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如何运用素材
2018-10-09袁永生
袁永生
写议论文,素材运用的恰当往往是取胜的关键。在作文过程中,许多学生缺乏素材,或者没有很好地运用素材,结果写不出好文章来。许多老师在备考过程中,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给学生各方面的素材,让学生读、背。然而一旦上了考场,学生还是觉得没素材可用,或是乱用素材。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素材,不会灵活运用。
指导学生运用精当素材,是写好一篇议论文重要因素。对此,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运用精当素材,写好议论文呢?
一、指导学生分类积累、理解素材
运用素材的前提是要积累素材,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累素材:
1.熟悉古今中外名人事迹和历史故事
(1)古今中外名人事迹很多,如屈原、苏轼、陶渊明、司马迁、史铁生、爱迪生、贝多芬、比尔·盖茨、斯蒂芬·霍金等。学生在这些人物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又比较熟悉的人物进行积累,搜集有关他们的生平事迹等资料,指导学生理解其实质。
(2)了解近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
“感动中国”的人物来自于社会的各个层次,涵盖各种身份职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应该说是一些非常鲜活又非常好用的素材。学生可搜集近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颁奖词。这些颁奖词的语言还非常的优美,有感染力,学生可以模仿学习。
(3)深入研读历史故事,如“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等等,指导学生分析其实质,理解其内涵,在写作中根据主旨有意识地引用,以显示学生丰厚的文化积淀。
2.领会课文事例或精彩语句
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总会感到论据欠缺。其实我们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去寻找事例或精彩语句,从而增加文章的论证力度。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类整理。首先是必背古诗篇目的整理,必背古诗同学们比较熟悉,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的。二是按内容整理,如表现忧国忧民、爱国情怀的有《离骚》《过零丁洋》《春望》《登高》等;表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有《论语六则》《劝学》《师说》等。然后整理一些名篇名句,理解其内涵,明确其适用论述的话题,如《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可适用于论述“调查研究”“科学态度”等话题。
二、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多角度思考
有些学生积累新的素材不多,作文时难以找到合适的素材。我们不妨选定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旧素材,转换思考方向,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其进行一番理性的“审视”,说不定就能得出独特的见解,成就一段美文。如“滥竽充数”。这个故事原本是讽刺那些冒充内行骗人的人。但还可以指导学生从齐宣王的角度去思考,讽刺那些不做认真考察,随便听信别人的官僚主义作风;也可从齐湣王角度去思考,赞美他有量才而用的思想;甚至从南郭先生最后偷偷地溜走的角度去思考,说明他有自知之明或不敢正视现实。这样,一个素材就可以做许多观点的论据了。
三、鼓励学生选取具有现实意义的素材
写文章不是要将想到的东西都写进文章中去,而是要从调集的素材中筛选好的素材。我们选择素材时,还必须考虑能哪些素材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感。在写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无人涉足的有时代感的、最有深度的素材。因此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最新报导,最新成果,新奇事件,并加以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写作时灵活运用。比如一带一路、“天眼”等事件。学生可深入探讨事件本质,在作文时把眼界放宽一点,放远一点,思考更深一点。
四、要注意素材格调
素材是文章的血肉。选用什么样的素材,对文章有无高的境界至关重要。文章要有高的境界,必须要求素材有较高尚的情趣和审美趣味,能给人美的享受。有的同学在审题时往往不注意题目中暗含的对这一方面的要求,选材不够认真,素材格调低,这样文章的境界不高,也难以成为精品。比如有位学生在写“习惯与人生”话题作文时说,某某家里很穷,但他有买彩票的习惯,终于有一天中了大奖,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这个素材有负面影响,没有积极意义,降低了文章的境界。在选材时,一定要有明确的审美指向,选用格调高的素材表现主题。
五、精心剪裁去粗取精,精心铺排同类素材
素材有一定的长度,也有一定的厚度,其表意往往是多元的。在寫作时,要对记忆中的素材作快速盘点,搜索跟写作主旨有关的内容,然后对相关素材再作重点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撷取其中的精要部分。例如:为了证明“讲真话”的意义,学生这样引用素材:一个日本老人——尾山宏,他用大半生的时间去追寻一个真相,他用事实证明日本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弥天大罪,他讲了真话,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为了增加议论文的厚重感。在引用稍为详细的素材后往往应铺排三、四个同类的比较简略的素材,这样行文就更有气势,文章内容就更显得充实而有说服力了。
总之,学生积累多了,社会经验丰富了,思想水平提高了,就可将文章的散兵游勇统一在一面旗帜之下,使之成为具有战斗力的精兵强将。“博学才能多才,远见才能卓识”,学生只有将学、见、才、识结合起来,才能写出“精品”文章。
作者通联:华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