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09蒲小平

教师·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

蒲小平

摘 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医学生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文章作者通过试行、研究,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能提高学生记忆效果,也能为学生将来的临床课程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322;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26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熟悉、掌握正常的人体形态结构,是医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恩格斯曾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其在医学类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是由于“人体解剖学”与中学的课程几乎没有关联,再加上学生对尸体的恐惧、对甲醛气味的不喜欢等综合原因,在教学中,教师、学生多重视理论的教与学而对实验教学容易忽视,这严重影响了“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改变这一现象,不少教学同仁都在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我们教研室也在积极地行动、探索,在近三年来大力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身临其境、亲力亲为的学习环境,也使教师实现了在教学相长,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较早,但在实际操作中确有一定的困难。我们教研室在具体操作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注意传统教学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联系与区别

理实一体化教学并不是将学生带到实验室,由教师先讲理论,接着示教标本模型,再让学生看标本模型,而是把教室搬到了实验室。我们的做法是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提前通过课本、资料等完成一定的任务。在授课时教师并不一定按照课本的编排来讲解,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来指导、讲解,并指导学生在标本、模型上认识相应结构。这样就使学生摆脱了教材的束缚,对解剖结构有了直观的认识,也掌握了解剖学的学习、研究方法。在掌握结构的同时,教师还要借助多媒体演示、活体动作等来加深学生对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形态结构的记忆。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重点,确保教学计划任务的完成。

2.注意教学内容的处理,扎实备课,吃透内容

考纲、教材是教學的纲领、依据。但因专业不同,教师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的处理,既要保证所传授知识的够用,也要避免内容的过多、过深,还要增加相应学科的新动态、新进展,要很好地体现教材的应用性、适用性和专业针对性[1]。要想上好一节课,教师必须先吃透教材,熟悉专业培养目标,熟悉专业动态,熟悉实验标本和模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多下功夫,虽说工作量大,但对教与学均有极大提高,对自身和学生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3.注意实验用品、新科技手段、活体标志的充分利用

解剖学的模型、挂图及电子图片数不胜数,并且质量也多还不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方位获取资源,但一定要强调解剖结构的个体差异性,要给学生强调标本、尸体与模型、图片的差异,一定要引导学生多看尸体、标本。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耳等感官,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2],还要让学生能想得到,最终达到记得住的目的。解剖学的学习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基础,为临床工作打基础,其中所说的大多数结构、标志在活体上均能找见。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身及同性别同学躯体上找见,既加强了记忆又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也增加了学生对以后临床课程学习的渴望。

4.注意空间立体思维的培养

人体是一个立体的空间,各器官形态在不同层面、方向的形态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借助一些3D图像充分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为学好解剖学夯实基础。

二、理实一体化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研究

我们教研室为研究理实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效果,在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2016级和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如下:

1.研究对象

2016级护理专业两个班100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97人;2017级护理专业两个班103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97人。按照招生办分的班额随机分为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2016级实验班50人,其中男生1人;对照班50人,其中男生2人;2017级实验班51人,其中男生4人;对照班52人,其中男生2人。实验班和对照班由同一个教师担任教学任务,采用单盲方法,即向学生说明教学方法的选择,按照教务处安排的课表进度上课。学生都是当年普通高考录取的高职生,文理科学生比例大致相当,年龄及知识结构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3.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3]

(1)实验班每班分为6组,每组8~9人,实验室对学生长期开放。

(2)课前布置任务。教师课前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从教材、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完成任务。任务的难度要合理,要让学生从课本外一些媒体上能找到,但又和课程密切相关,不能局限于课本。

(3)课堂教学:通过学生解答课前任务及教师点评,导入课堂教学。然后,教师对本节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学生分组从挂图、模型、标本及尸体上寻找,并对照课本识记、掌握相应知识点。

(4)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巡视指导、点拨,尽量让学生围绕一定主题进行讨论、学习,要突出重点,对学生提出的难点、问题要加以解释。

(5)学生汇报展示。每次课教师应留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展示。展示时一组选一人,每次课要求更换不同的学生,一学期下来,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多次展示的机会,展示时让学生用标本或模型讲解相关知识点,不能背诵课本。

(6)总结点评。教师最后要对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认真的讲评,要对难点多加解析,充分结合临床及活体,突出相关知识的实用性。

4.课后督导

教师在课后应借助多种平台,如网络群、慕课等形式进行解惑答疑,这既可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5.效果评价

通过以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成绩考核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成绩考核分为理论考试(与其他对照班级采用同一份试题、流水线阅卷)占60%,实践考核(每生随机抽取5个问题,从标本或者模型上找寻并讲解,试题难度大致相当,三位教师评分)占40%(如表1、表2所示)。

(1)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三、讨论

(1)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百闻不如一见,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于形态科学、实践操作观察要比理论传授效果好得多。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实验条件及实验课时的限制,在传统方法教学中极大地削弱了实验的占比。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界限[4],打破了原有的条件限制,同时,这一模式融教、学、练、评于一体,可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去理解记忆。从考核成绩来看,实验组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理实一体化模式可以明顯提高教学效果。从问卷结果分析90%以上的学生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点的记忆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

(2)有利于教师及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本是一个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的过程[5]。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应有丰富的基础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宽泛的相关专业知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加新的成果及动向,促进自身的知识更新及教学理念。这既能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又能为学生将后参加临床工作打好了基础。

(3)在实际教学中应多种方法并用,相互补充,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不能画定条条框框。教师要全面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手段,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 要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做到教学相辅、教学互帮、教学相长。

总之,我们要明确任何的教学方法、手段,其目的都是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掌握多种教学方法,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为自己的教学目标服务,最终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有很强团队协作精神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2]徐玉山,蒲明兰.高职高专人体解剖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J].时代教育,2014(18):56.

[3]窦 玲,陈 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7):42.

[4]张晓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7(9):258,274.

[5]王利平,齐亚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课程身体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92.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教学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