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发展多元化评价的几点思考

2018-10-09林漫琼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智力幼儿园评价

林漫琼

幼儿发展评价主要依据幼儿教育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幼儿园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判断的过程,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及时分析幼儿发展状况,针对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进行培养,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关注评价的独特性,尊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加德纳认为人类拥有8种智力,分别是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和自然智力。但是这些智力并非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对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这些智力的组合性质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优势以及同一智力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这就意味着不能以单一的方式来评价一个人,而应该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幼儿,为此我们需关注评价的独特性,尊重并引导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注重多元评价的时间性,进行纵向评价

幼儿每天都在变化,这样的变化不仅可能表现在身体上,也可能是心理上、行为习惯上的变化,因此需要用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来对幼儿进行评价。静态评价是评价幼儿已经达到的水平,注重横向比较,便于看清幼儿是否达到了某种标准。动态评价则是评价幼儿的发展状态,评价时注重幼儿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注重纵向比较,便于看清评价对象的变化过程,从而发现其发展规律。仅用静态评价,可能使某些表现较好的幼儿满足于现状,阻碍其更进一步的发展,而使一些表现较差的幼儿产生泄气甚至不自信的心理;仅用动态评价,可能使得幼儿因自己的点滴进步而沾沾自喜。因此,在进行评价时,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

三、积极引导家长的参与,得到更全面真实的评价

1.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必要性

仅靠幼儿园管理人员和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是片面的,所以有必要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发展的评价中来。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互相支持与合作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全面的幼儿园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主体的评价体系。对幼儿的发展评价不能仅靠某个活动,而是必须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它不仅要靠幼儿园,也离不开家长、社区的支持。因此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必然要有多元化主体的参与。

家长作为与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是幼儿最亲密的人,是能让幼儿感到最有安全感的人。从评价信息的获得来看,相对于幼儿园教育的计划性、系统性,家庭教育则更具有个体性、情感性和随机性。因而,家长有优势获得更丰富、更自然、更真实的幼儿发展信息。笔者平时在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孩子在园与在家的表现很多时候并不一致。有些幼儿在园表现较为内向、羞涩、不怎么说话,但在家却像是“混世小魔王”。有的幼儿在园乐意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但家长反映幼儿在家从来不肯表演节目。这就说明单靠一方所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表现是片面的,没法由此对幼儿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故而有必要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发展评价中来。

2.当前家长对幼儿发展评价的现状

当前家长对幼儿发展评价的现状并不理想。在理念上,虽然部分家长对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意义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很多家长依然缺乏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认识。另外,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发展相对缓慢,具体表现在:评价方法不科学,评价方式种类少,具体的评价活动较少等。此外,家长的参与仍处在被动地位,即处于听从幼儿园教师的“指挥”去提供一些幼儿的信息。

3.加强家长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促进家长参与幼儿发展评价实践的有效性、系统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发展,我们还需考虑以下问题:一是构建和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工具,二是对家长给予一定的培训与指导,此外还应促进家园联合评价的发展。由于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两个重要环境,对幼儿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和家长所获得的幼儿发展的评价信息应互为补充,并让家长在幼儿发展评价上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与幼儿园保持一致。

四、注重评价的激励性、针对性和发展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1.评价要有激励性

在对幼儿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采用激励的方式,对幼儿发展的评价要“扬长避短”,多一些鼓励和肯定,少一些过于严格苛刻的要求,使幼儿在评价中获得越来越多积极、正面的反馈,这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幼儿积极地学习和完成活动,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运用恰当、积极的体态语言。若我们能用热情、关注的态度去评价幼儿,幼儿就会从我们积极的态度中得到鼓励和支持;相反,若我们态度冷漠或心不在焉,幼儿就会由于我们消极态度的暗示而产生怀疑、抵触等心理,从而影响评价的效果。

2.评价要有针对性

在评价时,要承认并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幼儿过去的发展水平作为评价基准,针对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使用恰当的评价语言,以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简单地用“你最棒”和“真不错”之类泛泛而没有针对性的评价。考虑到不同幼儿的思维和行为能力水平的差异,我们在评价时也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给出合适的评价。如对于思维有序性比较欠缺、知识经验比较缺乏的幼儿,我们要多肯定他们的努力,让他们建立更多的自信,然后再引导他们通过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来积累更多的经验,获得进步。然而对于那些观察、模仿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的幼儿,我们可引导他们进行“为什么”的思考,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是什么”的層次,使他们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评价要有发展性

发展性评价是指以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为目的并预见学生发展趋势的评价。实施幼儿发展性评价,对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意义深远。目前的幼儿发展性评价工作中普遍存在四个误区:忽视评价材料的质,忽视分解评价,忽视心理评价,忽视幼儿参与。为走出上述误区,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幼儿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科学收集评价材料,细致划分评价项目,重视对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评价,还原幼儿的评价权利。其中,教师正确认识幼儿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是有效实施评价的前提,我们需大力提高教师的水平,让教师在实施幼儿发展性评价时能够做出基于每个幼儿的全面评价,兼顾身体、情绪、认知、艺术和个性等各个内容且又有所侧重。

总之,评价没有统一的格式,我们需要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同时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发展评价中来,以获得对幼儿更加全面真实的、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这个评价应是有针对性的,能激励幼儿进步,能促进幼儿素质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智力幼儿园评价
爱“上”幼儿园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想念幼儿园
欢乐智力谷
幼儿园私家菜