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的艺术

2018-10-09陈伊雯

教师·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师幼互动美术活动时机

陈伊雯

摘 要: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间发生的语言、行为、心理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但有些教师教育理念方法落后,导致师幼间互动存在问题。对此,文章探讨美术活动中的有效策略,并在互动中拉近师幼距离,建立师幼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美术活动;师幼互动;时机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25

一、美术活动中开展师幼互动的必要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艺术领域教育建议中多次提及师幼“一起”,如 “和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等。这说明在幼儿自主美术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与幼儿产生良性互动。在美术活动中,有时尽管幼儿享受并专注于信手涂鸦,但受客观经验制约,其在创作中经常会遇到困难,使创作活动停滞不前。此时,教师应及时介入,积极引导,使幼儿从中体验快乐,发展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二、美术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1.倾听幼儿,及时改变活动进程

幼儿美术活动是3~6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了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主要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类。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倾听做出调整,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有收获。

如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中,教师让幼儿自己来总结出蝴蝶“对称”的秘密。有的幼儿说:“蝴蝶身上的小花很漂亮。”有的幼儿说:“蝴蝶身上的图案是一样的。”有个女孩说:“蝴蝶身上的图案是对称的。”这个回答并没有让教师觉得无从下手,而是将幼儿的话接过来说:“对啊,这就是蝴蝶身上的秘密——对称。”

虽然幼儿的回答打破了教师原有设计,但教师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倾听幼儿的回答,及时改变原有进程,通过幼儿回答将知识点传递给其他同伴,使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变得更加有效。

2.观察幼儿,适时调整活动方向

美术活动的观察,主要是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存在问题。如在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中,教师在分享交流时通过游戏方式,让幼儿与蝴蝶一起跳舞、说话,以活跃的气氛来结束活动。当发现幼儿还提出了很多对称上的问题时,教师就改变原有计划,将交流内容改为:“请你说说蝴蝶哪些部位是对称的?除了蝴蝶,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也是对称的?”通过讨论,幼儿在寻找对称过程中了解了对称的现象,加深了对对称的理解。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互动方向,既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又能体现活动价值,展现了良好的活动把握能力。

3.支持幼儿,积极推进活动深度

(1)情感支持,以积极态度去面对幼儿。在《指南》理念下的美术活动中,教师为了创造机会给予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和自主创作的条件,经常出现“不敢教”的现象,以观望为主。所以当幼儿“自由活动”时,教师更多地是转悠,这边看看,那边问问,看到有幼儿实在不敢动笔画了,就帮着画几笔,而没有有目的、有重点地面向全体幼儿进行基本技能的传授,长此以往就使幼儿的基本技能相当匮乏。这种师幼互动虽然看似一直在沟通交流,但缺乏实质的引导意义。

如在美术活动“小动物买房记”中,有个幼儿在制作房子时面泥总是不能贴牢,多次失败让他不耐烦,打算放弃,这时教师对他说:“加油,再用点力,一定能行。”幼儿听完重拾信心,果真有点效果,教师又说:“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幼儿高兴地点点头。

教师适时的鼓励,换回幼儿坚持的勇气;当幼儿成功时,教师的鼓励又增强了幼儿信心。通过互动交流,教师能顺利融入幼儿世界,倾听他们的需求。

(2)材料支持,帮助幼儿去理解活动内容。在美术活动中,种类多样的材料可以开拓幼儿的创造空间,不同呈现方式的材料可以节省幼儿操作时间。适宜的材料支持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活动内容,有效推进对新知识点的掌握。

如在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中,教师让幼儿用面泥表现蝴蝶对称的特点。因为幼儿已经能够用面泥表现出椭圆、三角形等几何图形,所以教师给的材料是各种图形的半成品。这样幼儿就可以节省揉搓形状的时间,专心思考如何找到对称图形,塑造对称图案。

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材料支持,既引导幼兒正确的活动方向,又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中创造出符合教师要求的艺术作品。这种指导过程看似没有互动,却无声胜有声。

4.回应幼儿,逐渐树立活动信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说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与幼儿发生互动。美术活动中幼儿享受信手涂鸦的快感,涂鸦是他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如果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能善于回应与支持,建立起师幼间的一种良性的互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在美术活动“柳树”中,幼儿们都画了高大的树干、茂盛的枝条和繁茂的柳叶,唯独熙熙画的柳树是粗粗的树干和光秃秃的柳枝,显得很萧条。有小朋友嘲笑说:“看啊,他画的柳树都没有叶子,只有灰色的树干,一点都不好看!”有的说:“这棵柳树是快死了吗,怎么这么丑?”我仔细一看,确实这幅画缺乏美感,但我一想现在是冬天,于是我说:“冬天柳树的叶子都掉光了,你们看看现在外面的柳树是不是都没叶子了呀,熙熙画的是冬天的柳树,虽然没有其他小朋友画得漂亮,但他有独特的想法,并把这种想法勇敢表现出来,所以熙熙的画是一幅优秀的作品。”我解释完,大家纷纷赞同,熙熙也为自己作品受表扬而开心不已。

可见,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及时有效的回应,既能鼓舞幼儿的创作热情,也能让幼儿将艺术创作与现实有效衔接,让他们知道美术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欣赏式的回应对幼儿来说是鼓励、是肯定,使幼儿更自信、更积极投身于美术活动。

三、良好师幼互动的成果与反思

1.幼儿获得了发展

幼儿获得的发展包括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在有效师幼互动中,幼儿们了解到很多平时不知道但很喜欢的东西。通过互动,幼儿们渐渐地喜欢问“为什么”和“怎么样”,他们有关美术方面的知识经验就慢慢不断扩大和延伸。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师幼互动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激发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主动探索的欲望,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萌发良好的社会情感。

2.深度反思

美术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特幼儿个体,会发生什么状况是不可预计的。真正的互动技巧来源于日积月累的教学功力和教学艺术。要具备这种专业技能,教师不仅需要活动前的精心准备和预设,更需要在每次活动后及时反思总结,思考活动中情景创设的适宜性、材料提供的精确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课堂关注点的有效性等,还要对课堂中成功的互动进行再思考,寻找多种解决办法,为今后多样化教学做好理论准备。

总之,在美术活动中良好的师幼互动对幼儿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在美术活动中开展师幼互动,并以主动姿态引导、激励幼儿。教师需要细致观察幼儿活动过程,把握介入时机,选择合适方法,开展有效互动,启迪幼儿思维,发展幼儿创造力,增加幼儿自信,实现美术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秋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艺术领域美术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方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2):105-106.

[2]张辅智.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尝试[J].新课程(小学版),2015(12):321.

猜你喜欢

师幼互动美术活动时机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师生互动4时机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