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的中职基础护理实训教学应用探究
2018-10-09叶珊
叶珊
摘 要:探讨信息技术在中职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从2016级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8个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设为实验组,其余班级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训教学,实验组采用依托信息技术下的实训教学。实训教学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及自我满意度测评检测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学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信息化的实训教学优于传统的实训教学,有效提高了护生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同时,信息化教学也为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基础护理;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R4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6-10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同时也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且随着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现已改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开展,推动了教学信息化发展进程[1]。微课、视频、动画、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等多元化信息化手段相继应用于课堂,有关信息化教学的案例展示让教师队伍进一步认识到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及优势[2][3]。基于此,笔者将信息技术与中职护理基础实训教学相融合,以促进教学改革,现介绍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从学校2016级中职护理8个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作为实验班(92人),其余班级作为对照班(286人),且均为女生,年龄在16~18岁之间。护生在入学成绩及平时考核(理论+技能)成绩无显著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1)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实训教学,即课前教师布置预习任务,课上教师理论讲授后演示操作,护生练习操作,课后布置练习,最后进行考核(理论+技能)。
(2)实验组。基于信息化的实训教学(见下图),采取课前自学—课中精学—课后固学三段式教学。①课前自学,发现问题:平台理论助学—尝试操作练习—护生提出疑问—教师接收反馈—教师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具体为,教师借助教学平台发放学习任务单;护生按照任务单指示观看上传的视频及PPT,学习理论知识并完成课前理论小测验,然后到开放的实训室,借助模型二维码,扫码观看操作步骤视频,尝试操作练习并将操作视频上传至平台,并提交操作中存在的疑问;最后教师观看视频,根据学生反馈调整课上内容。②课中精学,解决问题:情境化导入课堂—借助平台展疑问—应用信息化手段答疑—通过虚实结合练习操作—借助示教反示教系统找错纠错—护生强化练习。③课后固学:护生登录教学平台,反复观看操作视频,巩固操作。④考核(理论+技能)。
3.考核评价
(1)以“导尿术”教学为例,包括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其中理论考核部分所有考生采用同一份试卷,试卷由学科组教师共同制定,技能考核采取学校统一的考核标准,监考教师按照统一的评分细则评分,最后将所得成绩进行统计。
(2)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收集护生对传统课堂及信息化课堂评价及满意度情况。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x±S)表示,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实验组和对照组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护生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相比,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2.两组护生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对课堂学习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通过随机采访实验组及对照组护生,笔者发现实验组护生的反馈偏向积极,认为信息化课堂有趣、形象、生动,学习更有意义,不容易走神,希望老师可以更多地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而对照组护生的反馈则偏向消极,觉得有时候在理论讲授时容易走神、犯困,学习主动性不高。
三、讨论
1.信息化实训教学优势探讨
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比较,信息化实训教学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技能考核上都优于传统教学,笔者认为这主要与信息化实训教学的几点优势有关。首先较之传统的实训教学,信息化实训教学一大突出优势在于教学平台的使用。在本次研究中,以平台为载体为护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课前护生可以登录平台观看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一方面可以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更直观,适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郭兴红也提到学习兴趣缺乏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影响学习效果[4]。其次,中职生的学习特点中还存在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依据该特点,本次研究中,教师在操作模型上贴有相应操作的微课二维码,护生进入实训室后可以扫码观看操作,边看边动手操作,并且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借助平台讨论群,即刻向教师反馈。在“做中学”,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
另外,根据护生课前反馈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在“导尿术”实训课中,针对操作步骤易混乱的情况,教师借助虚拟仿真软件,让护生进行虚拟练习,如果步骤错误,系统会给予提示,从而有效帮助护生掌握步骤。针对操作中无法确定是否跨越无菌区这个问题,采用示教反示教系统,护生可以观看自己操作视频,并明确是否跨越无菌区。信息技术有效帮助护生解决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护生掌握操作规范,且新颖的教学方式,让护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斷提高,护生学习的满意度也较传统实训教学有了明显增高。
2.信息化实训教学提出的挑战
信息化实训教学为课堂带来新的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脚步,学习信息技术。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到来对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提出更高要求,为了实现信息化实训教学,学校需要配备校园网络、示教反示教系统、拥有教学平台、虚拟仿真软件等。这需要学校重视,进行师资培训,设备采购等。
四、结语
在实训教学中应用信息化,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护生学习,同时也给学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姜丽萍.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由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引发的思考[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8):26-31.
[2]黄文波.信息化教学在中职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6):28-29.
[3]张德佳,刘加钊.心肺复苏信息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6(4):64-66.
[4]郭兴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问题与对策研究[D]. 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