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探索

2018-10-09周晶华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

周晶华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是公立医院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针对全面预算的绩效考核机制构进行进一步的构建,并完善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关键词:新医改 公立医院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现如今,大部分公立医院都只是以完成国家规定为主要目的,会计部门并没有充分的实施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制度,这样就会出现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控制能力低下、对医院的整体发展缺乏激励作用等,最终造成成本以及预算管控体系无法得到完善,从而促使政府考评医院经济运行方法不够科学,并且制定财务补偿政策带有主观意识并且非常盲目等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公立医院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在完善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公益性,不仅要使预算管理得到加强、还要提升财务监督的力度。医院想要充分的提升全面预算制度,首先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核算和评价。要充分的在内部业务综合考核中纳入预算执行结果、实现成本控制目标中,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部门综合考核,针对其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制度。

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是近期公立医院的主要发展趋势,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广泛应用。“全面”是指公立医院中实施和参与的全部经济活动,将医院中的经营环境与拥有的资源充分的结合起来,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合理的分配医院内的资源,加强内控,这样才能有效的将医院潜在的经济风险降到最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公立医院的资金得到良好的整合,还能对医院的实物、信息、人力进行良好的分配。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一)全面预算的编制和审批程序的构建

医院内的业务繁杂且范围广,可以以业务管理流程为主要依据实施控制预算经费,按照业务来划分不同的部门,制定三级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一级为医院的总预算;二级预算是归口职能部门;三级预算是下属业务部门,这样才能将全面预算制度实施到全医院所有科室中。医院不仅要对内部环境进行仔细的勘察,还要对医院的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分析,这样才能充分的将医院的整体财务目标确定下来,推动事业发展。例如,在适当的时候新增床位、对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大型的修缮医疗设备等因素,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收支,从而对医院的编制收支进行合理的预算。首先,医院要对预算项目的业务属性进行判断。其次,分析出其中的固定预算、零基預算、弹性预算等。最后,对预算的内容进行选择或者综合利用,这样才有助于全面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的构建。

(二)执行、分析、预警和反馈机制的构建

医院预算的批复,是医院进行日常经济活动和日常业务的重要依据,它能有效的控制医院的各项预算活动,并且逐级的分解预算,要将预算的责任制度落实到每一位医院工作人员头上,为了保障预算的权威性,就需要需要充分的改善审批权限,支付审批经费要严格依照预算方法来实施,并得到各个级别的负责人审批同意。首先,医院在执行预算时要定期的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和编制情况,将其中的问题和引起问题的因素准确的找到,并针对其问题,制定相关的有效措施政策,这样才能良好的完成预算目标。医院要充分的将预算软件、财务、业务以及成本系统利用起来,并充分的结合和集成,这样才能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掌握和有效的控制。例如,医疗器材的购买,医院要在购买前,对医疗器材的实际情况进行购买预算,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编制,利用软件对账目进行购买前的预算和购买后的核对。

医院还可以利用软件实施财产的预警功能,将医院的预算信息传递给有关负责人,并针对预算的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双向管理制度。充分的将互联网的作用发挥出来,实施数据的采集、自动导入、传递、共享财务等。将系统的财务数据信息收集、整理、反馈的机制及时的建立起来,而财务人员要对医院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全面的检查。例如,对医院的实际支出和预算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对比等。

医院要充分的利用成本核算系统,对医院的全面预算发挥其作用,医院要以年为单位,在年末时的医院花销情况与年初预算数据相结合,并将数据拆分,有效的控制各个月份以及季度收入进行分析,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实施相应的解决策略。财务部门要及时有效的向医院管理层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建设和分析收支计划,这样才能充分保障预算制度的有效进行。

(三)对调整已编制的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

医院在执行预算时,会出现对客观情况进行正确预计或预计和现实差别较大等问题出现,按照预算制度的发展趋势来看,其实非常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可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抗力的突发情况,这样就会使预算和实际发展不能达到一致,这时就要对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在调整的过程中越会有一定的风险性,因为会出现预算缺乏依据等现象,最终致使预算失去了原有的规范约束作用。所以,调整预算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医院在制定预算计划和预算管理制度时的前提和原则。比如,医院支出的增加或减少要依据国家政策来执行,还要及时的调整申请和报批预算,有关部门要严格的对照程序对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调整的模式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局部调整,另一种是全面调整,整体调整的对象是整个医院,预算编制流程操作是调整的主要依据。局部调整所对应的对象是某些归口部门,简化流程操作是调整的重要依据。

(四)全面预算的绩效考核机制的构建

主管部门要对各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医院的全面预算绩情况进行考核,并客观的评估医院的运行情况,对医院工作人员,医院也要进行系统的考核。主要的考核内容时工作绩效、服务质量等。公立医院的领导想要让员工有一个良好的成绩,首先就要充分将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出来,这样才能对全面预算管理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对于服务水平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年度预算和医院的发展计划是预算绩效考核机制的指导方针。在此基础上,要注重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这样才能保障绩效评价的可靠性。建立分明的赏罚制度,这样才能充分的将每一个人员增收节支的潜能激发出来,以此来将服务质量提升上去。医院要根据部门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其考核重点,例如,成本中心要以节约成本费用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

三、结束语

公立医院应充分的将预算约束力提升上来,严格的控制医院支出,这样不仅可以使预算制度适应社会,还可以充分的适应医疗市场的发展,将医院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医疗活动充分的结合起来,提升医院的预算制度。利用分明的赏罚制度和有效的预算考核制度,充分的将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预算的工作效率,并确保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使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得到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郑大喜.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3):1-4.

[2]张艳.基于战略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经贸,2017(15):178-179.

[3]蒙彦伊.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思考[J].财经界,2015(14):100-100,259.

[4]胡国勇.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2016(27):171.

[5]张永纯.新医改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2017(21):46-47.

[6]李超.分析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2016(23):121-121,123.

猜你喜欢

新医改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卫计委:鼓励地方探索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改革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新医改政策下大学生医保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对聘用人员管理的思考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