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疏肝散联合健耳操治疗耳鸣肝郁气滞证临床研究

2018-10-10范小利李丽卢山刘福官

新中医 2018年10期
关键词:疏肝耳聋柴胡

范小利,李丽,卢山,刘福官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上海 200336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0021

耳鸣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为常见疑难病症之一,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血管、病毒感染导致神经病变、自身免疫疾病等有关[1]。常伴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负性情绪[2]。近年来,笔者运用柴胡疏肝散联合健耳操治疗耳鸣,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7月上海市同仁医院中医科门诊治疗的100例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22~60岁,平均(41.31±8.27)岁;病程0.5~24月,平均(10.09±8.17)月。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20~60岁,平均(39.12±10.02)岁;病程 1~30月,平均(10.98±8.05)月。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以耳鸣为主诉就诊并且诊断为主观性耳鸣者;②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3]中的相关辨证标准,辨为肝郁气滞证;③年龄18~60岁;④能够完全理解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⑤专科检查无外耳疾病或中耳炎性疾病。

1.3 排除标准 ①客观性耳鸣;②外耳疾病或中耳炎性疾病;③孕妇或者哺乳期妇女以及准备妊娠妇女;④合并脑部或者其他部位肿瘤者;⑤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疾病等其他严重疾病者;⑥未经控制的急性感染者。

1.4 剔除标准 ①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检查、评估及中断治疗者;②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因药物过敏而停药者;③其他原因中断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①柴胡疏肝散加减。基础方:陈皮、柴胡各6 g,川芎、香附、枳壳、白芍各5 g,炙甘草3 g,随证加减:肝火上扰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0 g,黄芩6 g等;痰火郁结者加胆南星、枳实各10 g,瓜蒌子12 g等;肾精亏虚者加山茱萸12 g,磁石30 g,五味子15 g等。每天1剂,水煎2次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服用。②健耳操。在班得瑞轻音乐背景下,a.按摩耳轮:将双手握成空拳,用拇指指腹和食指外侧沿着耳轮上下来回摩擦,直至感觉耳轮有充血发热感为止;b.按压耳屏:双手握成空拳,以食指指腹反复按压耳屏20次;c.夹推耳根:中指在耳前,食指在耳后,沿耳部主要穴位耳门、听宫、听会及翳风上下反复推压20次;d.鸣天鼓:双手手掌掩住耳朵,双手中指和食指置于脑后,中指指腹压于食指盖,滑落弹响脑后,反复20次。每天早晚各1次。

2.2 对照组 ①口服甲钴胺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每天3次,每次0.5 mg;②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每晚睡前服用,每次10 mg。

2组均治疗2月。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根据耳鸣程度的改善情况评定治疗效果。②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THI评分。该量表是国际上通用的评定耳鸣的标准之一,由25个条目,3个亚组组成,分别是F项(功能性评估)11项、E项(情感评估)9项、C项(严重性评估)。每个条目有3个选择项,分别为否、有时、是,得分分别是0分、2分、4分。统计25个条目得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耳鸣越严重。治疗后THI评分比治疗前THI评分减少≥20分时,表明治疗方式有效[4]。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填写。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依据《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5],将耳鸣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为Ⅰ~Ⅴ级。治愈:耳鸣消失,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月无复发;显效:耳鸣程度降低2个级别以上(包括2个级别);有效:耳鸣程度降低1个级别;无效:耳鸣程度无改变。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86.27%,对照组总有效率59.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前后THI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前,2组T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H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THI评分比较(±s)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THI评分比较(±s)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 5149治疗前56.37±16.2355.98±18.85治疗后30.09±19.88①②49.37±18.83①

5 讨论

耳鸣从肝论治是一个重要的思路和方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素问·热论》云:“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素问·脉解》云:“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肝气通于耳,故肝受损,气上逆而冲两耳,则头痛、耳鸣、耳聋不聪。若有气郁日久化火,肝胆火炽上炎,出现耳鸣、耳聋,且郁火日久灼伤阴液,加重耳鸣、耳聋;气机不畅还可表现为气机上逆而致气血逆乱,耳窍失和,出现耳鸣耳聋。可见,肝失疏泄与耳鸣有重要关系。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是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剂,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疏肝理气,助柴胡解肝郁;川芎行气活血,助柴胡解肝经之瘀滞。二药相合,增其行气止痛之功,为臣药;陈皮、枳壳理气行滞;白芍、炙甘草养血柔肝,为佐药。炙甘草兼调诸药,亦为使药之用。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行气之功,使肝气条达,血脉通畅,而营卫自合,可缓解患者的耳鸣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肝火上扰者加龙胆草、黄芩、栀子以清肝泻火;痰火郁结者加胆南星、瓜蒌子、枳实以化痰降火;肾精亏虚者加山茱萸、磁石、五味子补肾填精。在疏肝解郁、调理情志的基础上配合泻火、化痰、补肾填精等法治疗耳鸣,临床上常取得较好的效果。

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即耳穴),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健耳操是依据中医经络理论,在班得瑞轻音乐背景下,采用特定的按摩手法刺激耳周穴位,以调和人体脏腑功能,疏通耳周经络、调和气血,同时利用音乐进行声音掩蔽,以达到治疗耳鸣的作用。按摩耳轮及耳屏,并刺激耳周主要耳穴耳门、听宫、听会及翳风等穴位,以改善耳周循环,疏通经络,以治疗耳鸣。“鸣天鼓”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自我按摩保健方法,该法最早见于邱处机的《颐身集》,原书这样描述“两手掩耳,即以第二指压中指上,用第二指弹脑后两骨做响声,谓之鸣天鼓(可去风池邪气)”。在后世的《河间六书》 《圣济总录》 《修龄要旨》和《养生十六宜》中都有“鸣天鼓”练习的记载。练习时要求顶平项直,可使人体的经络及肾气得到调理,督脉得到疏通。督脉贯脊属肾,肾藏精,开窍于耳,则有利于耳鸣的治疗和康复。

耳鸣病因复杂,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本研究从肝论治,施以柴胡疏肝散配合轻音乐掩蔽下的健耳操多方位治疗耳鸣。结果提示采用柴胡疏肝散配合健耳操能够明显提高耳鸣的治疗效果,为耳鸣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思路。本研究对负性情绪的改善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疏肝耳聋柴胡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