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学探索
2018-10-09陆如兵
陆如兵
古诗词中的意象是指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是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而“象”则是表达这种情感的载体。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诗词中的意象进行详细的诠释,才能保证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在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对比鉴赏体会意象
由于高中课文内容的丰富性,同一作者的作品会有多篇选入教材中,这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素材,进行对比鉴赏教学,从而为学生对诗词意象的充分了解提供依据。在诗人生活的不同阶段,思想观念及创作风格会有不同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大多蕴含在诗人不同时期的诗词作品中,通过对诗人不同作品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诗词意象的深入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诗词意象的了解提供保障。许多诗人随着社会环境及成长经历的不断变化,其思想特点也不断变化,而诗词是一个良好的表达平台。如在对李清照诗词作品的对比学习中,对其诗词的意象进行充分的了解,如《声声慢》《醉花阴》两者的类比鉴赏学习。其中《声声慢》是李清照在经历国破家亡之后创作的文章,而《醉花阴》则是在其少年时期创作的作品,两者所表达的情感具有明显的变化,虽然都是对“愁绪”的描写,《醉花阴》主要是生活中的闲愁,表达的是闺中少妇闲暇时光的无聊愁绪,而《声声慢》则带有明显的国仇家恨特征,通过对这两种作品的比较分析,可以促使学生在了解诗词意象的同时,对诗人生活经历及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而通过这些信息的良好运用也可以为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意象提供支持,从而全面提供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反复诵读体会意象
高中古诗词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即对仗工整,诗词押韵。这种特点为古诗词意象诵读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古诗词诵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建立初步的自我认识,为诗词意象的全面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进行杜甫《登高》诗词教学时,这首诗词主要是利用对登高所见秋季景色的描写,表达诗人长年漂泊、愁苦、悲伤的情绪。这是作者在长年的漂泊生涯中表达的愁苦情绪。诗词的前半部写景,后半部将情、景进行融合,表达自己国破家亡的感伤,而以往登高望远的兴致盎然进一步反衬出了后期的悲凉心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对诗词进行诵读,以诗词朗读为入手点,结合自读、领读、带读等朗读方式,为学生对诗词意象的充分了解提供便捷的渠道。为了保证诵读教学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在开展诵读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保证正确的诗词节奏,同时带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词应根据感情表达的不同有相应的变化,因此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对诗词节奏的良好控制,保证学生朗读诗词语调的抑扬顿挫,为学生理解诗词意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构建情景感悟意象
高中古诗词意象教学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在感悟诗词意象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在教学中教师的合理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而通过情景式教学氛围的构建,可以将学生引入相应的诗词情境中。在具体的情景氛围中,学生自然可以更好地感悟诗词情感,并进一步将诗词情感与具体情景进行结合,为情感教学提供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平面化诗词文字转化为具体情境,构建情境式教学氛围。如在进行李煜的《虞美人》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关于南唐后主李煜的电影、电视片段进行归纳,制作成一个几分钟的短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在具体的情景中促使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進行全面了解,深刻体会作者对故国的思念情感。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及对现阶段生活状态的愁苦失望。情景教学模式的创设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对诗词意象的感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播放相关影片资源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内容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堂的不同阶段播放关于诗词内容的音乐,从而为学生诗词意象学习状态的投入打下基础。此外,为了保证情景式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应注意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不同情境模式的构建,如对于具体情境描写的古诗词,可以直接进行情境再现,为学生深入诗词意象提供支持。而对于一些潜在景象表达的古诗词,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开展之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如诗词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事迹等,为作品意象情景的良好把握提供依据,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古诗词意象教学是高中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可以促进学生对诗词内涵的深入理解,为进一步理解诗词情感提供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诗词内容综合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如情景式教学、类比鉴赏教学等,结合反复诵读教学模式,为学生诗词意象的深入理解提供保障。
作者通联:江苏如东县掘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