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体感觉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所致关节僵硬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2018-10-10曹煜波

系统医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本体膝关节关节

曹煜波

北京开放大学,北京 100081

膝关节周围骨折多为高能量暴力所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包括胫骨近端骨折及股骨远端骨折,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治疗,但术后往往因长期制动而导致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等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本体感觉训练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行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患者均为单侧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术后均行康复训练,且所选病例均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予以常规康复治疗)与观察组(n=40,常规康复训练+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中,女19例,男21例,年龄20~48岁,平均(36.5±8.2)岁,其中股骨踝骨折22例,股骨干骨折13例,胫骨近端骨折5例;对照组,女18例,男22例,年龄 21~49 岁,平均(36.8±7.4)岁,其中股骨踝骨折21例,股骨干骨折13例,胫骨近端骨折6例。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上,两组骨折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松动术、膝关节功能牵引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本体感觉训练:①PNF训练,即神经肌肉促进法: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下肢等张组合训练及拮抗肌翻转训练;仰卧位,行屈肌、放松训练,1 次/d,20 min/d,6 d/周;②Thera-band平衡垫训练:患者站立于软垫之上背靠墙,墙与身体间放置一瑞士球,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进行下蹲,下蹲时上肢屈肘环抱于胸前,维持下蹲动作10 s,20 min/次,6 d/周,随着患者功能的改进,可由双腿站立转为患腿站立;③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进行下肢运动模式,患者取坐位,调节阻力至合适强度,训练时间20 min,正反两个方向各训练 10 min,1 次/d,6 d/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前后对患者Berg平衡量表(BBS)、膝关节主动活动度 (AROM)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评定[4]。 术后 1 个月进行疗效评价[2]:优:关节活动范围在120°,肿胀、疼痛消失,伸直 0°;良:关节活动90~120°,疼痛、肿胀基本消失,伸直受限在10°以内;可:关节活动30~90°,或膝关节活动范围增加>30°,疼痛肿胀减轻,伸直受限在10°以上;差: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改善不明显。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以 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显著要高(P<0.05)。见表 1。

表1 疗效对比

2.2 AROM、BBS及LKSS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AROM、BBS及LKS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较对照组显著要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AROM、BBS 及 LKSS 评分对比(±s)

表2 AROM、BBS 及 LKSS 评分对比(±s)

组别A R O M(°)入组时 治疗后B B S(分)入组时 治疗后L K S S(分)入组时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5 6.9±2.5 5 8.3±5.2-1.0 9>0.0 5 1 1 9.2±5.6 1 0 0.2±5.3 1 1.0 2<0.0 5 3 0.5±6.2 3 0.6±2.4-0.0 7>0.0 5 5 2.9±1.4 4 5.2±3.6 8.9 1<0.0 5 3 5.1±5.2 3 5.2±4.2-0.0 7>0.0 5 9 2.6±5.1 7 8.6±3.2 1 0.4 0<0.0 5

3 讨论

膝关节或邻近部位的骨折损伤,一般多采取手术治疗,但由于软组织黏连挛缩,膝部韧带损伤,长期固定制动导致关节伸屈活动障碍,关节僵硬,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5-6]。因此,术后康复锻炼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膝关节功能康复注重增强肌肉力量及改善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这种方法能使关节灵活性与部分稳定性提高,对改善膝关节功能有重要作用[7]。但在临床上我们发现采用常规康复方法的多数患者由于缺乏患膝本体感觉训练导致膝关节控制能力往往不够理想,导致膝关节的稳定性较差。虽然关节松动及肌力训练能使一部分本体感觉恢复,但仍需进行本体感觉训练才能较大程度恢复本体感觉[8-9]。该研究中对观察组实施本体感觉训练,其中PNF技术通过牵张反射、皮肤接触、牵引与挤压、言语与视觉反馈等手法,并与等张等技术结合能对膝关节环层小体、高尔基器等本体感受器进行刺激,使神经肌肉反射控制能力提高,从而使膝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改善;进行Thera-band平衡垫训练能逐步增加稳定性,并使其膝关节平衡功能得以改善;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通过变化运动方向,调节速度与阻力,使患膝的运动觉及位置觉提高[10]。由该研究结果可知,实施常规康复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后,患者的优良率85.00%要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治疗,且AROM、BBS及LKSS 评分分别为(119.2±5.6)°、(52.9±1.4)分、(92.6±5.1)分,相较于常规康复治疗均显著改善。林海等[11]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本体感觉训练,结果显示能显著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关节平衡功能及控制能力,疗效显著。其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实施本体感觉训练后,患者的优良率为86.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LKSS评分 (93.1±4.8) 分、AROM (120.3±4.8)°及 BBS 评分(51.8±2.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方法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强化膝关节的平衡功能与控制能力,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本体感觉训练,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关节平衡及控制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本体膝关节关节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眼睛是“本体”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