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防治加工番茄田棉铃虫田间试验效果
2018-10-10吴莉莉颜咏梅熊向东
吴莉莉,颜咏梅,熊向东
1.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巴州 841000 2.焉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巴州 841000
加工番茄是焉耆县主要种植作物,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逐年在增加,每年种植面积0.33万hm2左右,棉铃虫是危害番茄的主要害虫,且寄主作物十分丰富,棉花、玉米、加工番茄、加工辣椒、油葵等都是喜食作物,而这些作物占该县种植面积的90%以上。多年来,由于农民的不规范施药,棉铃虫对药物的抗性越来越强,从而增加了对棉铃虫的防治压力,对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积极引进和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加强对棉铃虫高效低毒防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产创造条件。
1 材料与方法
1.1 防治对象与供试作物
防治对象: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供试作物:番茄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1.2 供试药剂
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
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溶粒剂 (佳木斯兴宇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3 环境条件
焉耆县五号渠乡下五号渠村,连片传统番茄区,灌溉方式为滴灌一膜一管。
1.4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 (如下表),各处理面积0.33 hm2,3 次重复。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1.5 施药方法
在棉铃虫蛾量高蜂期后3~5 d,即卵孵化高峰期进行施药。采用拖拉机人工牵管喷药,用水量为30 kg/666.7m2。采取二次稀释的方法,先加入少量水配成母液,再加足水量配制成所需浓度喷施,均匀喷雾于番茄上。使用方法与本地农业生产实践相符。施药次数为2次,第一次施药时间为6月6日,第二次施药时间为6月29日,选择太阳落山后施药,避免阳光直射影响药效。施药时番茄处于初花期,棉铃虫处于卵孵化盛期。
1.6 调查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5株番茄,每个处理调查25株,记录活虫数,计算防效,并观察药害影响。
分别于药前、 药后 3 d、5 d、7 d、10 d、15 d调查记录定点株上的卵、幼虫数量。
1.7 药效计算方法
ck0、ck1分别为空白区药前、药后虫量;
pt0、pt1分别为施药区药前、药后虫量。
1.8 其他
施药当天为晴天,试验期间无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出现。对作物影响的调查采用目测法,药后每次调查药效时观察1次。
2 结果与分析
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防治番茄棉铃虫防治效果
表2 各处理防治效果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对棉铃虫防效较好。其药后3 d就有一定的防效,防效为48.18%,较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和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溶粒剂低,但药后5 d防效与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处理相当,低于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溶粒剂。药后7 d药效达到最高为89.31%,后药效降低慢,但其他两种药剂药后5 d后,药效降低较快,持效期短。药后10 d、15 d的防效均高于其他两种药剂,药后15 d防效达到了69.5%,而其他两种药剂防效均在30%以下,差异性显著。说明了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药效较慢,持效期较久。
2.2 对作物的影响
结果表明,对作物安全,没有产生药害,对番茄安全无影响。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为生物农药,无有害残留和污染,本实验实施过程中做到了及时防治棉铃虫,没有造成损失,且加工番茄没有因棉铃虫的危害造成孔洞和烂果等现象,使得番茄的卖相较好,达到了提质增效的效果。
2.3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试验时其他害虫发生不多,对草蛉、瓢虫等天敌未见有影响。
3 讨论
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用药量2 g/666.7m2,对棉铃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此药剂持效时间长,在大田应用时可根据棉铃虫的发生情况,提前喷施,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要与化学农药交替使用,以减缓抗性的产生。同时结合昆虫诱捕器对田间棉铃虫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在棉铃虫卵期和孵化高峰期使用。但要注意选择阴天或太阳落山后施药,避免阳光直射影响药效;配药采用二次稀释的方式,先加入少量水配制成母液,再加足水量配制成所需浓度喷施;不得与碱性农药混用;对作物的新叶、叶面、叶背等害虫喜欢咬食的部位应重点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