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8-10-09秦荣
秦荣
【关键词】 中学;音乐教学;律动;有效
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14—0124—01
从律动教学的实质上来理解,需要将音乐元素拆分开进行教学,促使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知识。而律动教学本身也会被拆分为两个部分,即设计律动动作、动作与音乐元素的密切配合。律动教学可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音乐中,理解并学习音乐,发挥律动教学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1. 让学生在律动中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基础知识和重要的教材内容,还需要向学生讲解歌唱的技巧等知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在学习歌唱技巧的过程中。歌唱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动力便是学生对歌唱的热爱。基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对歌曲的创作能力。教师可在歌唱教学中融合律动,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如歌唱家在演唱的过程中都会结合手势动作或是舞蹈动作用来强化和突出歌曲的内涵,使其表达得更加形象。因此,教师要利用律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可以根据歌曲自主设计动作。例如:教师可根据歌曲设计动作,并进行表演,如可让学生猜一猜与动作匹配的歌曲类型,逐渐增加难度;而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歌曲自主设计动作,引导学生将律动与歌曲结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2. 让学生在律动中掌握音乐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律动的方式,提高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和知识的能力。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理论知识,学生感受不到音乐的美好。而将律动引入教学后,学生可以从节奏入手体验音乐、感受音乐。首先,教师可以将流行元素引入音乐课堂。流行音乐的唱法等技巧不断提高,与教材上的音乐名作相比,其节奏感更强,也更易于学生掌握。因此,教师需要转变音乐教学理念,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其次,教材中的音乐作品都是经过筛选的名家作品,有着独特的风格和价值,因此教师要根据音乐本身以及律动教学的特点精心设计动作,利用情境的优势将学生的情感、动作和音乐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效率。
3. 让学生在律动中升华对音乐的领悟
在律动中升华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主要是通过“听”的方式,使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并与其他音乐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增加对音乐的感悟,体会不同音乐的真谛和意境。例如:欣赏《牧歌》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文化。教师为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感悟音乐内涵,可将“揉肩”这一动作融入其中,并指导学生加强“揉肩”的律动练习。学生则通过练习“揉肩”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豪放和歌曲中的情感、优美等;同时,律动诠释出《牧歌》的内涵和特点,促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出学生对蒙古族的向往和热爱。
4. 在律动中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若是以律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注意力,则需要教师选择比较欢快、轻松的音乐;设计的动作也应尽量幅度大一些,避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困倦等现象。如《青春舞曲》本身欢快且美好,可以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消除学生的疲惫和倦怠。教师可以此设计动作,也应尽量使学生站起身活动,可以是跳跃、奔跑等,以此代替常用的拍手等动作。若是教室内的空间不足,教师则可以将学生分组,以小组的形式体验律动教学,掌握《青春舞曲》的节奏。同时,活动的时间最好控制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太长会影响正常的音乐教学活动,时间太短则无法集中学生精力,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适度的运用律动教学,控制好时间,既不会影响中学音乐的正常教学,又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增加学生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氛围整体得到改善,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引入律动教学,则需要充分运用律动的优势,激发学生兴趣。
5. 在律动中培养学生的音樂情感
学生的情感、情绪与音乐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从音乐的节奏教学入手,增加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是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重要途径。中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律动教学,教师可以将舞蹈引入教学中,以基本的舞蹈动作和知识学习音乐,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身体作为最直接的工具体会音乐。例如:教师将舞蹈的踏步、点步等动作融入到音乐中,引导学生随着音乐律动自己的身体,体会音乐的节奏,以此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培养出学生的音乐情感,达到中学音乐教学的目的。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