上的肉角如出一辙。

汉武帝亲自为天马写诗

漢武帝痴爱宝马,公元前113年,一位被发配到敦煌屯田垦荒的官吏捕获到一匹体格健壮、姿态矫健的骏马,冒称是从水中跃出而得,上献皇帝。汉武帝见后非常喜欢,认为这是吉祥之兆,为太一神所赐,当即诗兴大发,作《天马歌》:“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此时的汉武帝尚未真正见过汗血宝马,只在往来于西域长安之间的使节口中听过此宝马会流红色汗水的传说。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乌孙使者献马千匹迎娶汉家公主,这是汉武帝第一次亲眼见到来自西域的神骏。

不久,“大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汉使”的传言传到汉武帝耳中,对汗血宝马十分上心的他决定以千金及金马“请宛王贰师城善马”,不料大宛国王杀人夺财,爱江山也爱宝马的汉武帝随即派李广利西征,围困大宛。

公元前104年和公元前101年,李广利先后两次对大宛国发动战争。大宛不敌求和,汉军得数十匹汗血马和几千匹良种马满载而归。汉武帝大喜,再操笔墨,赋《西极天马歌》,乌孙马更名为“西极马”,大宛马比乌孙马益壮,成为当之无愧的天马。自此,西域良马叱咤天下的时代正式开启。

铜奔马在武威出土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汉晋时期凉州地区的必然产物。公元前121年,游牧于河西地区的匈奴昆邪王和休屠王投降汉朝,汉朝在其原来的游牧地区设置了酒泉、武威、敦煌、张掖河西四郡,现在的武威市即因武威郡而得名。

公元前106年,汉分天下为十三州,在今甘肃省设置凉州刺史部,下辖陇西、酒泉、张掖、敦煌、武威等十郡。古凉州地广人稀,水草丰美,宜畜牧,为历代官方的养马基地。由于武威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塞,因此乌孙马、汗血马多在此交易和繁殖。东汉初,武威设置牧师苑,主养马。有人养马,自然也就有人天马行空地造马,铜奔马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铜奔马的艺术之美

书画家顾森曾在《秦汉绘画史》中指出:“在汉代美术中,一个图样或一个历史故事或一个造型手法可以在全国各地同时出现或流行一段时间,每当成为全国风潮时,又都恪守了一个基本形式,这说明必然先有一个范本,然后各地才纷纷仿效。例如,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以其完美的奔跑动作和奇特的构思令人惊叹不已。如果仔细看东汉各地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奔马,铜奔马的这种动态处处可见。这表明铜奔马的动态是一种程式化的造型样式,这是汉人对铜奔马动态的完善性的概括。”

细观铜奔马,我们可以看到马的头部与躯干部位比例匀称,造型准确写实。头部刻画细致传神,眼、耳、鼻、嘴等五官力求刻画具体。马的躯干部位选择粗线条勾勒,只体现其轮廓,这是东汉时期陶铜马的典型特征。

这尊铜奔马一足踏鸟背,另外三条腿腾跃在空中。令人吃惊的是,它同一侧的两条腿竟然同时向一个方向腾起,即我们平常所说的顺拐,这在一般马的奔跑中是绝对看不到的。这种姿态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对侧步”,即同侧前后蹄同时离地和落地,大宛马便是走对侧步的高手。据说,在现代赛马场上仍然有一些马能跑出对侧步,武威岔口驿马、青海湖浩门马多数走对侧步,现在离武威很近的山丹马场的良马也有很多走对侧步。如果你想亲眼目睹良马对侧步的风采,去这些地方走走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不得不说,铜奔马诞生于一个开疆拓土的辉煌年代,汉高祖亲征的神勇、文景盛世的华彩、汉武帝挥鞭的潇洒、丝绸之路上商旅、茶马贸易的红火,都曾使凉州这片土地异常辉煌耀眼和大气雄浑。而多情的凉州词、醇美的葡萄酒、厚重的风土人文更是将这片土地吟唱得风姿绰约、豪情万丈。天马吉祥地奔腾,飞鸟圣洁地飞翔,天马、飞鸟伴人们走天涯、游世界,给人们的旅途带来平安和吉祥。因此,铜奔马作为中国旅游标志蕴含着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文化精神,也象征着中国旅游业和世界旅游业的繁华盛景。

猜你喜欢

汗血武威凉州
重任在肩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最爱凉州面皮子
凉州七里十万家
卷首语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绢缘印花草编盒的修复研究
唐代边塞诗歌中的凉州和酒意象例谈
武威觅古
西游新记9
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