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研究

2018-10-09田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护理措施产后出血研究

田艳

【摘 要】目的:研究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产后出血产妇设作研究对象,分析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根据产后出血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0例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20例占66.67%、胎盘因素5例占16.67%、软产道损伤1例占3.33%、凝血功能障碍3例占10%,其他1例占3.33%。结论:分析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后,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产前护理干预和产程观察、产后监护等护理措施,对已出血患者积极治疗和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临床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护理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2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主要因素,要占到50%以上。为保证孕产妇的生产安全,减少产后出率,保证产妇的分娩安全[1],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产后出血产妇设作研究对象,对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后,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产后出血产妇设作研究对象,所选30例出血产妇均符合产后出血相关诊断标准,分娩后24h阴道出血量>500mL,分娩的2h内阴道出血量>400mL,排除了精神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年龄21~35岁,平均(28.1±1.2)岁;孕周36~41周,平均(38.1±0.2)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7例。

1.2 方法

30例产后出血患者产前、产时、产后均接受全面检查,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抢救产后出血,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具体护理内容如:①产前护理。分娩期临近时产妇会因疼痛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恢复生产能不能顺利完成,新生儿是否健康等。护理人员加强孕妇的孕期保健指导,指导产妇生产前接受检查,评估产妇的基本情况,了解产妇孕期情况。对高危妊娠产妇要及时治疗。在产妇入院时带领产妇参观科室和病房周围环境,讲解生产相关知识,尤其是产后2h子宫收缩和阴道流產等内容为产妇讲解,定时测量产妇生命体征。②产时监测。在第一产程时,护理人员要详细记录产妇产程和胎儿基本情况,观察记录产妇排便、排尿等情况,指导产妇多休息,将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医师处理。护理人员与产妇通过语言的交流,提高产妇分娩的信心,在使用催产素时也要按规范应用,加强产妇宫缩感,减少产后出血情况。进展到第二产程时,护理人员要监测产程,预防第二产程时间延长,观察胎儿胎心,对产妇实施腹压护理,计算分娩后出血量,可以合理应用缩宫素,从而减少出血量。进展到第三产程时,由于胎盘剥离异常会引起胎儿死亡,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早发现,在分娩出胎儿30min以后,若胎盘仍未分娩出来,就要及时以人工剥离的方式处理,预防产妇出血量过多。当产妇将胎盘分娩出后,及时观察胎盘胎膜完整状态,若出血量不能控制时就要上报医师及时处理。③产后监护和急救护理措施。产后高峰期是产后2h内,所以,护理人员隔30min要对产妇子宫进行按摩,若产妇有紧张情绪、面色苍白或休克等症状出现时,要及时对产妇急救处理。分析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后,根据出血的不同原因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及时为产妇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例如:因子宫收缩乏力要以宫缩剂、按摩子宫等方式帮助产妇止血;若出血是由于软产道损伤,要及时将产道出血伤口缝合;若出血是由于胎盘因素,可以及时取出胎盘,实施人工剥离胎盘预防产妇发生出血性休克,同时,使产妇呼吸道保持在通畅的状态[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本次研究中3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产后出血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

2 结果

30例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20例占66.67%、胎盘因素5例占16.67%、软产道损伤1例占3.33%、凝血功能障碍3例占10%,其他1例占3.33%。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比较严重并发症,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产妇休克,使产妇、新生儿生命安全受到的严重的威胁。产后出血主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在所有产后出血因素中要占到70%左右。子宫收缩乏力因素是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当产妇产程时间过长,胎产次数过多,多胎妊娠等情况都会引起子宫收缩乏力[3]。胎盘因素包括流产因素,子宫感染因等,都会损伤产妇的子宫,诱发子宫感染,甚至引起胎盘粘连,导致产后发生出血。软产道损伤因素包括,子宫强烈收缩感或急诊都会加速产程,导致软产道撕裂损伤,增加了产后的出血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分析产后出血原因后可以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例如: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可以注射宫缩剂,按摩产妇子宫促进子宫的收缩,不过要避免过早对胎儿脐带与子宫的挤压,避免子宫正常收缩被影响,子宫中有胎盘残留时也要及时手术清理,护理人员对产妇实施精神安慰与支持,都能有效预防产后的出血,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促进产妇及早康复[4]。

综上,分析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后,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产前护理干预和产程观察、产后监护等护理措施,对已出血患者积极治疗和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临床康复。

参考文献

杨杰.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总结[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1):2856-2857.

张佳楠.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6,3(7):144-146.

陈秀甜,陈冬梅,唐邵青,等.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7(21):265-266.

周灵芳.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医学信息,2014,10(13):474.

猜你喜欢

护理措施产后出血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